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肺癌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給治療帶來困難,如何提高中晚期肺癌的臨床療效是肺癌治療中的關鍵。
肺癌發病是一個複雜的動態變化過程,由於肺臟本身的生理病理特點,決定了肺癌發病過程中證候變化的多樣性和病機變化的複雜性。
因此,臨床用藥應從繁雜的變化中抓住主要特徵,尋找用藥和組方規律,才能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老中醫結合多年的臨床研究,肺癌臨床辨證用藥思路可概括為以下5點:
抓住特徵,確定用藥;根據病情,靈活加減;注重辨證與辨病結合;會用蟲葯,合理「以毒攻毒」;巧妙配伍溫化藥物。
01抓肺癌特徵 確定治療用藥
氣陰兩虛、毒瘀互結是肺癌發病過程中的主體特徵,因此,益氣養陰、化瘀解毒是肺癌臨床治療的基本方法。
圍繞這一特徵和治法,我們臨床常以沙參麥門冬湯為基礎方加減。選用沙參、天門冬、麥冬、五味子、黃芪、女貞子、冬蟲夏草、天花粉、丹參、莪術、魚腥草、白花蛇舌草等。
02掌握病情發展 隨證靈活加減
臨床辨治肺癌的難點在於肺癌發病過程中證候變化的多樣性和病機變化的複雜性,所以,全面辨析動態特徵,隨證靈活加減對於肺癌臨床治療至關重要。
如兼痰凝濕阻者,可加貝母、半夏、僵蠶、生薏苡仁、瓜蔞、夏枯草等;
熱毒蘊肺者,除用魚腥草、白花蛇舌草外,還可加蚤休、龍葵、山豆根等;
飲停胸中者,加葶藶子、澤瀉、豬茯苓、螻蛄等。
氣血兩虧者,加雞血藤、補骨脂、當歸、生首烏、自然銅等;
腑氣不通者,加大黃、生白朮、生首烏、肉蓯蓉、火麻仁等,注意通腑瀉下時,避免使用峻下之葯,應以潤下為主;
瘀滯明顯者,加重活血化瘀的力度,可加用守宮、全蠍等蟲類藥物。
03注重辨證與辨病結合
不同分期、不同病理性質的肺癌臨床表現、治療方法、轉變規律等均有所區別,明確不同肺癌的特點,針對性地使用中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肺癌早期由於邪毒未深,正氣未傷,治療以祛邪為主,佐以扶正,配合手術、放療、化療;
中晚期肺癌多由於久病正氣過傷,或術後體液丟失過多,或放化療不良反應過重,或因有轉移引起胸、腹水或其他併發症,致機體進一步消耗;
中晚期肺癌虛損情況突出,以正虛、陰傷為主,治宜扶正為主,採用益氣養陰、解毒散結、清化痰熱等法。
04合理「以毒攻毒」」」
我們會用到蟲葯,蟲葯是攻癌毒的關鍵之一!
在使用攻毒藥的同時,應照顧正氣,合理配伍且注意藥物的合理炮製,選擇適宜劑型,這樣既可以發揮其治癌作用,又可以減少其不良反應。
肺癌臨床常用的有毒藥物,如干蟾皮、生半夏(先煎)、守宮、硇砂、露蜂房等。
05巧妙配伍溫化藥物
臨床中,肺癌晚期患者往往由於氣陰兩傷日久,出現陰傷及陽的現象,因此,在採用養陰葯的同時,常加入溫陽補腎的藥物,如補骨脂、淫陽藿等。
一方面可防止陰傷及陽現象發生,另一方面又可調和諸葯,避免養陰助濕。同時,溫葯有助化解痰濕,促進水液代謝的正常運行。
晚期肺癌患者多表現為氣陰兩虛、瘀毒內結,治療上應益氣養陰、化瘀解毒,組成了益氣養陰湯,具體藥物如下:
沙參、麥冬、五味子、魚腥草、白花蛇舌草、生黃芪、豬茯苓、地龍、川貝、莪術、炙枇杷葉、女貞子、干蟾皮等。
具體怎麼用要結合患者情況加減
注意:上述圖文僅供參考,具體用藥量需要根據病情嚴重度,找醫生辯證後給藥量,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