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在水上的木頭盒子」МБР-2與蘇聯飛行員的硬核浪漫

2025年05月17日03:43:07 軍事 1626

或許,凡是對蘇聯海軍航空史稍有了解的人,都聽說過別里耶夫這個名字。也正因如此,有趣的是:關於這位著名大師的第一款作品,人們知道的卻非常少——而這顯然是不應該的。

20世紀30年代初,蘇聯海軍面臨著這樣一種局面:即便算不上海上強國,也至少要具備一個「海洋國家」應有的體面。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別里耶夫接手了已被捕入獄的格里戈羅維奇的工作,並提出了一種全金屬結構、具備良好適航性的近程偵察飛船(飛行艇),搭載М-27發動機。

在當時,這個設計算是相當現代的方案。但現實卻不容樂觀——航空發動機的生產嚴重滯後,航空鋁材極度短缺。最終,事情發展成了另一番模樣:МБР-2被改為木製結構,發動機也不是最初設想的М-27,而是先換成了М-17,之後又換裝了АМ-34。乍看之下,這種設計似乎只能讓人苦笑,但實際上,這架水上飛機飛得相當不錯——甚至並不比許多外國同類產品差多少。

「飛在水上的木頭盒子」МБР-2與蘇聯飛行員的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

當然,背後也不乏權力鬥爭。圖波列夫當時正如日中天,影響力極大,他毫不留情地打壓別里耶夫的水上飛機項目,為的是推銷自己的МДР-2。為了繞過圖波列夫的阻撓,別里耶夫靈機一動,決定以「客運版本」的名義生產自己的水上飛機。彼時圖波列夫已成為別里耶夫的直接上司,這樣的安排令他滿意,因此也不再從中作梗。

而最終,圖波列夫的МДР-2在測試中慘敗,別里耶夫的МБР-2便順利被海軍接收並投入使用。

總體而言,儘管這款飛行艇的速度只有可憐的230公里/小時,但它卻擁有出色的適航性操作簡便,更重要的是:生產成本低廉。這些優點讓它在那個艱難時代成為蘇聯海軍可靠的空中之眼。

「飛在水上的木頭盒子」МБР-2與蘇聯飛行員的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

當然,木結構是這款飛機最大的硬傷。每次飛行結束後,飛行艇的機體都必須徹底乾燥——而各個機組通常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有的把加熱後的沙子裝進麻袋,貼在機身上烘烤;有的使用電燈加熱;還有的用壓縮空氣對機體進行吹乾……而這項操作每次飛行後都必須進行。否則,機體的木材吸飽水分後會變得過重,導致飛機根本無法起飛

МБР-2的最大問題,其實只有一個——戰前年代航空技術發展實在太快了。到了1939年,這架飛機就已徹底過時。有意思的是,蘇聯人還給它加上了滑橇,在與芬蘭的「冬季戰爭」中繼續投入使用。

МБР-2在那場戰爭中被積極用於打擊岸防陣地芬蘭的海上運輸船隻。但從實際表現來看,其作戰效果相當有限:這架木製、速度慢的飛機,更多時候像是被敵人防空火力獵殺的目標,而不是攻擊者。不過,它在救援飛行員和運輸物資方面的表現還算不錯。在這場戰役中,有12架МБР-2被芬蘭人繳獲,而後一直使用到了1944年——這從側面說明芬蘭人對這款飛機的性能也給予了一定認可。

「飛在水上的木頭盒子」МБР-2與蘇聯飛行員的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

到了蘇德戰爭爆發(1941年)之際,別里耶夫的第一款飛行艇只適合執行有限的偵察任務——任何一架戰鬥機都能輕而易舉地把它像砸堅果一樣擊落。儘管如此,這架飛機依然常被用作轟炸機,結果往往是災難性的:首先,МБР-2攜帶的小型深水炸彈只有在直接命中目標時才可能有效;其次,它沒有雷達,也幾乎沒有任何像樣的搜敵設備,因此要執行對敵艦艇的搜索和攻擊任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與這款飛機相關的還有一個相當有趣的歷史事實:有一種型號——МБР-2ВУ-М-1,被設計用於通過無線電引導魚雷艇攻擊敵艦。換句話說,這其實是最早的「戰鬥無人系統」之一——一種雛形遙控導引攻擊方案,而如今這類技術早已成為現實,僅僅是80年後的事。

到了1941年,蘇聯各大艦隊已部署了配備「波動無線電控制」的航空兵單位,並進行了若干次嘗試實戰使用,但由於技術缺陷,試驗都以失敗告終:魚雷艇經常在到達目標前就自己爆炸了。

