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拳要邊練邊悟,「裡頭拐彎」,看看這篇文章

遵循天道,以身為貴。愛惜身體,學會養生。練完拳,渾身熱,不能當風吹,氣滯血凝會生病。睡前不喝冷水,飲溫水,護腎養胃。睡覺枕頭太高,損傷頸椎,高度合適就好。不可睡太晚,睡眠充足,血才能歸肝,睡眠不足,非常傷神。



周身練成一家,不是擠在一起,而是一種呼應。拳越練越熟,會有一種潛在節奏,也就是相隨勁。意動形隨,非常順和,又暗含筋骨勁。有人說,拳就是筋骨勁,雖不全面,但這話也對,筋骨就是結構力。



我有一丸,黑白相和。打拳不怕慢,就怕亂。你是你,我是我,相互拆台,成了一盤散沙。你就是我,我也是你,這就和了,和則強。腰一動,胯就隨,肘就擰,一氣貫通。人是兩條軸,雙螺旋結構。互為其根,就是互為其軸。要練出活軸,不要練成死軸。忽左忽右,騰挪圓轉,互為支撐,這是好拳。




群峰聳立,層巒疊嶂。太極流派眾多,各有特色,尤其腳法。有外八的,微扣的,有丁八的,有不丁不八。哪種步法都成,只要腳底有胯勁,胯勁在腳底,就符合拳理。你看競走運動員,腳底下都是胯勁。你看二路炮錘,不是抖手,都是崩胯勁。



江湖迷人眼,笑聲逐水流。花法,是舊時稱呼,指不切實際的東西。有的江湖賣藝,為博人眼球,弄得眼花繚亂,取悅觀眾,這屬於雜耍,不是武術。舊時武術,練功隱蔽,不叫人看。亮出來時,就是生死之時。極簡單的東西,下大功夫,練到了極致,成了絕活。



劍在鞘中,筆在筒里。練拳,有點像蹬車,胯不閑著,手臂放鬆,控制方向。一個人騎車,不會死命攥把,不會跟車把較勁,都很自然。練拳也是,胯運動量很大,手臂觸梢,非常敏感。需要發力時,丹田啟動,腰胯發力,再通到手上。不需要時,蓄在身上。這就好比,人不會端著石頭,去逛街。




走不完的路,看不見的線。筋骨勁,很像提線木偶。控制木偶的是線,控制骨架的是筋。不動肌肉,關節裡頭拐彎,抹圓兒,訓練騰開內部。怎麼練拳呢?抻著動裡層,松撐著動裡層。裡層是什麼。縫隙里的東西。有句話叫,骨肉分離,打拳時,體悟一個讓字,讓開內部,繞開內部,這就是騰,騰開空間。



大地山河,俱在己身。劃圈,走弧,螺旋,都是裡頭拐彎,裡頭劃圈。這個裡頭,包括腔體,竅縫,間隙。太極拳,不著急啟動外形。放鬆身心,慢慢的,用筋牽動骨頭。內腔柔和涌動,用肋劃圈,鎖窩劃圈,肘窩擰勁,用這種東西,帶出拳式。



所有招式,都是內在圓弧。繞個圈兒,走個弧,內空間旋轉。肚子最聰明,用肚子打拳,肚裡劃圈。腹腔又稱腹腦,很多內勁,都來自腹腔。松撐旋轉,且騰且讓,繞過外形,內在摘開。骨盆沉墜,後背圓活,襠下弧勁,體內與四肢百骸,逐漸開闊,內路漸漸通暢,功夫就會越來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