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2025年07月03日11:52:04 健康 1971

最近,甲狀腺癌又上了熱搜。根據《2025 版北京市體檢人群抽樣健康報告》的內容,體檢人群的癌症檢出率升高,其中甲狀腺癌患者數高居第一位,檢出率高達48%。

甲狀腺癌為什麼越來越多了?今天邀請內分泌方面的專家來細緻聊聊。

甲狀腺癌

為什麼越來越常見?

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篇名為《全世界甲狀腺癌的流行病學狀況:GLOBOCAN 對 2020 年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估計》的研究指出,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許多國家和地區中都有所上升。

另一篇關於《甲狀腺癌死亡率和發病率》的全球綜述也表明,1960 年以來,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男女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都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如果保持這種增長的趨勢,到 2030年,甲狀腺癌很可能成為美國第四大常見癌症。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 天天要聞

1960 年至 2007 年,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男性甲狀腺癌發病率的總體趨勢呈明顯上升,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 天天要聞

1960 年至 2007 年,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的總體趨勢呈明顯上升,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同時,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還呈現出兩個明顯特點:

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2020年新確診的女性和男性甲狀腺癌患者分別有44.9萬例和13.7萬例,全球人群女性和男性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分別為10.1例/10萬人和3.1例/10萬人。

年輕人,尤其是 20~29 歲的小年輕,甲狀腺癌發病率較高。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 天天要聞

2012 年至 2016 年青少年和青壯年主要癌症類型的病例分布(%),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那為什麼甲狀腺癌會越來越多,並盯上年輕人呢?這可能跟超聲等影像檢查的廣泛開展和檢查頻度增加有關。不少研究認為這種增加很可能跟疾病診斷技術的方式的改進有關。畢竟,以前甲狀腺結節基本只能靠手摸,檢出率大概只有 3%~7%,而現在 B 超精度大大提升,即便是兩三毫米的小結節也無處遁形,檢出率可以達到 70% 以上。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水平的改善,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單位或自發的體檢里往往就包含有甲狀腺的 B 超。做檢查的人多了,甲狀腺癌的檢出也就多了。

甲狀腺癌的死亡率在穩步下降

儘管全世界範圍內,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逐年提高,但慶幸的是,甲狀腺癌的死亡率其實一直在穩定下降。這個角度來說,甲狀腺癌可以說是「最溫和的癌症」。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 天天要聞

1970 年至 2012 年,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男性甲狀腺癌死亡率穩定下降,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 天天要聞

1970 年至 2012年,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女性甲狀腺癌死亡率穩定下降,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甲狀腺癌分為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濾泡癌、嗜酸細胞癌、分化型高級別甲狀腺癌、甲狀腺低分化癌、甲狀腺未分化癌和甲狀腺髓樣癌。它們都是起源於甲狀腺濾泡上皮或濾泡旁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不要一聽「惡性腫瘤」就覺得死亡率高,雖然這些名字里都帶癌,但好在大多數都還比較溫和,預後較好。

在甲狀腺癌中,乳頭狀癌最為常見,佔全部甲狀腺癌的 85%~90%。它長得慢,惡性程度低,5 年生存率高達 97%,因此也被戲稱為「懶癌」「幸福癌」。需要小心的是甲狀腺未分化癌,它是兄弟幾個中最為凶「惡」的。

預防甲狀腺癌,如何做?

