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曼旋轉是花樣滑冰最著名的動作之一——也是第一次以一個人的名字來命名的動作。這是一種筆直的旋轉,一種變化多樣的後仰旋轉。在單腿旋轉時,溜冰者將另一條腿向上拉,並將腳從背後伸展到頭頂。根據國際滑聯的規則,「從背後拉起的浮足冰刀高度應超過頭頂,使得冰鞋位於頭的後上方」的動作就被稱為貝爾曼旋轉。自由腿的伸展可以有多種程度。
1981年,瑞士花樣滑冰選手、ISU花滑世錦賽冠軍丹尼斯·貝爾曼(Denise Biellmann)使這種旋轉動作大受歡迎,並以她的名字命名。儘管如此,貝爾曼並不是第一個發明這種旋轉的人。
前蘇聯花樣滑冰選手塔瑪拉·布拉圖斯(Tamara Bratus,結婚後改名為塔瑪拉·莫斯科維納Tamara Moskvina)是第一批定期進行旋轉訓練的選手之一,她後來成為一名成功的雙人花樣滑冰選手和教練。她說她在旋轉的時候受到了體操運動員的啟發。
儘管如此,貝爾曼對這種對靈活性要求很高的旋轉做了很多突破。2002年、2005年ISU世界花滑冠軍伊瑞娜·斯魯茨卡婭(Irina Slutskaya)成為第一個換腳表演貝爾曼旋轉的選手。
斯魯茨卡婭,2006
俄羅斯選手尤利婭·麗萍斯卡婭(Julia Lipnitskaia)、美國選手長洲未來(Mirai Nagasu)都是非常著名的貝爾曼旋轉高手。貝爾曼旋轉多數由女選手表演,個別男選手也能表演,像俄羅斯的普魯申科(Evgeni Plushenk)、日本的羽生結弦(Yuzuru Hanyu)。
羽生結弦是為數不多能做出貝爾曼旋轉的男選手。
除了常規的貝爾曼旋轉,還有一些動作被認為是貝爾曼旋轉的變種。
交叉提刀貝爾曼(Cross-grab Biellmann):拉起浮足時使用對側而不是同側手臂。同側手臂既可以提刀,也可以擺出其他姿態。
半貝爾曼(half-Biellmann,又稱提刀燕式旋轉,catch-foot camel spin):這是一種燕式旋轉,選手保持燕式姿態的同時用手拉住浮足冰刀,將浮腿上提。一個旋轉究竟算作變種直立旋轉還是變種燕式旋轉,具體要看進入旋轉的方式和軀體的姿態。
燕式旋轉
現在,貝爾曼旋轉已經非常普遍了。隨著ISU評判系統的引入,它成為了難度的一個特徵。因此,多數女選手做後仰旋轉的時候都會用貝爾曼旋轉,甚至當選手們開始過度使用時,貝爾曼旋轉的使用也受到了限制。
文/據ISU官網、百度百科等綜合整理 圖/ISU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