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疼痛久不癒合?泗涇醫院這個專科門診來幫忙

2023年11月15日23:09:06 健康 1181

「和第一次來相比傷口已經好很多了,回去以後還是要注意別碰水,保持傷口乾燥。」泗涇醫院傷口專科護理門診護士唐彩芳一邊為患者護理傷口一邊叮囑道。記者從泗涇醫院傷口專科護理門診了解到,自今年6月開設以來,該門診近半年已治療了多例難治傷口。

傷口疼痛久不癒合?泗涇醫院這個專科門診來幫忙 - 天天要聞

湯先生在肺結節術後遭遇了長達一個月的傷口難愈問題,初次就診時,腋下有一處2.2厘米×4.4厘米的難癒合傷口,傷口呈紅色,產生的疼痛給湯先生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唐彩芳接診後,為湯先生進行了仔細的檢查,消毒後採用傷口敷料填塞以及二級敷料外用,同時指導湯先生增加營養攝入。

一周後複診時,湯先生的傷口明顯縮小,傷口紅腫也顯著好轉,減少了感染的可能性。「以前根本不知道還有傷口門診這回事,而且還是護士主導的,感謝你們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傷口的明顯改善讓湯先生也重拾好心情。

殳阿姨也是傷口專科護理門診的患者,她腿上的外傷和靜脈潰瘍已經困擾了她近2個月,走路越來越痛,心情也越來越低落。在傷口專科護理門診初診時,殳阿姨的創面覆有膿性分泌物並有惡臭味,周圍皮膚紅腫明顯,讓接診的專科護士也暗暗吸了一口氣。

為了可以制定出最適合殳阿姨的方案,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傷口護理團隊經過討論,制定了詳細的換藥方案。在將近一個月的精心護理下,殳阿姨的傷口基本癒合,走路也不疼了,在最後一次換藥後,笑著對傷口護士說:「以後我身邊有人需要,一定推薦他們來你們傷口門診。」

傷口疼痛久不癒合?泗涇醫院這個專科門診來幫忙 - 天天要聞

據介紹,泗涇醫院傷口專科護理門診開展以來,已接診30餘例患者。傷口護理團隊還會定期走進住院患者中,採用護理會診的方式解決疑難傷口問題,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患者住院天數。

文字:李天蔚

圖片:受訪單位提供

編輯:韓佳怡

傷口疼痛久不癒合?泗涇醫院這個專科門診來幫忙 - 天天要聞傷口疼痛久不癒合?泗涇醫院這個專科門診來幫忙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一個我們平常根本不會多想的生活習慣——打麻將。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動的老人。年紀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聞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來源:福州晚報】「四年了,終於找到這怪病『真兇』!」近日福州市第二總醫院脊柱外科病房裡看著恢復正常的腳踝、腳趾60多歲的程大叔熱淚盈眶4年前,程大叔發現左側腳踝、腳趾無法正常動作,他輾轉多家醫院求治無果。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 天天要聞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無影燈下,腹腔鏡顯示屏清晰呈現患者右腎上腺區3.8厘米的腫物。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南醫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鉗,在毫米級空間內精準分離血管組織。隨著一枚完整切除的腫瘤被取出,困擾患者鄧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壓病根被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 天天要聞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智通財經APP獲悉,今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方信息互通與協同,做好醫保數據資源管理,推動醫保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利用。在確保數據安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探索為創新葯研發提供必要的醫保數據服務。依託全...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聞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還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醫院停車場收費問題再次引發討論。近期,有網友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醫院停車場收費太貴的問題,患者反映稱,湖南長沙某附屬醫院停車場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沒有考慮住院的病人和家屬要承擔多麼高的停車成本,這是否涉嫌違規收費?醫院是公益性組...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不靠手撐地,你能輕鬆從坐姿站起來嗎?這個看似簡單「坐下-起立」的動作,已被研究證實與死亡風險相關。AI生成圖一個動作預測未來能否長壽!2025年6月,《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證實,通過簡單的「坐立試驗」評估身體機能,可預測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坐立試驗」(SRT)是一項簡單的體能...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運轉的忙碌生活里,我們被瑣事纏身,無暇他顧,以至於身體悄然發出的那些細微小信號,都被我們輕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經常感到頭暈、疲勞,或者有時站起來感覺一陣不穩?很多時候,這些癥狀我們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畢竟生活壓力大、工作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