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藥「上癮」?那是你不會吃,解讀安眠藥,知道這5點很重要

2025年05月06日20:13:12 健康 1468

安眠藥「上癮」?那是你不會吃,解讀安眠藥,知道這5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安眠藥「上癮」?那是你不會吃,解讀安眠藥,知道這5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本文1644字 閱讀3分鐘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


「安眠藥會上癮,吃多了人就廢了。」這是很多人對安眠藥的第一反應。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很多人不是被葯「害了」,而是被自己對葯不了解「嚇壞了」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掰開了揉碎了講清楚:安眠藥到底是什麼,它會不會上癮,怎麼吃才算「會吃」?別再靠道聽途說嚇自己了,真正的健康,始於對科學的了解

一、安眠藥真的「上癮」?別急,先搞清楚你吃的是什麼

安眠藥「上癮」?那是你不會吃,解讀安眠藥,知道這5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安眠藥」不是一種葯,而是一類葯的統稱。不同種類的安眠藥,機制不同、風險也不一樣。目前常見的安眠藥主要包括:

苯二氮䓬類(比如艾司唑侖、地西泮)

非苯類鎮靜催眠葯(比如佐匹克隆、唑吡坦)

抗抑鬱類藥物(比如曲唑酮、米氮平)

抗組胺葯(比如苯海拉明)

苯二氮䓬類是最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感」的一類安眠藥,但這不等於它們一定會讓人「上癮」。上癮的關鍵在於:是不是長期、過量、無指導地使用

二、你說的「上癮」,可能只是「心理依賴」

安眠藥「上癮」?那是你不會吃,解讀安眠藥,知道這5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很多人說「吃安眠藥睡了幾天,現在不吃就睡不著了」,於是就覺得這是「葯癮」。其實,這種情況更多是心理依賴,不是藥物成癮。什麼意思?就是說,你的身體並沒有對藥物產生生理性依賴,但你習慣了吃藥這個動作,於是大腦就默認「不吃藥=睡不著」。

這種心理暗示是可以通過正確方法打破的,比如認知行為療法(CBT-I),在臨床上效果明確。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失眠診療指南(2023年版)》明確指出:認知行為療法是治療失眠的一線方案,藥物只是輔助。

三、真正的「成癮」,什麼樣才算?

安眠藥「上癮」?那是你不會吃,解讀安眠藥,知道這5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藥物成癮,是一個醫學定義。不是「我感覺上癮了」就算數。真正的藥物成癮包括這幾個標準

越來越大劑量才能達到效果

停葯後出現明顯戒斷癥狀

強烈渴求、控制不了自己想吃藥

明知道有害,還持續使用

滿足這些條件,才能說是「成癮」。而在醫生指導下,短期、小劑量使用安眠藥的人,發生「成癮」的幾率極低。2021年《中華精神科雜誌》刊登的研究指出: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苯二氮䓬類藥物的依賴風險發生率低於5%

四、「吃一顆就上癮」的說法,是謠言

安眠藥「上癮」?那是你不會吃,解讀安眠藥,知道這5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很多人聽說「安眠藥吃一顆就容易上癮」,於是寧願徹夜不眠,也不敢碰葯。這其實是典型的以訛傳訛正規醫生不會給你開容易成癮的高劑量藥物,更不會讓你長期吃不停

更重要的是,很多現代的非苯類安眠藥,比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在臨床上被證實依賴性非常低。藥物成癮不是「毒性」決定的,而是你怎麼用。就像刀子能切菜也能傷人,關鍵在於誰來用、怎麼用。

五、不會吃藥,才是真的「危險」

安眠藥「上癮」?那是你不會吃,解讀安眠藥,知道這5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最危險的,其實不是葯本身,而是亂吃藥、擅自停葯、長期依賴藥物不解決根源問題。很多人失眠後自己去藥店買葯吃,不看說明書、不問醫生,甚至拿別人的葯來吃一吃。這種用法,才是真正可能帶來依賴、耐葯、甚至副作用的元兇。正確的用藥方式,是這樣的:

確診失眠後,由專業醫生評估是否需要藥物

首選短效、低依賴性的藥物

用藥周期一般不超過4周

睡眠改善後逐漸減量,避免突然停葯

同時配合調整作息、心理干預、改善環境

一句話:安眠藥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亂吃

吃藥≠偷懶,是你在積極自救

安眠藥「上癮」?那是你不會吃,解讀安眠藥,知道這5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有人覺得吃安眠藥是「懶人行為」,認為靠葯入睡是「逃避」。這其實是一種誤解。長期失眠會導致焦慮、抑鬱、注意力下降、免疫力減弱,嚴重的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短期合理吃藥,是為了讓你先「睡回來」,再去解決背後的問題。吃藥不等於偷懶,而是你在系統性恢復。真正的問題,是一味抗拒、不求醫、拖著不治

安眠藥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萬能靈藥

它不是讓你脫離痛苦的「神葯」,也不是「吃一口就上癮」的毒藥。正確看待安眠藥,是對自己健康負責的第一步。

安眠藥「上癮」?那是你不會吃,解讀安眠藥,知道這5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如果你長期失眠、入睡困難、半夜易醒,不要自己瞎吃藥,不要上網亂查方子。請去看醫生,哪怕只是開點最基礎的助眠葯,也比你天天熬夜強。你不是藥物的奴隸,你是健康管理的主導者。

