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叛逆期,找到合適的管教方法很重要,但是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管教方法存在較大的差異,因而家長需要根據孩子本身的情況找到適合的管教方法,對此我們需要了解以下三點!
第一點: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這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標誌,然而引發孩子「叛逆」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找到孩子出現叛逆的原因。
例如孩子在面臨升學或人際交往的壓力時,其心理發生變化,但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與引導,再加之受到外界不穩定且複雜環境的影響下,孩子處於自我保護的心理,便很容易激發他們潛在的反抗意識,進而形成逆反心理。
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強烈,他們開始學會獨立思考,並對父母或老師的話產生質疑,不再相信「權威」,更希望通過自己找到「答案」。
第二點:改變相處模式
往常的相處模式,很容易形成「劍拔弩張」的氛圍,家長與孩子互不相讓,家長看不慣孩子的叛逆,孩子厭倦家長的喋喋不休,親子環境便在這種環境每況愈下。叛逆期的孩子不希望家長再把自己當做孩子,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因此,我們要嘗試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模式:
1、看到孩子的成長,而不是只看到孩子在叛逆期的逆反行為;
2、允許孩子犯錯,犯點小錯,吃點小虧在所難免,不要過分束縛孩子;
3、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管理中,並適當地採取孩子提出的建議,讓孩子有參與感,知道自己被重視。
4、給予孩子足夠的隱私空間,不要試圖窺探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隱私也會贏得孩子的尊重;
5、像朋友一樣與孩子相處,保證穩定的情緒,學會換位思考,不要嘗試以家長的身份去「控制」孩子。
第三點: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很多家長會不自覺的將自己的想法或是未實現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們常說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他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你想成為的人,那麼就先從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為孩子做好標註愛,這才是家庭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說到最後,叛逆期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希望得到重視,希望能夠被認可,如果事與願違,也會讓他們做出一些叛逆的行為,因此需要我們做好引導工作,讓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