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白藥、片仔癀等「老中醫」衝刺生化創新葯

2024年07月20日08:32:09 健康 1599
雲南白藥、片仔癀等「老中醫」衝刺生化創新葯 - 天天要聞

經濟觀察網 周悅/文 兩家市值領先的中藥企業正在嘗試新的賽道。

雲南白藥(000538.SZ)、片仔癀(600436.SH)近期相繼宣布創新葯獲批開展臨床試驗。它們本次獲批臨床的藥品不是1類中藥,而是1類化學藥品。

1類創新葯,包括化學藥品、中藥和生物製品,屬於在境內外均未上市的藥品,代表了中國藥品註冊分類中藥物創新的最高水平。

片仔癀獲批臨床的藥品為PZH2113膠囊,擬用於治療以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為主的複發性/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國內外尚無同靶點同適應證在研藥品。截至6月20日公告日,該藥品研發投入為3900萬元。

INR101注射液是雲核醫藥(雲南白藥全資子公司)引進的化學1類放射性診斷類創新葯,適用於前列腺癌患者PSMA陽性病灶的PET成像(一種醫學影像技術)。

這款PSMA靶向的診斷核葯(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特殊藥物)由雲南白藥以2000萬元的價格從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引進。截至5月10日公告日,該藥品研發投入為2526萬元。

經濟觀察報梳理髮現,除同仁堂(600085.SH)、東阿阿膠(000423.SZ)與達仁堂(600329.SH),市值排名前十的中藥企業里的七家均已涉足生化創新葯的研發。

不完全統計,這七家中藥企業相關的在研生化創新葯超過50項。其中,天士力集團(600535.SH)相關項目超過30項,雲南白藥、片仔癀、以嶺葯業(002603.SZ)各5項,華潤三九(000999.SZ)、白雲山(600332.SH/00874.HK)與濟川葯業(600566.SH)各3項。

這七家中藥企業市值均超過100億元,其中,雲南白藥、片仔癀的市值分別為935億元與1346億元(截至7月18日收盤)。2023年末,七家中藥企業的現金儲備總計達到了520億元,其中華潤三九、天士力集團與片仔癀研發費用同比增長明顯。

大部分中藥企業開始轉向做創新葯的時間在2020年後。當時,生物醫藥行業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受到各方前所未有的關注,越來越多有明確臨床價值的創新葯械獲批上市。與此同時,臨床醫生用藥也更加註重循證醫學證據,這些因素一起助推了中藥企業嘗試新的賽道。

「老中醫」們在資金和銷售渠道上有優勢,要跨界很容易,但要真正創新並不簡單。

雲南白藥、片仔癀等「老中醫」衝刺生化創新葯 - 天天要聞

不走尋常路的「老中醫」

做創新葯的中藥企業可以分成引進和自研兩個陣營。

其中,濟川葯業與天士力集團進展最快,目前各有1項關聯藥品申請上市,均是通過商務拓展(BD)獲得。前述雲南白藥的核葯也是買進的。

除此之外,華潤三九的2個重點項目,腦膠質瘤創新葯產品ONC201和1類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葯QBH-196也為引進。

其他三家企業的創新葯絕大部分為自主研發,有些在無人研究的賽道「獨美」,有些則卷進紅海賽道里競爭。

第一種「獨美」是指部分創新葯尚無競爭對手,即在全球範圍內,尚無同靶點同適應證在研藥品。比如,片仔癀上述PZH2113膠囊以及一款治療癌性疼痛創新葯PZH2108,均未有同類競爭者。

第二種則是擠進熱門靶點或領域,但進度上未見優勢。比如,以連花清瘟聞名的以嶺葯業,其自主研發的GnRH受體拮抗劑G201-Na膠囊、Claudin18.2單抗BIO-008兩款創新葯均在2023年獲批臨床。

GnRH受體拮抗劑已上市的多肽藥物很多,比如西曲瑞克、加尼瑞克等,距離首次獲批時間都已超過10年。2018年左右上市的GnRH拮抗劑均為小分子藥物,包括elagolix和relugolix,另有Linzagoli已在歐盟及英國獲批,分別由艾伯維(ABBV.NYSE)、武田製藥(TAK.NYSE)、KISSEI(4507.TYO)研發。

國內跟隨創新最快的恆瑞醫藥(600276.SH)在2021年已經啟動2/3期臨床。葆正醫藥則在去年拿下Linzagolix在大中華區的獨家開發權益,並啟動3期臨床,進度遠超以嶺葯業。

另一個熱門靶點Claudin18.2的競爭則更加激烈。第三方數據商醫藥魔方的數據顯示,全球共有近50款處於臨床開發階段的Claudin18.2靶向藥物,其中42款來自中國葯企,同為單抗的在研產品超過10款。

