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石埠經濟發展區衛生院弘揚中醫文化與規範公共衛生兩不誤

2022年09月28日14:01:14 健康 1215

昌邑市石埠經濟發展區衛生院大力弘揚中醫文化,用「特色」吸引患者,在綜合考慮鄉鎮衛生院歷史上形成的專科特色、當地群眾就醫需求的情況下,該院按照上級要求,在達到基本標準的基礎上,建成了中醫藥綜合服務站,並添置了中醫科基礎設施。現有電子牽引床、智能通絡治療儀、熏蒸床、針灸床、火罐、按摩床、康復理療床等康復理療設備和設施。開展拔罐、電針、艾灸、艾柱、刮痧、穴位按摩等11項中醫適宜技術。通過門診、住院等服務形式,運用中醫藥理論辨證處理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該院針對不同疾病和康復服務對象,制訂個體化的中醫康復方案,開展康復治療。該院開展了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通過開展「中醫中藥服務老年人」「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等活動,讓群眾切實享受到中醫藥特色服務「簡、便、廉、優」的實惠,提高群眾對中醫藥知識的知曉率、作用率,基本滿足了全區人口的就醫需求。同時該院規範公共衛生服務。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嚴格按照標準規範開展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和效果,提高居民感受度;公共衛生服務人員不斷深入群眾進行走防和宣傳,做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喻戶曉;經常對村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進行督導,走村入戶進行隨訪和健康體檢。隨著老百姓對公共衛生服務信任程度日益加深,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也從了解到理解到配合,使群眾認識到國家這項惠民政策是為自己健康保駕護航,從「要我查」到「我要查」的轉變,徹底完善了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規範性、真實性。(報道:姜亦松 責任編輯:郭磊 送審:孫強)

昌邑市石埠經濟發展區衛生院弘揚中醫文化與規範公共衛生兩不誤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用一根甜玉米,自測「腸道」健康程度 - 天天要聞

用一根甜玉米,自測「腸道」健康程度

除了皮膚外,腸道是機體直接與外界接觸的第二大器官,平時管「進」管「出」,像一台智能門禁。正常運轉時,機體內部乾淨整潔,如果門禁出了問題,不該進入的闖進來了,該排出的卻滯留在體內,機體內部便會亂作一團。
靜脈采血後,先拔針還是先拔采血管?一文講清區別與規範 - 天天要聞

靜脈采血後,先拔針還是先拔采血管?一文講清區別與規範

靜脈采血是臨床和體檢中常見的操作,但許多人在操作順序上存在疑問:采血完成後,應該先拔出采血管,還是先拔出穿刺針?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關係到采血質量、患者安全以及醫護人員的職業防護。本文將從操作規範、科學依據和實際場景出發,詳細解析兩者的區別
包菜對血糖有影響嗎?醫生提醒:控制血糖,這3種菜少吃 - 天天要聞

包菜對血糖有影響嗎?醫生提醒:控制血糖,這3種菜少吃

在健康飲食的道路上,高血糖人群總是小心翼翼地避開各種「糖分陷阱」。蔬菜,作為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常被寄予厚望,但並非所有蔬菜都適合高血糖人群自由享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那些可能引發血糖波動的蔬菜的神秘面紗,同時探索如何科學搭配,
科學應對糖尿病,這些方法值得一試 - 天天要聞

科學應對糖尿病,這些方法值得一試

提到糖尿病,很多患者都會皺起眉頭。作為一種慢性疾病,糖尿病不僅需要長期服藥,還得時刻注意飲食,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家心裡都有一個疑問:有什麼好辦法能讓糖尿病治好呢?
文博日曆丨600多年前,夏醫生的「外科裝備」都有啥? - 天天要聞

文博日曆丨600多年前,夏醫生的「外科裝備」都有啥?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外科手術一直是西醫的強項今天(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跟我們穿越到明代掛個號見識下古代老中醫是怎麼做外科手術的三個看點帶你了解明代醫療器械 600多年前的「柳葉刀」找到了別再說中醫不會做手術了600多年前的這套手術工具主打一個全面不僅有鑷子、剪子還有大家眼熟的「柳葉刀」這套明代醫療器械是我...
告別失眠!老年人改善睡眠的5個關鍵技巧 - 天天要聞

告別失眠!老年人改善睡眠的5個關鍵技巧

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下降、激素變化、慢性疾病等因素,睡眠質量容易受到影響,表現為入睡困難、易醒、早醒或睡眠淺等問題。以下是一些科學且實用的改善建議:一、調整生活習慣1. 規律作息固定起床和入睡時間(即使周末也盡量保持一致),幫助穩定生物鐘。
減輕外周靜脈補鉀疼痛的11個妙計,太實用了! - 天天要聞

減輕外周靜脈補鉀疼痛的11個妙計,太實用了!

導 語護士一定要看的實用小妙計分享!靜脈補鉀是臨床工作中最為常用的補鉀方式,其又分為外周靜脈補鉀和中心靜脈補鉀兩種方式(註:靜脈補鉀≠靜脈推注,禁止直接靜脈推注氯化鉀溶液)。臨床研究及實踐表明:在重症監護下經中心靜脈高濃度補鉀能夠安全有效快速地糾正低血鉀的情況,同時能避免輸鉀引起的疼痛感!事實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