想要預防甲狀腺癌,就要先了解甲狀腺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 4 個方面:

1.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是目前引起甲狀腺癌最明確的危險因素,輻射時間越長,年齡越小,致病率越高。有學者對 10 萬多名原子彈爆炸事件倖存者隨訪發現,核輻射造成甲狀腺癌發病的風險增加了 1.28 倍。

2.碘攝入

目前關於碘與甲狀腺癌發病的關係存在比較大的爭議。一些國家和地區實施加碘鹽政策以來,甲狀腺腫瘤的發病率明顯升高,但我國甲狀腺腫瘤的總發病率基本不變。也有研究認為,適量多攝入含碘食物並不會誘發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甚至可能起保護作用。

3.甲狀腺疾病史和家族史

如果本人有甲狀腺疾病,那後續得甲狀腺癌的概率就會比別人高。很多甲狀腺癌發病前可能患有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等。後者指的是,家裡人有甲狀腺癌,後代中招的概率會比別人更高。

4.心理和社會因素

如果說前幾條還不是人人都有,那這條跟在座的絕大多數人有關了。有研究發現,經常感到有壓力的人患甲狀腺癌的危險性是壓力較小者的 2.127 倍;愛生悶氣的人患甲狀腺癌的危險性是不愛生悶氣者的 3.429 倍。

換句話說,一定要學會給自己減壓,生活不易要學會放過自己。

除了避免上面的致病因素,大家日常還要注意合理運動和健康飲食。這樣不僅可以緩解身心疲勞,保持心情愉悅,還能增強免疫力,遠離各種腫瘤和慢性病的發生。(科普中國)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醫館員工夫妻半年就診超300次!一藥廠聯合兩中醫館騙保,涉案超1200萬 - 天天要聞

中醫館員工夫妻半年就診超300次!一藥廠聯合兩中醫館騙保,涉案超1200萬

位於郊縣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民營中醫館裡,一天只有兩三名病人就診,而就診記錄上卻標註有十多人就診,且患者每隔十幾天就開一次大劑量藥品。7月3日,上游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在警方搗毀的一個以定點醫療機構為主體的醫保詐騙團伙,上海市兩家民營中醫館2年內開出5萬條記錄,騙...
「湘雅鄉情」深耕耘 醴陵本土醫療團隊顯真功夫 - 天天要聞

「湘雅鄉情」深耕耘 醴陵本土醫療團隊顯真功夫

紅網時刻新聞7月3日訊(通訊員 王琦 張燕舞 孫勇)近日,醴陵泰安醫院普外科團隊在精心準備與多學科通力協作下,成功完成了醫院歷史上首例完全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LPD)。手術由醴陵泰安醫院獨立完成。
這些傷膝蓋的習慣,很多人天天都在做! - 天天要聞

這些傷膝蓋的習慣,很多人天天都在做!

突然腿軟、關節「咔咔」響,上下樓膝蓋疼痛、半月板受傷……如今,膝蓋不舒服的人越來越多。為什麼膝蓋會變得脆弱?其實,日常生活里的這些習慣正在不經意間損傷膝蓋。01 這幾個習慣讓膝關節越用越廢■體重過大體重過大是膝關節損傷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一方面會導致嚴重的過載和負重損傷關節,另一方面會導致脂肪組織內脂...
眼睛也會中暑!高溫天,青光眼患者需警惕眼壓波動 - 天天要聞

眼睛也會中暑!高溫天,青光眼患者需警惕眼壓波動

炎炎夏日,酷暑難當,人們紛紛抱怨著中暑、脫水的不適。但你是否想過,高溫之下,我們的眼睛也可能在默默承受壓力?尤其對於青光眼患者,"熱浪"可能正悄悄攪動著眼內壓的平衡。天津大學愛爾眼科醫院李富華主任表示,眼壓,這個眼睛健康的"晴雨表",指的是
手部受傷要做內臟檢查?涉事醫生停職! - 天天要聞

手部受傷要做內臟檢查?涉事醫生停職!

近日,34歲男子手傷住院被要求查前列腺引發關注。7月2日,當事人家屬朱先生對媒體表示,堂哥仍在住院,涉事醫生已被停職。朱先生表示,6月28日他堂哥手部受傷,在江蘇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處理手部傷口,隨後他發現2張醫生開的檢查單,一張是手部CT,一張是彩超檢查單。彩超檢查單包含前列腺等多項看起來與手傷「不相干」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