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2024年04月09日18:45:10 健康 1958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懸壺濟世,救死扶傷,16歲行醫,97歲去世,行醫80餘載,記掛後人,特留「秘方墓碑」。

一輩子行醫救人,挂念後生,這位老中醫又是何來歷?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河南「葯神」老太

民間處處是高手,中醫「葯神」在民間,中醫作為我國傳統醫學,繼承發展教授,自是各有師傅徒弟,這一代代傳承的中醫世家便是不得不提及的存在。

袁淑芳便是其中一個。

作為在婦科頗有建樹的老中醫,袁淑芳卻是對這個行當愛的深沉,否則如何有這後來墓碑上刻下秘方的操作。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袁淑芳在建國初期便小有名氣,對於中醫的理解也是自小耳濡目染。

袁淑芳出生於書香門第,家中本便是醫學世家,所以對於中醫的認識,袁淑芳自然是帶著些天賦,繼承中醫之道,學會中醫之禮,袁淑芳成為中醫技能的傳承人。

自小中醫知識的望聞問切,加上自小讀覽中醫書籍,十六歲的年紀袁淑芳便是個「老道」的中醫。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也是此時開始同家人一起坐診看診,多年的學習也令小小年紀的袁淑芳頗有名氣。

隨著年齡的漸長,袁淑芳也開始在這中醫堂成為遠近聞名的專家,而其尤其擅長的便是解決婦科疾病。

各地都有中醫,但是這中醫世家便是尋求一個根字,在家鄉開起屬於袁家的中醫館也便是將這「家產」傳承發揚。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所以這出生於河南省西平縣蘆廟鄉盤龍橋村的袁淑芳便紮根駐馬店,成為這遠近聞名的老中醫,更是被前來看病的患者稱呼為一句「葯神」。

「吃了她開的葯就有效。」

這是不少人對袁淑芳醫術的認可,但袁淑芳行醫過程中也是並未閑著,她清楚中醫技術都是各世家祖上進行的傳承,所以記載各家藥方供後人研究並應用於實踐,也不枉行醫幾十載。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所以袁淑芳將日常自己救治方子進行記錄也便成為每日出診的必要一環。

更是除去在婦科疾病上的研究之外,袁淑芳還對涉及到皮膚科、靜脈曲張等方面問題的研究。

為此出版了《男女不孕病治驗》《大面積燒傷的中醫療法》《骨髓炎治驗》等等書書籍,為的便是能夠造福後代。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自然地,這作為中醫世家的傳承者,袁淑芳的子女也在家庭的熏陶下走上醫學之路。

袁淑芳的丈夫也是個中醫傳承人,其丈夫王鳴周是世醫第四代掌門人,「濟生堂」便是繼承家中中醫技能的標籤。

而多以治療瘟疫、發熱、水腫、腫脹等癥狀,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撰述的有關於乙腦的治病之策被人稱為「小神仙」。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與妻子袁淑芳一樣,都是這建國初期有名的中醫之一。

所以對於中醫技術的傳承與發揚,袁淑芳和王鳴周都尤其看重,對於孩子的教導也自然繞不開中醫的話題。

所以在全國各地留下中醫足跡便成為袁淑芳對後人的教誨,只是後來也有了這袁淑芳墓碑刻秘方的說法,這是因何?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墓碑刻秘方

傳承中醫,發揚中醫,袁淑芳從16歲開始行醫,直到終年97歲,一輩子行醫八十餘載,將自己的行醫經驗撰寫成書,為的便是將這中醫技能傳給更多的後人

所以培養中醫也成為袁淑芳的準則。

袁淑芳一共三個兒子,均是醫生,且都並非在老家河南工作,而是帶著母親的教誨在全國各個角落紮根。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袁淑芳孫子王克中

兒子是醫生,兒媳也是醫生,女兒也是醫生,孫子也是醫生......

家中幾代都是救死扶傷的醫生,且都分別繼承了母親袁淑芳擅長的婦科技能,父親所擅長的頭疼熱等等。

發賀信、送錦旗,家族中的每一位都在盡自己所能將中醫技能發揮的徹底。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一生奉獻也終是抵不過生老病死,2006年97歲的袁淑芳離開人世,而其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自己畢生經驗能夠救助更多人。

於是在去世前夕,袁淑芳特地家來自己的二兒子王泰升,令其接過自己畢生總結的行醫秘方,並叮囑他務必要將這些刻在墓碑上。

既不會失傳也方便後人記錄。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2008年,王泰升便專門就這100個秘方開始在母親袁淑芳的墓碑前立起這「詳細的葯文」。

有多詳實呢?精準的克數都標記的一清二楚,單說這治療妊娠時的癥狀,都細緻的分為妊娠咳嗽、妊娠浮腫、妊娠腹瀉時分別的救治方法。

「太有用」便是後人對袁淑芳這位老中醫的認可,將自己一生所學無私奉獻。

老中醫袁淑芳:生前行醫80餘年,逝後墓碑上刻下100個中藥秘方 - 天天要聞

更是引來不少喜好中醫者前來圍觀打卡學習。

4月4日清明節,在袁淑芳這方碑之後卻是多了更多尊敬她的人。

向老中醫袁淑芳致敬,也向繼續傳承中醫醫術的袁淑芳後人表示尊敬。


參考資料:

鄉村老中醫的「不朽碑文」——駐馬店網

淚目!河南一老中醫行醫81年,把藥方刻在墓碑上造福後人——經濟日報淚目!河南一老中醫行醫81年,把藥方刻在墓碑上造福後人——經濟日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茯苓花式吃法大揭秘!輕鬆拿捏「掉秤」小技巧 - 天天要聞

茯苓花式吃法大揭秘!輕鬆拿捏「掉秤」小技巧

減肥路上,不少人都在尋找天然又有效的食材助力,而茯苓作為葯食同源的「寶藏」,憑藉利水滲濕、健脾益胃等功效,成為眾多減肥人士的心頭好。但茯苓究竟怎麼吃才能發揮它的減肥優勢?今天就帶大家解鎖茯苓的花式吃法,助你輕鬆拿捏「掉秤」小技巧!
糖尿病患者福音!新型降糖葯竟能護心腦?藥師詳解三大優勢 - 天天要聞

糖尿病患者福音!新型降糖葯竟能護心腦?藥師詳解三大優勢

一、心血管疾病風險為何偏愛糖尿病患者?許多糖友都聽過「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這句話。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約6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長期高血糖會持續損傷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硬化加速,就像水管內壁結垢一樣,最終引發冠心
Shams:庫里目前基本只能接受治療 我認為他最早G6才能回歸 - 天天要聞

Shams:庫里目前基本只能接受治療 我認為他最早G6才能回歸

直播吧05月10日訊 Shams今日在播客節目《PatMcAfee Show》中談到了庫里的腿筋傷勢。Shams表示,庫里目前其他的都做不了,只能接受治療,庫里將在當地時間下周三接受複查,這意味著庫里將至少缺席G3和G4。但Shams表示,他的理解是,庫里最早要系列賽G6才能回歸。勇士和森林狼的G5和G6之間間隔了4天,這是很罕見的情況,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