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同伴」撐傘「星星的孩子」幫孤獨症兒童「重返地球」!

2024年04月02日14:35:24 健康 1952

4月2日是「世界孤獨症關注日」。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在廣州有這麼一位孤獨症患者,經過治療後不僅能夠融入社會,還成為了孤獨症兒童健康中心的一名助教,幫助更多孤獨症兒童「重返地球」。

作為「過來人」,聰聰老師更能與孩子們共情

在廣州維兒康兒童健康中心,羊城晚報記者看到聰聰站在教室最前面,帶著孩子們在音樂聲中一起跳舞。他拍手、轉圈,時不時和孩子們進行互動,成為了孩子們的「大朋友」。

「我很喜歡在這裡工作、學習。」聰聰老師表示,作為一名孤獨症患者,他更能理解這裡的孩子們。「我懂得孩子們的心情,理解他們的難處,我願意很熱心地去跟孩子們打交道。」

為「同伴」撐傘「星星的孩子」幫孤獨症兒童「重返地球」! - 天天要聞

談到孩子,聰聰老師眼睛裡亮起了光,跟大家如數家珍:「這個小朋友畫畫很棒;這個小朋友跳舞很棒,他已經不在我們這邊上課了,但我對他印象非常深刻;這個孩子很喜歡哭,但只要好好安慰他就很乖的……」

他坦言,能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幫助下一天天成長起來,自己也很開心,非常有成就感。

作為助教老師,聰聰成為了孩子、老師和家長們值得信賴的好夥伴。他不僅帶孩子們上音樂和舞蹈課,還在日常工作中成為了其他老師的好幫手,協助其他老師整理教具、更換桶裝水,贏得了大家的一致歡迎。

維兒康專科門診部劉憶瑛博士介紹,聰聰在剛進入健康中心的時候,還有些不知所措,顯得格格不入,但很快他就融入了集體當中。「聰聰有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麼事情,但只要其他老師找他幫忙,他能夠馬上去做,而且完成得特別好。」

「聰聰不會和大家玩小心眼,很簡單、很好相處。」健康中心的老師介紹,聰聰有時想要跟大家交朋友的時候,會顯得焦急可愛,在旁邊待著試圖說話,還會有一些重複刻板的語言,但其實大家都知道,他的心都是好的,是個「善良的大朋友」。

作為一名「過來人」,聰聰在健康中心也得到了家長們的信任。

「每次看到聰聰老師我都會和他握握手,說說話。」有孩子家長表示,「聰聰老師恢復得很好,我相信我們的孩子也可以慢慢掌握自理能力,慢慢融入社會。」

康復訓練多年,成為孩子們的「聰聰老師」

「聰聰長得眉清目秀,皮膚白白的,很招人喜歡!他的到來,是上天給我們最大的恩惠。」李先生(化姓)在談到兒子時充滿了驕傲。

然而,隨著聰聰的長大,李先生開始覺得他和別的小朋友有些不同。「說話好像復讀機一樣,你說什麼他就說什麼,分不清你我。特別是進入幼兒園以後,從來不見他回來說在幼兒園的事,老師也反映他上課到處走,不聽指令。」

為了確認孩子的情況,父親將聰聰帶到兒童發育行為中心諮詢,經過測試,聰聰被確診為中度孤獨症。李先生從此帶著聰聰走上了漫長的訓練康復之路。

在聰聰21歲的時候,李先生帶著他找到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童神經專科羅向陽教授。儘管已經屬於大齡孤獨症患者,治療的效果難以達到孤獨症兒童,但羅教授還是接診了聰聰。

「聰聰屬於輕中度孤獨症患者,科學治療有機會做到融入社會。」羅向陽的診斷給了聰聰一家一針強心劑。

為「同伴」撐傘「星星的孩子」幫孤獨症兒童「重返地球」! - 天天要聞

在大半年的時間裡,羅向陽用「BTR醫教結合」的方式,醫、測、評、導、訓全方位發展,提供家庭式教學環境,以遊戲方式貫穿課程,培養聰聰的社交技能、社會規則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時提高認知、語言、注意力,再輔以針對性醫學治療,很快聰聰的情況出現了好轉。

「經過治療和訓練,聰聰發脾氣的次數少了很多,罵人的現象也少了,學會了講道理,不像以前那樣達不到要求就發脾氣。」李先生介紹,在疫情宅家期間,聰聰喜歡上畫畫和炒菜。很樂意自己去超市買東西,每周回奶奶家,就幫奶奶買羊奶和拖地……家裡都看到了聰聰融入社會的希望。

「聰聰屬於大齡患者,在孤獨症情況得到初步控制的情況下,應該讓聰聰嘗試融入社會了。」2020年,在羅向陽的建議下,聰聰進入了廣州維兒康兒童健康中心,成為了孤獨症兒童的「聰聰老師」。

「看到聰聰老師和同事、和孩子們相處愉快,內心是很高興的。」劉憶瑛博士介紹,儘管聰聰在融入社會方面還需要一定的適應,但聰聰的進步被大家看在眼裡。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下一步,羅向陽教授的醫療團隊將繼續做好引導,也希望聰聰能夠在助教崗位上發光發熱,帶領更多孤獨症孩子「重返地球」。

文、視頻|記者 薛仁政 實習生 張志潔圖|受訪者提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讀的陶蘭,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西陵院區就診,被診斷為腸胃炎。輸液室走廊上,陶蘭靜靜坐在長椅上,盯著吊瓶里的頭孢曲松鈉緩緩滴落,突然,一陣強烈的不適感襲來,陶蘭呼吸急促。4分鐘前,護士為其換上這袋葯後匆匆離開,陶蘭起身呼救,卻發現身邊沒有醫護人員,儘管她立即自行...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 天天要聞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有一種野菜,經常在鄉間田野、路旁溝邊出現,以前人們會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為其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被人稱為「長壽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馬齒莧。馬齒莧又叫螞蚱菜、長命菜、五行草、馬莧、五方草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 天天要聞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 天天要聞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 天天要聞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運動後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及時合理的滋補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活力,減少疲勞感。運動後首先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及時補充因出汗流失的鈉、鉀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 50 歲以上人群的 「專利」然而武漢 25 歲的市民小吳卻在一夜之間患上了白內障經醫院檢查醫生判斷這一罕見病症與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內障的經歷,25 歲的武漢市民小吳至今仍感到難以置信:「就一夜之間,睡一覺起來開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後慢慢沒過兩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五一 "假期餘額告急!返程高峰要來了!你是否已經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 天天要聞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明日立夏,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著夏季的正式開始。立夏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更承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養生智慧。古人通過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一系列立夏時節的禁忌與習俗,以順應天時、調養身心。這些老傳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