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生移花接木結腸「造」食管,16歲少年重獲進食希望

2024年03月15日19:11:35 健康 8301

16歲少年因誤食鹼性清潔劑導致食管狹窄,連喝水都困難。所幸廣東醫生施展「移花接木」大法,用結腸「造」食管,徹底解決了小呂食道狹窄及進食問題。

廣東醫生移花接木結腸「造」食管,16歲少年重獲進食希望 - 天天要聞

一場「神操作」,結腸代替食管

16歲的廣西少年小呂(化姓)還是一名學生,3年前誤食鹼性清潔劑,導致食管黏膜嚴重燒傷。當時經洗胃等治療後還是逐漸出現了進食困難的現象,確診食管狹窄,最後連飲水都難,造成了小呂的身體日漸消瘦,精神疲倦,嚴重影響了他的日常生活及學習。

眼看他的身體每況愈下,這也成為了全家人的「心頭病」,寢食難安。家人帶著小呂四處求醫無果,最後慕名來到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

收治入院後,經過多次mtd多學科討論,以及十餘天的術前準備和身體調養,該院胸外科主任陳記財帶領團隊成功完成了一場堪稱「神操作」的手術——胸骨後結腸代食管術+空腸造口術,用結腸代替食管,徹底解決了小呂食道狹窄及進食問題。

這是一個跨越腹部、胸部、頸部的手術,手術複雜、創傷大、吻合口多、吻合口瘺風險大、技術要求高。所幸,這場高難度手術歷經兩個半小時,順利完成。

術後,小呂身體恢復良好,生活質量及營養狀況都得到了明顯改善,無明顯返流及口腔異味等不適。再次拿起湯勺喝粥時,小呂熱淚盈眶。他終於擺脫了無法進食的困擾,重燃生活希望。目前,小呂已恢復飲食,康復出院。

結腸代替食管,今後能普及嗎?

結腸如何代替食管?陳記財介紹,手術原理是截取一段帶有血管蒂的遊離結腸,將結腸經胸骨後路徑上提至頸部,上端與食管近埠縫合,下端與胃壁吻合,來替代損傷的食管。

「用結腸代食管的優點是結腸抗酸性強,與胃吻合後不易發生潰瘍。而且結腸血管血流量大,移植段結腸血運好。」陳記財表示,這樣處理後,術後生活質量明顯優於其他替代物。

該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林宇向記者介紹,食管病變切除後必須進行上消化道重建,方能維持生理進食功能,臨床常採用的代食管臟器是胃。只有對已經進行了胃切除或胃代食管失敗的病例,才會選擇用結腸、空腸或肌皮瓣來重建食管。

結腸代食管重建術(簡稱erc)有其特殊的優勢,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手術操作複雜、吻合口多、易污染和術後併發症發生率較高。一旦發生移植腸段缺血或淤血壞死,病死率極高,故該術式開展受阻。不過近20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提高,erc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用結腸來代替食管,今後能否普及?林宇表示,並不是所有情況都適合用結腸來代替食管,erc也有相應的適應證和禁忌證。例如結腸器質性病變包括腫瘤或多發性潰瘍、結腸血管變異、 重度動脈硬化症、血液系病變、難以控制的糖尿病、結腸功能紊亂或長期便秘者等,都不能進行結腸代食管重建術。

文| 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查冠琳

圖| 醫院提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入伏必吃三道菜!老理兒養生講究全給您掰扯明白了 - 天天要聞

入伏必吃三道菜!老理兒養生講究全給您掰扯明白了

今兒個咱嘮嘮這小暑跟三伏天的事兒,順帶跟您說說咱北京人入伏後必吃的三道硬菜!您瞧啊,小暑眼瞅著就到了,這天兒是一天比一天熱乎。要說這三伏天,可是一年裡陽氣最足、濕氣最重的時節兒,也是調補身子的黃金窗口兒。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 天天要聞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轉自:經濟日報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主任紀立農教授與阿里健康聯合發布「科學減重標準」,希望通過規範的營養管理、運動干預、藥物治療,幫助超重與肥胖人群開啟科學減重之旅。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 天天要聞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最近幾年,互聯網上颳起了一陣「控糖」風,說「控糖」能減肥,能美容、養顏,控糖60天就能從油膩大叔變成健碩型男,還能預防各種慢性病。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喊著要「控糖」。不過,控糖控的到底是什麼糖呢?飲食里的碳水又該怎麼算?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好好嘮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