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2023年02月10日21:35:09 心理 1088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

開欄語

語言認知康復專欄將定期為您推出有關語言、智能障礙及認知行為問題的康複診療相關科普知識,歡迎持續關注!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

在前面幾期中,我們為大家講解了什麼是孤獨症,以及孤獨症患兒的感統、認知與行為方面的相關內容,本期將繼續為大家帶來孤獨症患兒語言相關的知識科普。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

我們首先再複習一下孤獨症譜系障礙(ASD)的定義:它指的是在兒童發育早期發生,以社會交往交流障礙和狹隘興趣、重複刻板行為為主要核心癥狀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而語言障礙又是作為ASD的常見共病出現的,雖不是診斷ASD的要求,也並未被《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納入為ASD的核心癥狀,但通常語言發育障礙是家長意識到孩子出現問題,既而帶領孩子就醫並確診ASD的首要原因,同時語言干預在我們的治療中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美國言語語言聽力學會(ASHA)對語言障礙的定義為:「在理解/或使用口語、書面語和其他符號系統時的損傷,包括1)語言的形式(音韻、詞法和句法);2)語言的內容(語義);3)語言的使用(語用)困難。語言障礙是溝通障礙的一種,通常在辭彙、語法、敘事等方面嚴重落後與同齡兒童。」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

通過上面的複習和介紹,想必大家對孤獨症和語言障礙都有了初步的概念,現在一起來了解一下ASD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ASD兒童早期語言發展進程緩慢,蘇怡等人的研究顯示,漢語ASD兒童的辭彙發展水平較正常兒童相比推遲30個月左右,並且此類兒童較少使用眼神、手勢、表情等非語言溝通方式。

從語言理解和表達兩個方面來說,ASD兒童的語言理解方面障礙突出,學習語音、語義、辭彙、句法等明顯滯後,常常僅理解詞語字面上的含義,對字面背後的比喻、隱喻、類比、抽象等問題難以理解,不懂幽默、反語、諷刺等,沒有隱喻遷移能力,不能理解和執行多步指令;在語言表達方面,ASD兒童表現出高度個體異質性,有約50%的ASD兒童從未發展出功能性語言,較高比例的ASD兒童無法具備基本的口語能力。即使能夠學會口語,ASD兒童也常無法掌握說話的節奏、重音和語調,聲音變化少、機械、音調平淡沒有抑揚頓挫。他們還常出現語言組織和運用困難,在情境中使用不恰當的語言形式和內容,語言表達重複和刻板,固執於不符合情境的話題等。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

除以上方面,ASD兒童還會經常出現代名詞反轉、回聲樣語言等。代名詞反轉指的是ASD兒童在使用代名詞時遇到困難,通常分不清你、我、他,如將第二人稱代詞「你」代替第一人稱代替「我」來使用,而且相比正常兒童ASD兒童的代名詞反轉問題會持續較長時間。回聲樣語言是指ASD兒童在與人交流或者回答問題時,重複和模仿對方的語言,會重複以往聽過的辭彙、短語、短句等。回聲樣語言分為兩種,包括立刻重複回聲樣語言和延遲重複回聲樣語言,前者是指患兒聽到別人的話語、廣告、動畫片、電視節目等時,立刻跟著重複,有時重複整句話,有時重複話語的一部分;後者通常在一段時間後出現,重複的語言毫無意義且大多不合語境。回聲樣語言不會促進 ASD兒童的語言進入下一個更高級的階段,甚至對其句法的發展有負面作用。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科普知識,下一期將繼續為大家講解孤獨症兒童語言的相關內容,期待大家的關注哦!

參考文獻:

[1]趙瑾珠,唐麗娜,何天禕,熊婷婷,顏田,李錦卉,吳丹丹,郝燕.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J].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021,29(09):969-972.

[2]蘇怡,莉蒂希婭·蕾格斯.漢語自閉症學前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實證研究[J].語言戰略研究,2020,5(02):25-34.DOI: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202.

[3]馬冬梅,姜志梅,龐偉,歷虹,郭嵐敏,李鑫,呂美萱,牛天瑜.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語言功能評估探析[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2019,17(03):175-178.

[4]蘇怡,謝芊芊,蘇林雁.孤獨症兒童、發育遲緩兒童和語言障礙兒童早期語言表達的異同[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020,28(03):508-512+517.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20.03.016.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
  • 語言認知 | 眼動技術帶我們了解孤獨症患者的認知功能

  • 語言認知 | 如何理解孤獨症患者的認知功能?