在CLDN18.2單抗藥品上,創勝集團(6628.HK)是國內研發進度最快的企業,在去年6月公布了2期數據,這是全球第二款公布2期數據的CLDN18.2單抗。

白雲山的情況也與以嶺葯業類似,雖然有創新葯研發管線,但整體進度較慢,未見同類最優(Best-in-class)的潛力。

相比之下,濟川葯業和天士力集團在管線選擇和資金投入上的效果更突出。

創新葯申請上市

在在研創新葯中,濟川葯業與天士力集團進展最快,各有1項關聯藥品已完成臨床試驗,處於申請上市階段,但是這兩款藥品市場前景的差異明顯。

一個是抗病毒藥品ZX-7101A,由濟川葯業子公司濟川有限與征祥醫藥合作,這款藥物在抗流感藥物領域具有成為Best-in-class的潛力。

相較於最暢銷的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ZX-7101A號稱能更好地抑制流感病毒的複製,整個療程只要1次給葯。

此次合作金額達1.8億元,濟川有限將支付不超過1.2億元(含稅)的推廣權益對價,並計劃以6000萬元對征祥醫藥進行股權投資

另一個是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PB-119,由天士力(香港)投資的派格生物研發,然而這款葯無論是在降糖適應證還是減重適應證方面沒有明顯優勢。

目前PB-119遞交上市申請的適應證是2型糖尿病,這一藥品的基本原理與阿斯利康(AZN.NASDAQ)的艾塞那肽注射液類似,但後者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慘淡。

在2020年國內重點省市公立醫院中,艾塞那肽(百泌達)銷售金額跌至1000萬元以下,市場份額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三生製藥(1530.HK)甚至在2023年提前終止與阿斯利康的獨家協議,放棄兩款GLP-1降糖藥物百泌達及百達揚在中國區的商業化。

對於更受到關注的減重適應證來說,相比於諾和諾德(NVO.NYSE)和禮來(LLY.NYSE)多款藥物獲批,到目前為止,PB-119隻進入了1期臨床。此外,在國產企業中,已有112款GLP-1類新葯進入臨床階段,PB-119尚未展示出更好的效果。

天士力(香港)在2017年投資派格生物後,獲得PB-119和PB-718在中國大陸的獨家商業化授權。但是這項合作最終並未真正落地,或許是出於對進度與前景的考慮,這項協議在2023年終止。

嘗試新賽道不易

濟川葯業的前身成立於1967年,在呼吸與兒科領域更具優勢,醫藥代表的銷售渠道覆蓋全國超過23000家醫院,其中包括220家兒科專科醫院(中國一共230家左右)。

濟川葯業擁有兩款明星中成藥劑——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和小兒豉翹清熱顆粒,這兩款葯的毛利率在80%左右。這兩款中成藥及雷貝拉腸溶膠囊,對濟川葯業年營收的貢獻超過七成。

2018年底,國家葯監局發布有關修改蒲地藍消炎製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處方葯說明書的公告,明確指出孕婦和過敏體質兒童、脾胃虛寒者慎用。

隨後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的市場銷量應聲下跌,濟川葯業在2019年出現自上市以來首次營收、凈利潤雙降。當年,該公司營收為69.22億元,凈利潤為16.23億元,同比降幅均為3.8%。

此外,2021年前後,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藥品被多個省級醫保名單清退。這是因為醫保政策調整,要求將2019年後未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在3年內退出省級醫保目錄。

這些變化推動了濟川葯業轉型的步伐,提速BD業務。「一年BD至少4個產品」在2022年被寫進濟川葯業的股權激勵中,提升到戰略目標層面。

與許多中藥企業擠進腫瘤領域不同,濟川葯業的BD創新藥專注於兒科、呼吸科與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

目前,除上述ZX-7101A展現出Best-in-class的潛力外,濟川葯業還有一款與恆翼生物合作的口服PDE4抑製劑(研發代號:HPP737),也是潛在Best-in-class藥品,已經進入3期臨床。

HPP737針對免疫和炎症領域相關疾病的治療,包括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對這項合作,濟川葯業需支付的首付款不超過1.8億元人民幣,開發及銷售里程碑付款總計將不超過3212.5萬美元。

近年來,PDE4抑製劑也是市場熱點,安進(AMGN.NASDAQ)、輝瑞(PFE.NYSE)、阿斯利康、信達生物(1801.HK)、華東醫藥(000963.SZ)等公司也在通過合作或收購開發PDE4抑製劑。

濟川葯業還與天境生物(IMAB.NASDAQ)在伊坦生長激素(eftansomatropin alfa,TJ101)達成合作,也進入3期臨床。

濟川葯業將向天境生物支付首付款2.24億元,總付款最高達20.16億元,這項交易金額創下了近年中國生物醫藥市場及全球兒科醫藥領域同類新高。

濟川葯業曾表示,2025年是濟川葯業創新葯產品管線充實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大多數創新藥品將會獲批上市。

相比濟川葯業近年才開始轉型,天士力的轉型時間更早。

天士力集團成立於1994年,以中藥起家,中藥營收佔比超過65%,其核心產品復方丹參滴丸年銷量超過1億盒,連續數十年問鼎中成藥單品年銷量冠軍。復方丹參滴丸自1996年赴美國申請認證,但一直因為存在爭議,未有結果。

