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2022年06月30日01:33:27 心理 1282
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壓力是現代人的三大「情緒病」。簡單心理發布《2020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顯示,81.81%的受訪者自述有過焦慮、抑鬱等情緒困擾

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並不能透過語言表達出來。那些隱藏的情緒,沒有獲得抒發,成為日後情緒爆發、關係破裂、家庭紛爭的導火線。

在某些條件下,心理健康狀況甚至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語言或口頭能力,作為一種補償機制,個體可以通過詩歌、音樂或藝術等創造性表達來展現自己的情緒

文森特·梵高就很擅長把激蕩涌動的情感經歷投射到畫布上,他認為「存續於藝術中,並將永遠存續下去的,首先是畫家本身,然後才是畫作(What lives in art and is eternally living, is first of all the painter and then the painting)。」

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

現在,不少人開始有意識地藉助心理治療來維護精神健康。在英美,「藝術治療」(Art Therapy)被越來越多地認可和使用。

01 什麼是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是被默認為以繪畫為主的治療方式。它和舞動治療,戲劇治療歸類在表達性藝術治療的範疇里。

藝術治療的定義:治療師用創造性的表達方式,讓來訪者通過非口語的表達及藝術創作的經驗,去探索個人的問題及潛能,從而使來訪者提高自尊心,進行內心力量建設,並提高跟外界相處的技能。

藝術治療彌補了以語言溝通為核心的心理治療的不足:不是每個人都能詳細、深入地表達困擾自己的問題

藝術治療能夠幫助的人甚多,包括兒童、特殊兒童、青少年、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癌症病患者、臨終關懷者或者喪親者。

比如在醫院,藝術治療師給身患癌症的孩子進行藝術治療,舒緩他們對死亡的恐懼,完成他們最後的願望。(王冬梅,2020)

👇長按圖片掃碼查看課程👇

02 為什麼藝術治療具有療愈性?

目前針對藝術療愈性的「作用原理」主要有兩種觀點:

1)創造的過程具有修復能力

創造,會帶來滿足感,情感釋放和改變人們的負面想法。比如,使用陶土、色粉、顏料本身就有舒緩作用。創造的過程會提高大腦的血清素等級,這種物質可以抗擊抑鬱,觸發「放鬆反應」,降低心率和呼吸頻率,進而舒緩壓力。

2)藝術作品具有象徵意義

相比於創作過程,諮詢師更加關注作品本身,因為作品是有情緒的表現,比如:喜悅、矛盾、衝突。諮詢師和來訪者一起探索完成的作品,在溝通中探索情緒的變化或者心理狀況。

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

治療師用創造性的表達方式,讓來訪者通過非口語的表達及藝術創作的經驗,去探索個人的問題及潛能,從而使來訪者提高自尊心,進行內心力量建設,並提高跟外界相處的技能。

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

在美國藝術治療協會網站上,一位抑鬱症者自述經常聽到有人在他耳邊低語,在接受藝術治療後,他開始用藝術創作來探索和修復之前的內心創傷部分,開始與這些「聲音」建立對話,逐漸變得外向自信

「我正在努力找回那個迷失的人,一個不怕說出心裡話的人,一個更加外向自信的人,一個不再害怕過去的人,一個直面痛苦並因此變得更加堅強的人」

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

應學員們的期待,簡單心理Uni聯合WABC藝途學院,以美國藝術治療教育體系的核心課程框架為基礎,融入WABC藝途學院創造性藝術領域多年的國內實踐經驗,從課程架構、課程內容、學習配套進行全面升級,開發了《藝術治療系統課》,這是在入門課程基礎上一次全新的迭代升級,從藝術治療的倫理到理論再到媒材的認識和如何實物應用,學習體驗擁有一個質的提升。

開課提醒:《藝術治療系統課》第7期 7月8日開課!

👇長按圖片掃碼查看課程👇

升級1:8大核心主題,結構框架更完整0基礎也能學!

有些人覺得自己沒有藝術細胞、或者沒有繪畫天賦,對帶有「藝術」兩個字的活動都很抗拒,或者敬而遠之,但其實人是具有潛力的。

首先,一定一定不要「自我否定」。

0基礎在藝術療愈的範疇里並不是缺點,甚至比接受過專業藝術訓練的人,更能接受各種藝術療愈的創作形式,因為他們沒有繪畫或者創作技巧上的拘束。

通過6大必修模塊在這裡你能學到👇

✅藝術治療的「歷史發展」和「系統理論」,建立更全面的認知體系

✅藝術治療的「實用技術」和「應用原理」,既能療愈自身也能助人

✅藝術治療師的「倫理準則」和「發展規劃」,樹立藝術治療價值觀

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

上下滑動查看

升級2:美國藝術治療委員會前委員主席親授!

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

在之前的課程中,老師分享關於藝術治療的「教學理念」非常棒!

「我們的生活遵循一些簡單的真理——我們都渴望創造事物,自由發揮,被周圍的世界所看到,並與之產生聯繫。

我的世界觀和理論框架受到人本主義心理學多元文化主義、女權主義以及視覺、沉思和創造性藝術的啟發。

我相信,通過激發自己獨特的創造潛能和個人力量,每個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天賦智慧,在家庭、工作中與自己建立和諧、持久和令人滿意的關係。」

在學習過程中有任何困難和障礙都可以提出來,班主任老師將持續收集你的問題,保證你的的問題都可以得到更快、更專業的教學反饋!

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

升級3:1v1助教反饋+每周社群答疑+官方學習證書認證 極致性價比

✅雙語字幕高清視頻課程,每周五中午12點解鎖

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

✅雙平台聯合認證學時,學習有記錄!

達到結業標準的同學,將獲得簡單心理Uni x WABC共同認證記錄藝術治療專業學時數的學習證書

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

《藝術治療系統68講》第7期 · 7月8日開課!

美國藝術治療認證督導Penny Orr博士親授

4大課程亮點 +6大必修模塊 +8大核心主題

1v1助教反饋 + 每周社群答疑 + 官方學習證書認證

👇掃碼速搶👇

焦慮,抑鬱……81%來訪者遇到的問題,這一治療方法有「奇效」 - 天天要聞

戳,獲取更多課程信息~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