「飛在水上的木頭盒子」МБР-2與蘇聯飛行員的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

在黑海戰區,МБР-2參與了克里米亞防禦戰。儘管表現並不總是理想——但我們必須記住,它早在那時就已經是一款過時的飛機。不過說實話,蘇聯海軍當時也確實沒有別的大規模可用的水上飛機

這款飛機被用作夜間強擊機,最多可攜帶700公斤炸彈。此外,夜間攻擊任務中還會攜帶KS化學燃燒瓶以及步機槍手投擲的手榴彈

尤其是在大規模使用化學燃燒瓶時,效果相當顯著。在塞瓦斯托波爾戰役中,МБР-2首次被加裝了4枚RS-82火箭彈,用於對抗德國的魚雷機。

而在北方艦隊方向,「別里耶夫」的這款飛行艇表現得要更為出色。由於該地區基本不受德國戰鬥機威脅,МБР-2能更自由地護航護送船隊救援遇難船員,甚至在1943年創下了令人震驚的戰果——擊沉了一艘載有4000噸乾草的德國運輸船Rotenfels,堪稱當年北方艦隊的「主力火力單位」。更驚人的是,有一架МБР-2竟然在迎頭攻擊中擊落了一架Me-110重型戰鬥機——這幾乎可以說是奇蹟般的戰果

「飛在水上的木頭盒子」МБР-2與蘇聯飛行員的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

МБР-2也在波羅的海服役,但由於損失極大,到1942年就基本被消耗殆盡。

總結蘇聯時期的表現來看,МБР-2作為偵察機其實是失敗的——它缺乏足夠的速度和偵察設備。但作為夜間轟炸機,卻一直使用到了1944年,並且取得了相對還算成功的戰果

不過這款飛行艇的「職業生涯」還沒有就此結束。所有尚能飛行的МБР-2被蘇聯送往朝鮮,作為「兄弟援助」支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並積极參与了朝鮮戰爭。由於其發動機的聲音十分獨特,美國人給它起了綽號「空中咖啡磨」(Flying Coffeemill)。這種飛機專門用於夜間出動,再加上是木製結構,幾乎難以被美軍雷達捕捉。不過可以推測,這些出動基本上是單程任務,因為在停戰協定簽署時,北朝鮮軍隊中已無一架МБР-2在役

「飛在水上的木頭盒子」МБР-2與蘇聯飛行員的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

綜上所述,蘇聯在1934年獲得了一款並不出色、但作為技術過渡階段的水上飛機——至少能完成最基礎的任務。按照理想情況,到1939年蘇聯本應擁有一款更先進的飛行艇,可以在戰爭中發揮更大作用,但由於資源短缺,這一計劃未能實現,到了衛國戰爭爆發時,只能勉強繼續使用МБР-2。

「飛在水上的木頭盒子」МБР-2與蘇聯飛行員的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

「飛在水上的木頭盒子」МБР-2與蘇聯飛行員的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

「飛在水上的木頭盒子」МБР-2與蘇聯飛行員的硬核浪漫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印巴空戰陣風折戟,土耳其暗喜:死敵買了這雞肋,我選對了! - 天天要聞

印巴空戰陣風折戟,土耳其暗喜:死敵買了這雞肋,我選對了!

印巴空戰硝煙未散,一場軍火市場的「暗戰」已悄然打響。當陣風戰鬥機在克什米爾上空遭遇滑鐵盧,最興奮的除了巴基斯坦,竟是千里之外的土耳其——這個北約內部的「刺頭」國家,正對著死敵希臘的軍購清單拍手稱快。希臘買陣風?土耳其轉身牽手颱風希臘與土耳其
俄羅斯防長:俄白應加強共同防務空間 - 天天要聞

俄羅斯防長:俄白應加強共同防務空間

△俄羅斯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資料圖) 正在白俄羅斯訪問的俄羅斯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16日表示,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局勢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作為盟友應加強共同的防務空間。 別洛烏索夫當天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與白總統盧卡申科會面時說,俄白兩國要從三個關鍵方面加強防務合作,即加強部隊和指揮部的工作協調、在俄羅斯高等...
名勝區消防召開崗位練兵動員部署會 - 天天要聞

名勝區消防召開崗位練兵動員部署會

【來源:杭州城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_動態信息】為進一步提高全體隊員業務水平,紮實體技能基礎,提升滅火救援的能力。5月15日下午,靈隱消防救援站組織召開崗位練兵工作動員部署會。
特朗普力推F-55,洛馬笑了:又來送錢?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力推F-55,洛馬笑了:又來送錢?

特朗普政府近期提出的將F-35升級為雙發版F-55的構想,引發了美國不少軍事專家和技術人員的廣泛質疑。F-55這一計劃看似雄心勃勃,實則面臨諸多技術和經濟問題。F-35作為一款為隱身性能優化的單發戰機,其整體設計從氣動布局到內部結構都與單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