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屬於「藝術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你這情況,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不過,如果你發現最近上廁所還沒有這兩種表現,那就算你運氣好,腸炎還不算嚴重。」
社區醫院的老陳醫生話音剛落,李建國的眉頭稍微鬆了點兒。
今天是重陽節,社區里搞了個大型的健康義診活動。
李建國,一個建築工程師,前幾天一直覺得肚子不對勁兒,這一活動正好讓他有機會去找醫生問個明白。
再說了,老陳醫生可是這片兒出了名的「腸胃專家」,在社區里誰家有點兒拉肚子、胃疼的,都會來找他。
李建國早上吃了兩片麵包,想起自個兒這幾天的肚子狀況,趕緊來看看。
「陳醫生,您剛說啥?什麼表現?我這腸子一直跟我作對,您趕緊跟我說說唄!」
李建國顯得有些焦急,連忙湊近老陳,生怕漏聽了什麼關鍵話。
「別急,別急!」老陳醫生眯著眼,彷彿看穿了李建國所有的疑問,「腸炎這玩意兒,其實分輕重緩急。
像你這種小腹不適、偶爾拉肚子,沒啥發燒,也不覺得全身無力的情況,還算輕的。
不過啊,很多人都有腸炎這毛病,一不小心吃壞肚子就容易犯,但有兩個關鍵癥狀你要注意,如果沒有,那你還算『安全』。」
李建國一聽,心裡更踏實了一些,「陳醫生,這癥狀是啥呀?」
老陳醫生清了清嗓子,擺了擺手,讓旁邊聽診器發著光的護士稍稍後退,然後嚴肅地說:「第一,發燒。如果你拉肚子的時候沒有發燒,基本可以放心些。
很多嚴重的腸炎伴隨發熱反應,因為炎症不光是在腸道里搗亂,可能還會影響到全身。
發燒就代表體內已經開始和病菌大戰了,不發燒反倒說明炎症可能還沒那麼嚴重,暫時沒有擴散到全身。」
李建國皺了皺眉,心想著:「對呀,我這幾天雖然肚子有些咕嚕作響,但是還沒發過燒。」
他趕緊問:「那,陳醫生,這個發燒咋說?多少度算嚴重?」
老陳醫生沉吟了一下,開始講解:「一般來說,超過38度就是個警戒線。
腸炎導致的發燒通常不會超過39度,但如果溫度一升到38.5度以上,那可能問題就嚴重了。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具體得看個人體質。有些人發燒不明顯,但體內已經發生炎症反應了。
所以,你要密切觀察自己的體溫,如果接近38度以上,就得引起重視。」
李建國點點頭,看來自己的情況還在安全線內,腸子雖然鬧騰,但還沒鬧到大熱戰的地步。
他心中剛剛寬慰了一下,老陳醫生又開口了:「第二個癥狀,就是嚴重的脫水。
你要是拉肚子拉得厲害,水分丟失嚴重,身體會表現出極度的虛弱、眼睛乾澀,甚至可能昏厥。」
李建國瞪大了眼睛:「昏厥?這麼嚇人?」
「當然,嚴重的腸炎拉肚子會導致身體水分和電解質失衡,人體內的鈉、鉀離子等非常重要的元素都會大量流失。
這時候人不僅僅是拉肚子,還會覺得渾身無力,頭昏眼花,站不穩,甚至還會暈倒。重的情況,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老陳醫生表情嚴肅起來,「有時候,這個問題比腸炎本身還可怕。」
李建國突然回想起,前些年一個鄰居的老婆子,也是腸炎發作,沒重視,後來住院才知道是因為脫水導致腎功能受損,差點沒搶救過來。
聽到這裡,他趕緊問:「那脫水要怎麼判斷呢?是不是拉得厲害就脫水了?」
「差不多吧。」老陳醫生摸了摸下巴,「但其實,脫水最明顯的表現是小便的顏色。
如果你發現自己尿的顏色越來越深,甚至接近黃褐色,就說明體內的水分嚴重不足。
此外,嘴巴乾燥、皮膚彈性差、眼睛乾澀這些也是典型的表現。
這種情況發生時,就必須及時補充水分,最好是加上一些電解質,比如口服補液鹽,這樣能防止電解質失衡。只喝水是不夠的。」
李建國聽得一愣一愣的,心想這些年自己偶爾拉肚子也沒怎麼在意,真不知道還能嚴重到這種地步。
他突然想起來以前看新聞時看到的一個案例:「陳醫生,您說的這種嚴重脫水,我以前看新聞里有個人在外地旅遊吃了不幹凈的東西,結果三天拉得人都虛脫了;
最後還是進醫院掛點滴救回來的。是不是和我這種情況差不多啊?」
老陳點了點頭:「沒錯!那個例子非常典型。拉肚子如果超過一天,就一定要開始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絕不能拖延。
你說的那位病人就是因為前期沒補足水分,導致身體功能快速衰退,最後不得不緊急治療。
要知道,嚴重的脫水不僅影響腎臟,還會影響到心臟,甚至有些人會因此休克。」
李建國一聽心裡直嘀咕:「我可不能讓腸炎把我撂倒,還是趕緊好好養養吧。」
老陳醫生繼續叮囑:「但如果你發現沒有發燒和嚴重脫水,那你這腸炎還算輕的。
只要注意飲食,別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保持腸胃的清淡,多吃點流質的食物,比如粥、麵條,問題不大,過幾天自己就能緩解。」
李建國趕緊點頭表示明白。腸炎這事兒看似小問題,真要是不注意,還真可能鬧出大事來。
老陳醫生看李建國有些擔憂,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別太緊張,你這個情況還好,但記住一定要及時補水,實在不行,來醫院我們給你掛點滴,總能扛過去。」
李建國這才鬆了口氣,心想重陽節這天要不是來問問,真還不知道腸炎能搞出這麼多花樣。
不過話說回來,腸炎這種病,也跟年齡有關係嗎?
他忽然冒出一個疑問,於是趕緊問老陳醫生:「陳醫生,這腸炎跟年紀大了有關係嗎?為啥我感覺身邊好多老年人也都腸胃不好?」
老陳笑著說:「你這問題問得好。其實,腸炎跟年齡確實有一定關係。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消化系統功能會逐漸退化,腸道的免疫力也會下降。
老年人消化液分泌減少,腸道的蠕動功能變弱,所以他們更容易受到腸炎的困擾,尤其是在飲食不規律、吃生冷食物或油膩的情況下。」
他頓了一下,繼續解釋:「還有,老年人的腸道菌群也比年輕人更脆弱,菌群失衡也是導致腸炎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對於老年人來說,預防腸炎更需要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上入手,平時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保持菌群平衡。
總之,年紀大了,腸道就更需要小心呵護。」
李建國點了點頭,這下對腸炎有了更多的了解。
「所以啊,」老陳醫生總結道,「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腸道健康都不能忽視。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期檢查腸道,尤其是有了腸炎癥狀時,及時處理,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這時,李建國突然想到一個新的問題:「陳醫生,那我平時喝點酒會不會加重腸炎啊?」
他突然覺得這個問題才是關鍵,畢竟工作應酬上酒是常客。老陳醫生笑了笑:「這個問題可就複雜了。」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資料參考:
[1] 盧彥 .腸炎 散聯合生物反饋治療濕熱下注型肛竇炎臨床觀察,光明中醫,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