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和冠欣 實習記者 何蕊

經過近三年的建設施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終於揭開了面紗。11月3日,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工程竣工儀式在懷柔科學城舉行。該設施可達到對生命體結構與功能的跨尺度可視化描繪與精確測量,破解生命與疾病的奧秘,實現高端生物醫學影像儀器裝備的「中國創造」。

在懷柔雁棲湖畔,一座嶄新的科學城正在拔地而起。北京大學承擔了懷柔科學城的多項重大項目建設,其中,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輕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基建工程計劃於今年內迎來全面竣工,北京大學懷密醫學中心、分子影像與醫學診療探針創新平台等也正在推進落地。
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於2020年3月啟動基建施工,建設用地超6.6萬平方米,新增建築面積達7.2萬平方米,建設在懷柔科學城的核心區域。設施由四大核心裝置和一個輔助平台構成,包括多模態醫學成像裝置、多模態活體細胞成像裝置、多模態高分辨分子成像裝置、全尺度圖像整合系統以及模式動物等輔助平台和配套設施。

「成像設施是我國在生物醫學成像領域的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可實現對人體內微觀細胞的精細化『拍照』成像,幫助醫生看得更清晰,更透徹。」項目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主任程和平介紹,該設施有望為複雜生命科學問題和重大疾病的研究提供成像組學研究手段,全景式研究和解析生物醫學重大科學問題,推動生物醫學研究的範式變革。

自項目竣工起,隨著設備的安裝和試運行,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運營團隊以及大批師生將陸續進駐,運用成像設施開展多項重大科學研究。未來,該設施還將與美國、歐盟等地生物醫學成像平台建立國際聯盟,實行開放、流動、擇優的機制,面向全國開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