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走廊、可口的飯菜、悉心的服務、親切的笑容……走進涼州區康德頤養院,映入眼帘的是滿眼和諧。老人們或坐在椅子上曬太陽小憩,或圍坐在一起看電視,醫護人員陪在老人身旁,大家親如一家人,一幅「夕陽紅」的愜意畫卷在這裡舒展開來。

涼州區康德頤養院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集老年人頤養、醫療、心理疏導、康復護理、臨終關懷及居家養老服務、殘疾人托養為核心業務的醫養結合綜合性服務機構,還為癱瘓患者、植物人、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和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專業的護理服務。根據服務對象的興趣愛好,頤養院還設置了老年大學、功能康復、書法繪畫、圖書閱覽、棋牌休閑等活動場所,極大地滿足了不同層次服務對象的頤養、康復等需求。

在頤養院,500餘位老人享受著良好的醫養服務。今年85歲的王振民老人和老伴王佩英來頤養院已經半年了。初來院中,老兩口整夜睡不著,進食情況都不太理想。護士長柴建玲得知後,積極給予兩位老人心理疏導,並針對老人的情況給予貼心護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老人的睡眠狀況逐漸改善,精神狀態慢慢好轉,護理人員也與老人建立了深厚感情。
「我們針對不同老人的飲食特徵,配置了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同時為老人提供生日會等貼心服務,讓老人們住得安心、吃得順心。」柴建玲說。
「她們非常負責,每天都要幫我們整理床鋪、打掃衛生,最早起床的是她們,最晚休息的也是她們,她們把我們照顧得非常好。」兩位老人在談到護理人員時不吝讚歎。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為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描繪了藍圖。
近年來,涼州區康德頤養院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緊緊圍繞「為社會擔責,幫家庭解憂,替子女盡孝」的宗旨,以「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技術創新、爭創二級醫院和績效考核為抓手,對標一流,通過「強技術、提服務、快建設、精運營」推動頤養院高質量發展。

「我們堅持醫養結合、扶老助殘、匯聚愛心、惠及民生的服務理念,努力服務好每一位老人,給予他們家人般的溫暖,讓老人們在這裡老有所樂、樂在其中,消除內心的孤寂。」涼州區康德頤養院院長徐秀蓮說。
以養帶醫,以醫融養。長期以來,為給服務對象提供優質的醫養結合服務,提高健康醫養水平,頤養院發揮醫聯體優勢,為服務對象提供提供24小時、365天貼心細緻的護理服務,確保每一位服務對象享受到一站式、立體化的綜合服務。此外,為每位服務對象建立健康檔案,做好日常監測與治療照護,除藥物治療、醫療康復、康復訓練、生活照護以外,還採用體能康復、物理康復、中醫康復等手段,為服務對象提供醫養康護服務。尤其是為重症患者、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及多重殘疾人,提供最貼心、最有愛心的服務,全方位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獲得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尤其近三年來,頤養院各項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碩果累累,各項指標逐年攀升,員工收入穩步增長,服務對象滿意率達到98%以上,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被評為全國「敬老文明號」, 聯合黨支部被評為「全省標準化先進黨支部」「武威市基層黨組織示範點」,院長徐秀蓮先後被授予「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全省「助殘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頤養院將繼續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服務流程,改善就診環境,讓老年人有尊嚴地就醫、有品質地生活。」徐秀蓮表示,未來,康德頤養院將堅定信心,搶抓機遇,以「崇文尚德,扶老助殘,醫養結合,生態養老,幸福康德」為目標,堅持走醫養康養之路,用真情和汗水譜寫新篇章。
新武威全媒體記者韓筱蓓 魏曉瑩
「新武威」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