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又一次登上熱搜了。
自從中國宣布退訂飛機後,波音就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結果如今像是打了雞血般,突然要求中國賠償百億違約金,背後,或許藏著特朗普的指示。
除此之外,還有兩國選擇在這個關鍵時刻背刺我們,這場空中大戰,究竟會花落誰家?
一、被退貨的波音
自從關稅戰爆發以來,波音公司的日子可著實不好過。
他們也沒有想到,整天嚷嚷著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特朗普會出此下策,直接擾亂了波音的整個商業計劃。
要知道,波音可不是上世紀的自己了,曾經的他們能做到一架飛機百分百國產,可如今,波音能維持30%的國產率都算是不錯的了。
畢竟在全球分工合作的大背景下,製造業早就擺脫了地理的束縛,開始轉向全球布局,波音作為製造業的龍頭,自然是不甘落於人後的。
在和平年代,這種做法自然就沒有問題,靠著遍布全球的產業鏈,波音公司儼然成了一方霸主,賺取了無比誇張的利潤。
畢竟你想一想,如今的美國人工貴、場地貴,要是所有工廠都布設在美國,估計成本都要直接飛到天上去了。
而如今,有些工廠安置到原材料豐富的地方,有些工廠設置在勞動力密集的地方,波音不就可以大幅節約自己的生產成本了?
當然,上述的前提都是和平年代,很遺憾的是,隨著特朗普的關稅戰政策一出,波音公司的美夢頓時打了水漂。
畢竟,雖說這些工廠名義上都屬於波音,但按照特朗普的演算法,只要不是在美國本土生產的商品,進入美國統統需要加征關稅。
而關稅的數字我們也知道,直接高到了天上去。
波音公司當初一算,在特朗普的政策下,他們每個月平均要多付出8000萬美元的成本!你說他們樂意付這筆錢嗎?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為了轉嫁成本,波音公司便謀劃著試圖給飛機漲價,讓消費者來承擔關稅問題。
而我們自然也不會客氣,直接中斷了採購,防止替波音公司背上這筆賬。
算算數量,前後大約有50餘架飛機被中國退訂,其中甚至有幾架都已經噴好中國航司的噴漆了,只等未來交付。
毫無疑問,波音公司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為了儘可能挽回中國這個大客戶,剛開始波音公司態度是放得很低的,表示有話好商量,大家別那麼決絕嘛!
除此之外,波音高層也用上了自己的人脈,直接選擇對特朗普逼宮,想要給飛機製造業搞出來一個關稅特權。
波音公司CEO戴夫·卡爾霍恩
畢竟,波音單個公司的出口額就佔據了美國整體出口的1.1%左右,最高的時候甚至接近2%,這點實力還是有的。
但令我們沒想到的是,波音那邊和特朗普談著談著,態度就變了。
不僅僅聲稱要追究我們的責任,更是開出了百億的賠償價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二、獅子大開口
首先我們要說,波音公司開出來的這個賠償額,其實是毫無依據的,是赤裸裸的欺詐。
為啥?
因為從法律上來講,中國這一次選擇退訂,其實並非我們的責任——如果說還能按照原價採購,我們自然也不會退掉這即將到手的飛機。
本身一架飛機的製造就需要漫長的時間,從下單到交貨足足需要過去數年的時間。
你說,我們國內的不少航司都已經等了幾年了,他們樂意再重新等上幾年嗎?到時候只怕別人都已經完成更新換代了!
而這些退了波音訂單的航司就只能繼續用自己的老飛機,毫無疑問,這會對他們的經營計劃形成極大的干擾。
所以說,我們其實也是不想退的,歸根結底,這是美方自己的責任——若非他們想要漲價,最終也不會淪落到這個局面。
說白了,波音公司這一次就是既要又要,不惜無恥地提出要賠償的價碼——我們都還沒去找他們的麻煩呢!
法律上走不通,我們自然不用擔心這個所謂的百億賠償。
當然,除去波音公司外,其實還有一些事情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比如說,被中國退掉的這些飛機,如今就有兩國開始了爭搶——這不就是赤裸裸的背刺嘛!
三、半路來了程咬金
就在中國宣布退訂後不久,印度和馬來西亞航空就盯上了這批飛機。
可我們要知道,中國選擇退掉這些飛機,一方面是出於成本考慮,一方面也是對美國的一個無聲警告——你們想要打關稅戰,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結果這兩個國家倒好,直接撿起了我們不要的東西。
而一旦印度和馬來西亞航空將這些飛機全數納入囊中,我們想要的懲戒效果就達不到了!那美國的關稅戰不就可以繼續搞下去了?
怎麼辦?別慌,這一點其實難不倒我們。
第一,如今的印度和馬來西亞只是表現出了購買慾望,並沒有真的簽訂協議,他們兩家準備買幾架都不一定呢!
畢竟,被我們退掉的這個機型,如今在市場上的名譽並不算好,24年年底之時,航空界一連發生了5場空中事故,「主角」恰好全是波音公司。
這就使得全球開始懷疑波音機型的安全性,可過去的我們幾年前就訂好了,也不好隨意取消,這一次的關稅戰,其實也是給了我們機會。
第二,印度和馬來西亞即使搶下了這些訂單,頂多也只能算是救了波音公司一手,對整個美國而言依然是杯水車薪。
正如我們前文所說,波音公司也不過是佔了美國出口總額的1.1%,即使波音活了,還有其他無數領域等著美國頭疼。
而在這方面,我們是全然無懼的,強大的製造業實力,就是我們在這場關稅戰中的最大底氣所在。
甚至在外貿上,我們如今的話語權也很大,印度和馬來西亞如果一定要一意孤行的話,中國也可以在其他方面進行對等反制。
總而言之,這一次的事件,大家並不用擔心。
參考資料:
1、新京報《關稅衝擊下的波音:多架客機遭中國航司「退貨」,6年未扭虧》
2、界面新聞《波音證實中國已停止接收新飛機,或將另尋買家》
3、澎湃新聞《中國航司「退貨」的客機,這兩國想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