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五一假期,國家藝術基金2025 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廣州大劇院復演。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指導與支持下已經演出15場,該系列製作也迎來了第50場演出,標誌著本土打造的歌劇「廣州模式」正式成為文旅消費新引擎。

新體驗:「廣東味道」吸引八方來客
「神奇涼茶檔」出沒於城市地標,觀眾、遊客跟隨歌劇主角的腳步,遊覽廣州城市風景,一飽眼福。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演出通過「主題場次+沉浸體驗」模式強化文旅融合,本輪策劃「無限續杯場」「城市舞台場」「尋找gz歌劇院」「童年專場」「50th紀念場」五個主題玩法,挖掘廣州歷史文化,展示廣州城市魅力,為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提供文旅新玩法。
「發生乜嘢事?」當身穿寧采臣服裝的「神奇醫生」闖進西方歌劇演出現場,意料之外的粵語台詞讓現場觀眾忍俊不禁。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西方歌劇的本土化製作中,巧妙地糅合了廣州的城市記憶,觀眾不僅能聽到粵語台詞,在桌底翻出廣東人常備中藥五指毛桃,還有可能意外收到女主角遞上的雞公欖,讓現場觀眾直呼「好盞鬼」。

舞台內外的「廣東味道」,讓觀眾意猶未盡。作為一部「全年齡段歌劇」,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將觀演年齡設定在三歲以上,對於歌劇製作而言是極大挑戰,而前來觀演的觀眾年齡涵蓋三歲至八十歲,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在現場放聲大笑,沉浸其中。在「五一」假期到訪廣州、打卡廣州大劇院的外國遊客,在觀演後分享道:「讓觀眾參與決定劇情走向,是一個很好的設計。」從俄羅斯慕名而來體驗沉浸式喜歌劇的文藝工作者評價:「這個劇目充分利用了小劇場空間所有可變方式,打造了一個能讓人完全沉浸的、具有現代語境的童話故事。」
文藝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用廣東表達重新詮釋西方藝術形式,為國際友人了解本土文化提供了獨特的視角。演出還吸引了專程從香港慕名而來的電影製片人許冠文、從北京飛來的女高音歌唱家萬山紅和從上海來的樂評人王雅寧等業內人士到場觀演。
新模式:歌劇「廣州模式」迎來第50場演出
2022年,廣州大劇院開始了對歌劇藝術的創新探索,首創沉浸式喜歌劇產品,先後推出沉浸式喜歌劇《麗塔》《蘋果之夜》《神奇醫生》三部作品,在歌劇市場面臨創新及多樣性匱乏、與現代語境脫節等瓶頸與挑戰的當下,已經演出50場,以製作輕量化、場景生活化、語言本土化的特點,打動觀眾走進劇場,探索出歌劇的「廣州模式」。
演出期間,當下重述——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發展研討會在廣州大劇院舉行,與會專家一致肯定沉浸式喜歌劇產品的創新實踐。「我聽到沉浸式喜歌劇已經有50場的成果,非常震驚!」女高音歌唱家、一級演員萬山紅分享道,「新一代歌劇人在奔跑,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旅意女高音歌唱家,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音樂表演專業主任鄭顏文指出:「文藝是為大眾服務的,這個作品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沉浸式喜歌劇系列作品作為廣州出品的歌劇製作,融合了西方歌劇藝術與中國本土文化,成功探索出跨界融合的歌劇新模式。音樂學教授李志剛評價道:「沉浸式喜歌劇系列作品展現了廣州本土文化元素、孵化廣州本土音樂人才,這也是對在地藝術發展的沉澱。」廣東省藝術研究所藝術創作中心主任郭吉娜表示:「歌劇從鏡框式的表演空間轉化到『可觸摸』的表演空間,對歌劇藝術的傳播普及很有意義。導演與製作人在創排初期即注意到中西文化差異,並運用了本土文化素材與西方歌劇高效融合,是一種探索小劇場歌劇形式、市場運作模式的典型範例。」
新場景:打造「演藝+文旅」新選擇
根據首演觀眾反饋及專家意見,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從劇本、音樂、舞美、表演、沉浸式體驗等方面,進行了修改提升,力求讓作品能更強有力地反映時代要求和人民心聲。
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講述了少女勞蕾特在現實與夢境穿梭、尋找解開愛情難題「秘方」的故事。為加強人物戲劇衝突,讓兩個時空的轉換更為流暢,編劇在序曲前新增了現代戲,並通過舞台的燈光變化和舞台效果的運用,增強夢境的氛圍感。

音樂方面,為了均衡歌劇演員與童聲合唱演員聲音聽感,音樂總監將原本的童聲合唱唱段,調整為童聲與主演共同完成,同時增加室內樂隊中鋼琴、長笛、第一小提琴的獨奏比重,並增強不同樂器之間、器樂與聲樂間的互動性,用樂器的音色突出音樂中的戲劇色彩。為了讓表演呈現深入人心,本輪演出提前兩個月進行復排打磨,並在演出中增加互動環節,觀眾參與決定劇情走向,大大提升演出互動性。

根據攜程「跟著演出去旅行」項目統計,沉浸式演出可提升目的地城市20%的遊客復訪率,本次廣州大劇院通過與索菲特酒店合作推出「演出票+酒店住宿」套餐,打造「藝術+旅遊」一站式服務。不少外地觀眾被套餐吸引,表示「五一」假期來廣州旅遊還可以看演出,「超值」!
據悉,國家藝術基金2025 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將於今年「十一」及元旦假期復演,推動歌劇「廣州模式」持續升溫。復演期間,沉浸式喜歌劇將與旅遊、商業深度融合聯動,將沉浸式喜歌劇作品轉化為文旅產品,吸引年輕人和城市遊客參與體驗,構建起城市消費新場景,成為文旅消費新引擎。
圖: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