2001年,天士力成立子公司天士力生物,向生物葯進軍。

天士力生物成立至今,僅有一款心腦血管溶栓葯普佑克上市,直到2017年通過醫保談判納入醫保目錄後才達成過億銷量。

天士力生物曾在2019年、2020年、2022年三次衝擊IPO,均未成功。2022年普佑克新適應證未能獲批上市。

二代掌門人閆凱境在2016年正式接手天士力集團後,更聚焦投資與創新,尤其偏愛高風險的股權投資。天士力集團投資的5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屬於創新葯企,分別是天境生物、科濟葯業(2171.HK)、PHARNEXT(PHARN.PA)和永泰生物(6978.HK)。其中,天境生物還遭遇了客戶退貨,公司股價出現大跌。

2022年,天士力集團凈虧損為2.57億元,這是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原因是其持有的天境生物、科濟葯業等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出現大幅下降。在處置天境生物與科濟葯業各超30%的股權後,天士力集團在2023年迅速扭虧為盈,實現營業收入86.7億元,歸母凈利潤達到10.7億元。

目前天士力集團關聯的藥品,在全球臨床進度較快的還有3款,前景都較好。

比如,第三代抗體偶聯藥物(ADC)STRO-002,其靶點為葉酸受體α(FRα)。2023年8月27日,天士力公告稱,STRO-002獲批在國內開展晚期惡性實體瘤的臨床試驗,截至公告日累計研發投入1.7億元(含已支付的許可費)。

當前全球僅1個同靶點ADC產品Elahere,上市一年銷售已超2億美元,它在大中華區的獨家臨床開發及商業化權益由華東醫藥(000963.SZ)拿下,這筆交易總金額超過3億美元。

此外,天士力還有首創新葯(first-in-class)PXT3003,用於治療腓骨肌萎縮症1A型(CMT1A),是由法國Pharnext公司研發的創新復方藥物,中信證券預估該藥品市場規模在5億元以上。

衝刺生化創新葯的中藥企業不在少數,中藥企業在資金和銷售渠道上有一定的優勢,不過,轉型之路道阻且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近90%的受檢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蛀牙問題,「關愛小乳牙科學防齲」公益行動拉開帷幕 - 天天要聞

近90%的受檢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蛀牙問題,「關愛小乳牙科學防齲」公益行動拉開帷幕

「爸爸你看,咬合面要這樣來回刷才對!」2024年7月6日, 明媚的陽光灑在長沙市嶽麓區,一場充滿童趣與關愛的公益活動在此溫情啟動——「關愛小乳牙科學防齲」公益行動正式拉開帷幕。在活動現場,設置了口腔護理小課堂、小小牙醫、繪本閱讀、公益口腔檢測等一系列精心設計的互動環節,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學到了科學護牙知...
今日小暑│來北緯25度的黔西南,赴一場清涼之約~ - 天天要聞

今日小暑│來北緯25度的黔西南,赴一場清涼之約~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今日我們迎來了夏天的第五個節氣小 暑標誌著盛夏正式登場在這驕陽似火的時節如果你渴望尋得一處清涼之地那就來北緯25度的黔西南吧這裡將為你開啟一場別樣的夏日之旅~ 萬峰林 鄧忠勝 攝清涼山水,自然饋贈萬峰林是不可錯過的打卡地。2萬多座秀美俊朗的奇峰綿延千里,山峰與碧綠的稻田相互映襯,...
骨折想恢復快?餐桌上的這些食物可得安排上 - 天天要聞

骨折想恢復快?餐桌上的這些食物可得安排上

骨折後,身體就像進入了一場「修復工程」,而食物就是這場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材」。想要骨頭快點長好,讓身體早日恢復活力,吃對食物至關重要。不同的食物能為身體提供不同的營養支持,幫助骨骼修復和身體機能恢復。
讓代謝「火」起來,躺著也能悄悄變瘦啦 - 天天要聞

讓代謝「火」起來,躺著也能悄悄變瘦啦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困惑:明明吃得不多,體重卻不見下降,甚至還在悄悄上漲。其實,這很可能和新陳代謝的速度有關。新陳代謝就像身體里的一台「發動機」,發動機轉得快,消耗的能量就多,自然更容易保持好身材。那麼,怎樣才能加快新陳代謝,讓瘦身之路更順暢
仁心映耄耋·德善暖失獨!中醫義診走進各個社區 - 天天要聞

仁心映耄耋·德善暖失獨!中醫義診走進各個社區

近日,谷醫堂中醫館的「善良文化進社區」在長沙多個社區持續進行。從保利城·鷺庄到中建·嘉和城,再到雨花家園社區,谷醫堂人身體力行,以專業醫術與赤誠關懷,為社區高齡老人送去健康守護與暖心陪伴。仁心叩響家門,健康守護零距離。
初發高血壓要不要長期服藥,我的抗壓十年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初發高血壓要不要長期服藥,我的抗壓十年給出答案

早晨監測血壓122/74,心率68,忽然想到一個粉絲給我的留言:初發高血壓要不要長期服藥?我53歲那年因擔任一項壓力比較大的工作,忽然血壓高了起來,高的很嚇人,不急不嚷還要150/100,稍微遇到急人急事,嚯一下170/120,關鍵是頭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