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人身體出現不適的情況下,什麼情況可以選擇自己居家觀察,出現怎樣癥狀之後需要到醫療機構進行就診?
在今天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患者居家觀察需要一些基本的條件,包括有獨立房間居住,沒有嚴重的基礎疾病等。大部分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都是可以居家的,只有少部分有嚴重基礎病的需要到醫療機構就診。
他表示,居家觀察強調觀察和治療,一方面要定期測體溫、觀察自己的各種癥狀,同時,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各種癥狀可以對症服藥。
如果出現下面五種情況,王貴強建議跟社區醫生聯繫,如果病情比較重,可以聯繫120到醫院進行診治:
出現呼吸困難或氣短。
經過藥物治療以後,仍然持續發燒,超過38.5攝氏度,時間超過3天以上,就應該到醫院。
原有基礎病明顯加重,比如高血壓用藥控制不住,糖尿病用藥控制不住或者出現其他急危重症的風險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救治。
兒童出現一些嗜睡、拒食、腹瀉、嘔吐等等情況,治療以後不緩解,時間超過兩天以上也要到醫院救治。
孕產婦出現頭痛頭暈、心慌氣短或者出現胎動異常等等情況,也要到醫院進一步診治。
居家隔離人員注意事項
王貴強介紹,我國採取的優化措施,居家隔離和觀察治療不是放開,而是為了更精準有效地分層救治——一方面預防新冠病毒進一步傳播,另外一方面保證有限的醫療資源用於危重患者的治療,也有一系列的辦法來防止進一步傳播的風險,使需要治療的人群、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轉診和治療。
王貴強說,對居家隔離人員強調要做好個人防護,和家庭內的成員儘可能少接觸,如果接觸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居住的房間要每天通風,良好的通風對降低呼吸道傳染病傳播性是至關重要的。
衛生間、浴室,如果單用最好,每天也要消毒,如果共用的話,一定要錯開時間,用後也要進行很好的消毒,避免造成家庭內傳播。
做好手衛生、做好環境消毒,包括在做飯、用餐等過程中,要注意好手衛生。
咳嗽、打噴嚏時,一定要拿一個紙巾蓋住,把紙巾扔到垃圾桶里,避免噴濺導致後續潛在的氣溶膠傳播風險。
用過的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裝入塑料袋,放置到專用垃圾桶。再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個人物品不要混用,和家裡人儘可能分開,因為物品本身也有可能造成病毒傳播的風險。
總之,通過一系列的防護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在家庭內造成傳播。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實習記者 何蕊 柴嶸;央視新聞客戶端【轉載請註明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監製:張力
編輯:蘇越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