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麗莎·弗蘭切蒂上將發布了一份文件,叫《美國戰力海軍導航計劃》。這文件里說得明明白白,美國海軍得在2027年之前整頓好自己,準備好跟中國硬碰硬。
她提出了七大目標,說如果這七件事做不到,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優勢就保不住,再不打就來不及了。這話聽著挺嚇人,但背後是實打實的數據和現實情況撐著。
為什麼2027年這麼關鍵?
弗蘭切蒂上將盯著2027年不放,是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對中國軍事發展的判斷。2024年,中國海軍的動靜不小,第三艘航母第四次海試順利完成,新型驅逐艦、護衛艦跟下餃子似的往水裡放,還有核潛艇和各種高科技武器的研發,都在加速推進。
美國這邊估摸著,中國到2027年就能把軍事現代化搞定,尤其是海軍實力,到時候可能有能力在台海動手。
反過來再看美國自己,海軍的日子不太好過。2024年,中東那邊衝突一堆,美國在亞太的航母都抽不出空,艦艇老化、修船拖延、人手不夠,問題一大堆。
弗蘭切蒂上將一看這情況,覺得再不抓緊整頓,等中國徹底崛起了,美國就真沒招了。所以,她把2027年定為最後期限,說必須在這之前把家底收拾好,不然就真來不及了。
這份《美國戰力海軍導航計劃》里,弗蘭切蒂上將列了七個必須干好的事兒,條條都直指美國海軍的痛點。
1. 把修船的拖延問題解決掉
美國海軍的艦艇、潛艇、飛機老出問題,不是修不好,就是修得慢。2024年,弗蘭切蒂上將去弗吉尼亞州的造船廠一看,裡面鋼板生鏽堆成山,設備老掉牙,工人還說零件不夠用。好多船修了半年都下不了水,戰備狀態差得一塌糊塗。她下了狠心,要把維護流程理順,船塢設備升級,保證80%的艦艇隨時能開出去打仗。
這個目標聽著簡單,但幹起來可不容易。修船拖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供應鏈、資金、人手,哪樣不得花大力氣整?不過,要是做不到,船開不出去,打仗就是空話。
2.趕緊把無人系統搞起來
中國造船速度快得嚇人,美國靠傳統艦艇數量已經拼不過了。弗蘭切蒂上將覺得,未來的仗得靠無人系統打。她2024年在聖迭戈看了無人艦艇測試,那些小艇能自己跑,自己打,成本還低。她計劃大量生產無人機、無人潛航器、無人艇,用數量壓倒對手。
這招聽著挺聰明,但也有風險。無人系統技術還不成熟,實戰里能不能頂用,誰也不知道。不過方向是對的,現代戰爭越來越靠科技,美國不跟上就真落後了。
3.建好分散作戰的指揮中心
現在的戰爭,打的是信息戰、電子戰,艦艇分散在海上,指揮不能亂。弗蘭切蒂上將想建一批移動指揮中心,用上抗干擾的通信系統,哪怕電磁環境再複雜,也能把命令傳出去。她親自試過這系統,在演習里指揮幾百英里外的船,效果還不錯。
這個目標要是成了,美國海軍就能更靈活地打仗,不怕對手把通信掐了。但建這東西花錢多,技術要求也高,能不能按時搞定是個問題。
4.招人留人,別缺兵少將
海軍現在缺人缺得厲害,招不到新兵,老兵還留不住。弗蘭切蒂上將跑到大學裡演講,拉年輕人入伍,還提高了福利待遇,增加培訓機會,想把人留下來。她算過賬,打仗靠人,沒人什麼都幹不了。
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美國年輕人現在對當兵興趣不大,福利再好也得看願不願意來。不過她這方向沒錯,人是核心,缺了人再好的船也沒用。
5.讓水兵過得好點
水兵的日子不好過,士氣就上不來。弗蘭切蒂上將去諾福克基地一看,宿舍破舊,水兵抱怨多。她馬上要求翻新設施,還加了心理健康服務,想讓大家身心都健康點。
這目標挺接地氣,水兵不是機器,生活質量高了,幹活才有勁。但海軍預算本來就緊,這一塊花錢多了,別的項目會不會受擠壓?
6.實戰訓練,別光玩理論
訓練得像打仗一樣,才能真打贏。弗蘭切蒂上將要求用實戰方式練兵,還結合虛擬技術。她在珍珠港搞過虛擬演習,模擬躲導彈,調整戰術,效果挺好。
這想法靠譜,現代戰爭複雜,訓練不貼近實戰,等真打起來就懵了。不過全軍推廣實戰訓練,成本高,時間緊,能不能覆蓋到每個部隊還得看。
7. 把岸上的後勤搞結實
港口、碼頭、油庫這些後勤設施老化嚴重,拖了海軍後腿。弗蘭切蒂上將推動修關島的碼頭,建新的燃料庫,保證後勤跟得上。
後勤是打仗的命脈,這目標必須干好。但修基礎設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錢從哪來,進度怎麼保證,都是大問題。
中國這邊怎麼回事?
弗蘭切蒂上將這麼急,跟中國的軍事發展脫不開干係。2024年,中國海軍實力蹭蹭往上漲,航母、驅逐艦、潛艇,數量和質量都在提升。美國情報說,中國2027年就能把軍事現代化搞定,到時候台海可能真有大動作。
中國不光是船多,武器也越來越先進。反艦導彈、隱形戰機、無人機,樣樣不落人後。尤其在亞太,中國的海軍活動越來越頻繁,美國感覺壓力山大。弗蘭切蒂上將覺得,中國這勢頭不遏制,美國在亞太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中國那邊蒸蒸日上,美國海軍卻一堆麻煩。艦艇老化是個老問題,好多船服役幾十年了,修都修不過來。2024年,中東那邊一打仗,亞太的航母都調走了,暴露了美國兵力不夠的短板。
修船拖延更頭疼,船廠效率低,零件缺,錢也不夠。人員方面,招兵難,留人難,水兵士氣還不高。這些問題不解決,弗蘭切蒂上將的七大目標再牛,也沒法落地。
弗蘭切蒂上將的計劃一出來,海軍內部挺支持,覺得這是救命稻草。但基層軍官有點懷疑,尤其是無人系統,他們覺得這玩意兒還沒靠譜到能上戰場。國會那邊吵得更凶,有人說錢不夠,有人怕這計劃會把中美關係搞得更僵。
2024年底,弗蘭切蒂上將開始推計劃,修了幾艘核潛艇,買了批無人艇,招了5000個新兵,成績還行。但供應鏈卡脖子,預算不夠,關島碼頭修了一半沒錢了,進展慢得讓人著急。
2025年,特朗普上台,新國防部長赫格塞斯上將跟弗蘭切蒂不對付,直接把她撤了。計劃沒幹完就停了,接手的人雖然繼續推,但力度差遠了。
弗蘭切蒂上將的計劃有眼光,想解決海軍的實實在在的問題,也確實幹了些實事。但2027年的「決戰」沒來,她自己先退了。這計劃雖然沒全實現,但給海軍指了條路,後面的人多少能接著用。
說到底,美國和中國在亞太的博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弗蘭切蒂上將這七點目標,講的是現實問題,想的也是長遠戰略。可惜政治變故、錢不夠這些攔路虎太多,她沒扛過去。2027年會怎麼樣,誰也說不準,但美國海軍要想翻身,這七件事早晚得干好,不然真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