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治療感冒輸液的後果:感冒發燒西醫是採用對抗的方法,西醫認為,發燒是因為外來的細菌、病毒侵入體內,導致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而引起的。其治療不外乎消炎,抗菌,因此理論上支持大量應用抗菌素,以徹底地消滅病菌,還身體一個乾淨的環境,就是所謂的健康。的確,一百多年以來抗生素的發明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但大家看到沒有,臨床上總是有不少病人退熱不退,不管應用多大的量,或者多高級的抗生素也消滅不了病菌。而且,今天的細菌越來越有耐藥性,品種越來越多,危害越來越大。比如SARS,禽流感等等,這又是誰的過錯呢?西醫一般是採用對抗的方法。一見發熱,不問為什麼發熱,便用水袋或酒精擦身以及其他方法如抗生素、激素等等藥物退熱。結果,把排異本能壓制了下去。身熱雖然降下來了,汗不出了,病毒物質排不出了,後遺症卻造成了!國外的醫學對於應用抗生素是非常謹慎而小心的,遠不如國內這樣大膽臨床上經常見到這樣的病人,本來只是個感冒,或者咳嗽,或者外感頭痛什麼的,經過應用抗生素後,病人反而出現了風濕性心臟病,或者心肌炎,或者腎炎,或者腰酸背痛等等。
在臨床中我們發現如果醫院、家長眼看用西醫治療的方法治療不理想而不知改弦更張,用中醫的方法治療,這樣孩子很容易出現意外,如下面這個孩子,就值得我們深思和慶賀。
一男5歲6月,以「反覆咳嗽伴高熱2月余」為代主訴初診。患兒2個月來反覆輾轉3家醫院。之前因高熱在市某醫院住院9天,診斷為「大葉性肺炎」,予「頭孢曲松、阿奇黴素、甲基強的松龍(量不詳)」靜滴1周後癥狀無明顯減輕,又轉入省某醫院住院16天,診為「大葉性肺炎,肺壞死」,期間行3次纖支鏡肺泡灌洗術,先後予「頭孢哌酮、阿奇黴素、甲基強的松龍」靜脈點滴14天,後改為「美羅培南」靜滴,體溫一直不穩定,間斷高熱,咳嗽無明顯減輕,12月11日肺部CT提示:局限性肺壞死,12月20日肺部CT提示:肺部壞死面積增大,出現氣胸。12月22日由於病情好轉不明顯,轉入北京市某醫院住院40天,診斷為「重症肺炎」,入院後行1次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同時予「利奈唑胺針、頭孢哌酮舒巴坦針、甲基強的松龍針」靜滴,期間體溫仍反覆,氣胸嚴重,行胸腔閉式引流後體溫穩定,肺部實變改善不明顯,建議肺葉切除,病人要求自動出院。出院診斷:①重症支原體肺炎;②左側液氣胸;③壞死性肺炎。現症見:體溫正常(仍使用激素),輕微咳嗽,無痰,眠後呼吸音粗,盜汗,納眠可,二便調。查體:舌苔黃厚膩,面色萎黃,肺部聽診呼吸音不對稱。左側胸廓塌陷。
診斷:西醫診斷:①大葉性肺炎;②肺壞死;③膿氣胸
中醫診斷:肺癰(熱毒壅肺、化腐成膿、氣虛淤血阻絡)
治療:停用抗生素、激素,予中藥治療,治以清肺解毒、補氣破瘀、托毒透膿。方選金葦肺熱清加生黃芪10g、鹿茸10g、西洋參10g。
處方如下:生黃芪10g、鹿茸9g、西洋參9g、炒白朮15g、葦莖20g、魚腥草30g、葶藶子15g、冬瓜仁20g、生薏苡仁30g、桃仁10g、大青葉15g、蒲公英15g、一枝黃花15g、茶樹根15g、金蕎麥15g、金牛根15g、天花粉15g 、白芨15g、紫菀12g、款冬花12g、川貝10g、橘紅10g、橘絡6g、地龍10g、僵蠶10g、蟬蛻6g、甘草6g,6劑,1劑/2天,水煎服;
二診,患兒未述明顯不適,聽診兩肺呼吸音較前好轉,上方繼服7副;三診,患兒精神及面色較之前明顯好轉,上方減西洋參、鹿茸有繼服。
四診,複查CT病灶基本吸收;
患兒已上學,體質如正常孩子。
該患者停用抗生素、激素、霧化,僅用中藥治療兩個多月,病灶基本完全吸收。成功保住了左肺,免遭切肺之痛,治療效果超出預期,總費用僅用幾千元。
肺膿腫中醫稱為肺癰,肺癰不同於肺炎,由感染風熱病毒引起,一般分為三期,初期有表證當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由於邪氣傳變較快,很快內舍於肺,熱傷血脈,則結而為癰,此時當分釀膿期和潰膿期兩個階段,前者多實證,當清熱解毒,瀉肺行水,千金葦莖湯加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治療上以解毒為重點。潰膿之後,宜排膿解毒,咳吐腥臭外台桔梗白散散之;壅膿不盡,而兼里虛,寧肺桔梗湯主之;癰膿已潰潰處未斂,紫菀茸湯補之。這是《醫宗金鑒》的經驗,強調了早期解毒透膿,後期補氣托膿外出。該病人在兩個月的治療中,反覆使用抗生素,多次作纖支鏡及胸腔閉式引流等,元氣大傷,加之熱毒傷陰,陰陽兩傷無力抗邪,致使邪毒盤繞不去化腐化膿,而至形成肺壞死。
一般的醫生看到病人發熱,肺化膿壞死,又一味清熱,大傷元氣,古人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癰已潰,潰而未斂,乃陽氣大虛,以鹿茸大補陽氣,黃芪補氣托膿外出,方能托膿斂潰。在補陽的基礎上,用千金葦莖湯,取其葦莖甘寒輕浮,解陽分之氣熱,桃仁瀉血分之結熱,薏仁下肺中之濕,冬瓜仁清結熱吐敗濁,所謂在上者越之爾.潰而不斂,肺部壞死,又當去腐生新,加天花粉,白芨.氣血足,才能抗毒邪外達,此時用大量的清熱解毒之品魚腥草,金蕎麥,大青葉等方能湊效.我們遵從了古人的訓誡,取得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