最後提醒:這些人用藥前一定要問醫生

有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COPD)的人,部分安眠藥可能影響呼吸

年齡大於65歲,建議用藥更慎重,避免跌倒風險

正在服用其他鎮靜類藥物的人,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有藥物濫用史、心理疾病或自殺風險者,必須嚴密監測用藥

安眠藥「上癮」?那是你不會吃,解讀安眠藥,知道這5點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寫在結尾

安眠藥不是你不敢碰的「毒蛇」,也不是你天天求的「神仙水」。它是一個工具,用得好,救你一命;用不好,確實可能傷你一身。關鍵不在葯,而在你怎麼用它。所以,再聽到有人說「安眠藥吃一顆就上癮」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不是葯有問題,是你對葯太不了解。」

資料來源:
①.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失眠診療指南(2023年版)》[EB/OL]. 國家衛健委官網.
②. 張志堅, 李霞. 苯二氮䓬類藥物的依賴性問題研究[J]. 中華精神科雜誌, 2021, 54(6): 488-492. DOI:10.3760/cma.j.cn311682-20210101-00001.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男童掉進開水鍋全身燙傷,生殖器碳化需多次手術,渾身插管看著都痛 - 天天要聞

男童掉進開水鍋全身燙傷,生殖器碳化需多次手術,渾身插管看著都痛

「救命,救我命啊……」孫子昊昊求救的聲音一聲低過一聲,等徐奶奶趕到時,滾燙的開水已經把昊昊吞沒,雖然徐奶奶很快將孫子昊昊從鍋里撈起,可孫子此時已經陷入昏迷。懷中的昊昊就像出鍋蒸熟的茄子,全身都散發著熱氣,徐奶奶跪在地上發瘋一樣地嘶吼著,她想大聲呼救,可嘴裡硬是喊不出一句話。最美的人間四月天卻是昊昊一...
當心!不少認證過的「真醫生」在做偽科普 - 天天要聞

當心!不少認證過的「真醫生」在做偽科普

近年來,醫療科普類短視頻在互聯網上走紅,但相關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有不少偽科普。上海闢謠平台近期調查發現,部分平台上的「白大褂」雖然有醫生資質,但他們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信息也不可相信。真醫生也做偽科普隨著政府和平台監管的加強,是否擁有認證信息已成為區分是否為正規醫療科普賬號的關鍵。不過,即使是通過了...
國家醫保局:對定點零售藥店藥師「掛證」開展核查【三分鐘新聞早知道】 - 天天要聞

國家醫保局:對定點零售藥店藥師「掛證」開展核查【三分鐘新聞早知道】

每天3分鐘,速覽天下事5月29日星期四,農曆五月初三封面新聞國家醫保局:對定點零售藥店藥師「掛證」開展核查 近期,國家醫保局對全國定點零售藥店4月份以來的醫保結算數據進行了篩查分析發現,部分藥師姓名(對應同一身份證號)出現在多家定點零售藥店的藥品費用明細中,可能存在藥師信息被假冒或藥師「掛證」的違規情況。...
悟者楊永林專輯: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 天天要聞

悟者楊永林專輯: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在浩瀚無垠的歷史長河中,中醫藥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照亮著華夏兒女的健康之路。它不僅僅是一種醫療體系,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哲學。
酸奶新國標九月實施,這3個變化關乎健康和口感 - 天天要聞

酸奶新國標九月實施,這3個變化關乎健康和口感

前段時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包括發酵乳(酸奶),將於今年9月16日正式實施。新國標里,不僅調整了發酵乳等定義和原料範圍,還優化了酸度指標等,有哪些變化和消費者息息相關?《生命時報》邀請
昆明三博腦科醫院新院區開診試運營 - 天天要聞

昆明三博腦科醫院新院區開診試運營

【來源:雲南網】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經過四年建設與籌備,5月28日,昆明三博腦科醫院新院區正式開診試運營。作為三博腦科醫院管理集團在雲南布局的重要醫療樞紐,此次開診標誌著醫院在醫療服務能力、硬體設施、學科建設等方面實現全面躍升。
從膝到足的守護 雲南省一院開啟雙健康日義診行動 - 天天要聞

從膝到足的守護 雲南省一院開啟雙健康日義診行動

【來源:雲南網】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5月28日,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下稱:省一院)在院內舉辦了「全國保膝日、全球愛足日」義診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幫助市民科學認識、防治膝關節疾病,傳遞保膝治療理念,同時呼籲大眾關注足部健康。當天,昆明一大早下
失眠和午休有聯繫?這樣午休可增強夜晚睡眠質量 - 天天要聞

失眠和午休有聯繫?這樣午休可增強夜晚睡眠質量

午睡真是萬能良藥?卻可能成了你夜裡翻來覆去的幕後黑手!其實,科學安排午睡,不僅不會搶走你的夜間睡眠,還能幫你更快入睡、深睡更香——關鍵就在於時機和時長。一、午睡與夜間睡眠的關係1.晝夜節律與睡眠壓我們的身體受「晝夜節律」(又稱生理節律)調控
阿司匹林與吲哚布芬,兩者「比拼」,哪個好? - 天天要聞

阿司匹林與吲哚布芬,兩者「比拼」,哪個好?

經常有朋友問華子,能不能把阿司匹林換成吲哚布芬?華子說,這兩個藥物都是非甾體抗炎藥物,都有抗血小板作用,但還是有所區別,不建議隨意替換。兩者在抗血小板的作用上相似,但是在藥效持續時間、不良反應、用藥依從性等多個方面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