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階段養生的技巧不一樣,能去了解身體保養的方法,在合適的年齡做對的事情,才能為健康加分,而擁有良好的身體基礎,對許多疾病預防有利。不少人說40歲之前多鍛煉,50歲之後少鍛煉,60歲之後就不要鍛煉,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
40歲之前多運動,50歲後少鍛煉,而上了年紀,在60歲後就不鍛煉,這種說法並沒有道理,實際上,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有必要適當運動,60歲之後雖然進入老年階段,但有的人依然身體狀態好,無病無災,具備正常的運動能力,則應該量力而行。
在生活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去堅持,因為運動可以增強體質的同時輔助調節多個指標,還提高基礎代謝率控制體重,同時促進著血液循環,許多內部器官在運動方法正確後功能提高,當然,調節內分泌,對抗衰老也是運動的作用。並非說60歲後就不能鍛煉,關鍵是運動技巧掌握。
健康運動要怎麼做?
1、先熱身再運動
運動需要注意方法,其中先熱身再去運動,可以讓運動的安全性提高,因為有了熱身運動,身體保持輕鬆,靈活,後續鍛煉過程中不容易發生意外。
有的人平時不怎麼鍛煉,突然間想要運動就直接展開,殊不知沒有拉伸,熱身到位讓身體保持靈活,可能會拉傷或者扭傷。能正確熱身的人,除了運動過程中順利,也能提高安全性讓自己可持續性運動。
2、運動強度要合適
運動要量力而行,特別是把強度控制好。有的人覺得60歲之後不能鍛煉,是害怕運動過程中身體受損,因為部分運動是有風險的。
但如果可以考慮自身情況,循序漸進,把運動強度控制好,不要進行劇烈,高強度的運動,也不要鍛煉時間太久,自然不會消耗太多體力而透支身體。只有把強度嚴格把控,才能從中獲得好處。
3、多種運動交替進行
為了運動促進健康,需全面運動,嘗試的運動項目多一些,因為不同項目鍛煉的部位不同,效果不一樣,交替進行才能集中收穫好處。
有的人偏愛做某項運動。例如深蹲,重複做這項運動可能會加速膝關節磨損,也有的人喜歡跑步,不斷跑步腿部的關節容易受到傷害,而能不同的運動項目交替著進行,才不會讓某個部位過度勞損。
本文圖片來源於版權方,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