  •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孩子發脾氣怎麼辦?

【語言認知康復中心介紹】

廣東省中醫院語言認知康復中心即原言語吞咽診療中心,成立於2014年11月,是康復醫學科言語病理學亞專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頒布的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之一。

目前科室分別在大德路總院、大學城醫院和芳村醫院分別有專門的診療區域,其中大德路總院佔地約450平方米,設有腦功能實驗室、語音採集室和語音實驗室、吞咽治療室、傳統/音樂治療室、腦功能訓練室、多感官訓練室、兒童訓練室等多個獨立功能診療區域。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

【科室主要業務範疇】

1、腦功能康復:

中心引進了ERP腦電系統、經顱磁刺激技術、多參數腦電生物反饋、德國Rehancom電腦認知評測系統等國際先進設備,開展了大腦功能的測評,不僅能針對腦損傷後語言/認知/吞咽等功能障礙進行評估和治療,同時能對無明顯大腦結構損傷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中心在規範化評估基礎上,結合認知心理前沿科學提出新的診療思路,從大腦功能網路和語言認知加工模型角度介入,結合非侵襲性腦刺激技術治療腦功能障礙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中心引進了ERP腦電系統、經顱磁刺激技術、多參數腦電生物反饋、德國Rehancom電腦認知評測系統等國際先進設備,開展了大腦功能的測評,不僅能針對腦損傷後語言/認知/吞咽等功能障礙進行評估和治療,同時能對無明顯大腦結構損傷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中心在規範化評估基礎上,結合認知心理前沿科學提出新的診療思路,從大腦功能網路和語言認知加工模型角度介入,結合非侵襲性腦刺激技術治療腦功能障礙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2、兒童語言/認知障礙:

中心開展了多種原因導致的兒童功能性構音障礙、語言發育遲緩、智力障礙、學習障礙等功能障礙的評估,從語言發育、加工效率、工作記憶、語音樣本分析等多個方面抽絲撥繭明確患兒語言言語障礙的原因,並引進不同種類的計算機語言、聽辯、語音、認知等矯治系統,開展了包括多參數腦電生物反饋、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聲音療育和計算機語言/言語/認知輔助訓練系統等在內的綜合康復治療方法,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3、吞咽障礙:

中心是國內最早將電視錄像造影、食管測壓、表面肌電圖應用於吞咽障礙評估的醫院之一,為吞咽障礙的臨床評估和科學研究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同時,中心將非侵襲性腦刺激技術、吞咽生物反饋技術等運用於吞咽障礙患者的治療,從大腦功能網路角度探討吞咽障礙康復的機制,在臨床療效和研究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4、嗓音障礙:

嗓音障礙又稱發聲障礙,多由於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麻痹、神經系統疾病等導致,以聲音嘶啞、發聲費力、音調、響度異常等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同時與職業也有很大關係,多見於銷售人員、老師、醫生、歌唱人員等。中心開展了針對該類患者的計算機嗓音評估、電聲門圖、動態喉鏡等檢查,治療方面開展了計算機嗓音矯治、共鳴訓練、呼吸訓練、生物反饋治療、等多種方法改善患者的發聲情況,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5、中醫傳統特色治療:

中心有專門的傳統(音樂)治療室,針對成人/兒童語言認知障礙、吞咽障礙、嗓音障礙等功能障礙開展了中藥、針灸(包括頭針、體針、腹針、手針等)、艾灸、刺血拔罐、刮痧、耳穴、穴位注射、五行音樂治療等中醫特色治療。運用「虎符銅砭」刮痧法治療鼻咽癌後吞咽功能障礙,明顯改善患者精神狀況和提高生活質量;頭針和中藥治療兒童語言認知功能障礙,同時能改善患兒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和飲食等功能障礙。

團隊成員出診時間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

本期作者: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

靖紫薇

康復治療師

擅長:腦卒中、腦外傷、帕金森病、頭頸部腫瘤手術/放療後等多種原因導致的吞咽、言語、認知、構音、嗓音障礙的康複評估及治療;兒童構音障礙的評估與治療。

曾獲得康復醫學治療技術初級治療師資格證、華語構音/音韻臨床測驗認證評估師、DREAM兒童語言發育標準化評估康復系統資格證書、心理諮詢師三級。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語言認知康復中心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庄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 天天要聞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