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戰爭紛飛的年代,每個人從小都有一個紅軍夢,就希望長大以後參軍了能做出一番自己的事業,能夠保衛國家和人民。上個世紀國家的生存面臨危機,面對日本人的入侵全國上下統一起來,共同抵禦外敵,無數的青年捨生取義。
現在我們過著安定美好的生活,正是因為他們。中國能慢慢的發展起來也都是他們努力的結果。對於那些曾經為革命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國家會永遠的銘記,而且也應當論功行賞。
授銜儀式有非常多的將領都參與了,在戰場上他們立下汗馬功勞,對於將領們級別的劃分,那個時候也是很難決定的,每個人的意見都不同,有的人滿意,有的人不滿意。那個時候有這樣的一位英雄,名叫萬海峰,他跟隨粟裕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因出色表現連提四級,最後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紅軍成立以後,先後參加過無數的戰役,每一場戰役他們都打得非常的艱難,但是依舊拼盡全力。紅軍里的很多戰士非常的英勇,他們很多都出生於農民家庭。
這些戰士加入紅軍有的是因為家裡實在太拮据,沒有辦法才選擇參軍。有的則是看慣日本惡劣行徑不甘受辱,於是奮起反抗加入軍隊。有的則是從小有一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心,響應國家號召,毅然決然的參軍奔赴戰場。
紅軍不怕困難與犧牲,誓要打倒敵人。萬海峰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加入了紅軍,和紅軍一路闖蕩,萬海峰出生於河南的一戶普通農村家庭。那個時候人民的生活非常的貧困。萬海峰家裡也一樣,經常連飯都吃不上,父母也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也沒有什麼文化。
萬海峰出生後,父母便給他起名毛頭,好景不長,在他三歲的時候母親身患重病,不久便離開了人世。他的父親殘疾,只能到工廠做工,便將望海峰託付給姑姑,兩人相依為命。
後來紅軍來到了萬海峰的老家,紅軍內部的紀律作風問題非常的嚴謹,他們從來不拿百姓的一針一線,積極的宣傳革命精神,和農民相親相愛,農民的日子也慢慢的開始好轉。那個時候萬海峰就感受到了紅軍的不一樣。
經過考慮之後,萬海峰和他的二叔找到了紅軍想要加入,最後他也成功的留下了。不久後他的二叔去世了,他只能回家好好的安葬他,這個時候部隊已經轉移了。好在被打探情報的人員又帶回去了,自此他正式的成為了一名紅軍。
在軍隊內部他就待在政委高敬亭身邊,成為了他的警衛員,也從他身上學習到很多軍事理論。他也和部隊一起參加過很多游擊戰,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所在的隊伍被改編成了新四軍。
在戰鬥指揮上他有著自己的見解,因此在部隊指揮上他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在部隊他也認識了粟裕、陳毅將軍。因為他很有謀略,粟裕也注意到了這個士兵,便讓他在獨立團中擔任一個營長。
來到這個營後,他看到士兵們的士氣很低迷,於是他便開始做思想上說服他們,讓他們重振士氣,又進行了精密的戰略部署。之後他們大敗敵軍打了勝仗,自此士氣大振。之後萬海峰也一直跟隨部隊到處東征西戰,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也積累了很多經驗。
新中國成立後,在與美軍作戰時他提出了新奇的作戰計劃,自此重創敵軍。之後他接受上級的任命,在國家擔任過很多重要的職位。他一直兢兢業業,為祖國的事業而奮鬥,唐山大地震時,他從容的指揮救援部隊,尋找物資救出了很多人。
1988年組織上結合他過去所做出的種種戰績,授予他上將的軍銜。這枚軍銜便是他半生戎馬的憑證。在軍隊中數十年,他從一個普通的士兵成長到現在的將領,都是他不辭辛勞的結果。
他不是一個天賦異稟的人,而是一個知道勤奮和努力的人,他努力的學習軍事理論知識,最終在戰場上散發著光和熱。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管理部隊也有自己的一套。不幸的是,2023年,萬海峰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