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是俄羅斯的傳奇主席,他被國民稱為「普京大帝」。
然而在他上任之後,俄羅斯的處境卻是相當嚴峻,蘇聯解體之後帶來的經濟衝擊,嚴重影響到俄羅斯,偌大的國家,甚至拿不出3億美金。
曾經敢於和美國一較高低的蘇聯,在解體之後,怎麼會變得這麼窮呢?在普京上台之前,俄羅斯發生了什麼?他的經濟狀況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1991年,內憂外患的蘇聯終於解體,而導致蘇聯的最關鍵的兩個人物,就是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
俄羅斯政權恢復之後,葉利欽成了俄羅斯的第一任的總統。
葉利欽就任總統期間,俄羅斯所有的權利,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他上任時,俄羅斯的經濟就已經跌到了谷底。
蘇聯解體時,全國的經濟總值,已經下降到了40%,不光如此,還有一萬億盧布的內債和1200億美金的外債。
作為蘇聯內部最大的國家,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好處沒撈到多少,反而背下了蘇聯所有的債務。
再此之前,蘇聯賴以生存的就是農業和工業兩大經濟支柱,但葉利欽上台之後,不僅不著重發展農業和工業,反而和俄羅斯的資本家搞在了一起,直接導致俄羅斯的農業生產力下降40%,而工業則下降到46%。
俄羅斯的經濟之所以如此低迷,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蘇聯時埋下的禍根。
多年來,為了發展軍力,蘇聯將大部分的財力物力都投資到了軍方,這也導致俄羅斯的經濟體系,偏於一種畸形發展。
再加上根深蒂固的資本主義,俄羅斯成立時,貧富差異極為嚴重,官員和資本家沆瀣一氣,國將不國之時,這些資本家選擇背棄祖國,將自己的財產全數轉移到國外。
資本外逃、經濟畸形、寡頭當道,造成了俄羅斯當日的局面。
俄羅斯失業人員越來越多,路邊隨處可見的都是無業游民和乞丐,人民群眾紛紛走上街頭,表示抗議。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葉利欽鋌而走險,採用了玻利維亞政府曾經實行過,並且成功了的「休克療法」,想要解決俄羅斯的經濟危機。
很多人可能沒聽過「休克療法」,這是一項針對玻利維亞經濟危機,所採取的挽救方案,總的來說就是,通過強制性控制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來達到國內供應收支平衡,從而抵制通貨膨脹。
玻利維亞當年經濟蕭條,就是靠著這一政策,挽救了國家和人民。
葉利欽並不是一個治國的能手,走投無路的他只好照搬「休克療法」,他拿出國家的1.5萬億盧布分配給國民,讓人民拿著這些所謂的私有化證券,來進行買賣。
「休克療法」剛開始實施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大環境的驅使下,一些黑心商家找到了商機,發起了國難財,用從國民手裡收購來的證券,來換取一些企業的控股權。
這麼做的後果,直接導致俄羅斯的一些優秀企業甚至一些國有企業,開始變成商人的盈利股,商人藉此機會將自己的的勢力,滲透到國家的各個層面。
石油、金融、工業、礦產這些原本屬於國家,而且還是最掙錢的產業,逐漸淪為商人的商品,俄羅斯也變成了商人的商業帝國,這些商人勢力最大時,甚至可以左右總統的人選。
雖然「休克療法」初期是有一定療效的,但在後期卻適得其反,這場經濟運動最後的操盤手變成了資本家,最終導致市場秩序紊亂,俄羅斯經濟崩盤。
很顯然,「休克療法」並不適合遍地資本家的俄羅斯。
「休克療法」失敗之後,俄羅斯的GDP直接減少了一半,讓俄羅斯經濟一下倒退幾十年。
簡單點來說,就是列寧和斯大林好不容易扶起來的國家又倒下了,這讓本不富裕的俄羅斯,再次雪上加霜。
經濟再次崩盤之後,俄羅斯發生了經濟危機,此時俄羅斯的通貨膨脹率已達到2500%,俄羅斯的盧布暴跌,原本1.8盧布可以兌換一美元,現在幾十盧布都換不來一美金。
而且經濟危機直接導致群眾收入大幅度下降,1998年,俄羅斯每個月的人均收入只有30美元,僅夠維持一個家庭的日常開銷,這還是擁有職業的職工。
但這些人也處於危機邊緣,在這樣的經濟狀況下,失業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事。
由於國家政權更迭,俄羅斯的農業和工業也處於擱置狀態,各個民族都在鬧獨立,誰還有心思種田。
資本家掌握經濟渠道之後,故意哄抬市價,提高商品價格,這樣的趨勢持續增長,導致人民群眾連普通的生活都維繫不下去,手裡的錢一夜之間,幾乎變成了一張廢紙。
為了生存,俄羅斯的人民只能向銀行借錢,而這些銀行行長就是最大的資本家。入不敷出,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最終導致俄羅斯經濟,迎來二次崩盤。
金錢都流向了不缺錢的人,而葉利欽變成了背鍋俠,他曾嘗試挽救國家,但奈何他不是這塊料。
當時,俄羅斯人民對葉利欽恨得牙痒痒,他一下成了罪魁禍首,於是想要再次挽救俄羅斯經濟的他,只好向西方國家求助,但西方國家巴不得落井下石,怎麼會幫助俄羅斯。
此時的葉利欽還不甘心,依然還想坐穩總統的位子,但人民群眾對他呼聲並不高,為了能夠連任,葉利欽開始尋找幫助,在俄羅斯內部,此時還能幫助他的,只有那些發了國難財的商人,也就是人們口中的七大寡頭。
這無疑是和魔鬼做了交易,為了保住手中的權利,葉利欽最終和寡頭達成協議,寡頭幫助葉利欽坐穩江山,而葉利欽則為寡頭提供生存環境,即便總統換人,也不能威脅到寡頭的地位。
有國家總統保駕護航,這些資本主義更加猖狂。
當時的俄羅斯,幾乎就是這些財閥說了算,在中央,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官員,都是財閥提攜上去的,他們不光實現了財富壟斷,甚至還實現了政權壟斷。
由於俄羅斯政治體系發生變化,內部也爆發了矛盾,原本隸屬於俄羅斯管理的車臣共和國挑起了戰爭,想要推翻俄羅斯政府,自己獨立。
可此時的葉利欽發現,自己竟然連這個麻煩,都解決不了。
1999年,任期還未滿的葉利欽再也頂不住壓力,匆匆把政權交給了普京,自己轉頭縮了起來。
普京的經歷非常豐富,他是個有雄才偉略的人。
上任之後,普京不負眾望,解決了車臣這個麻煩,還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務就是送他們去見上帝。
車臣徹底被普京打服了,從此變成了普京的迷弟,車臣的國力也成了普京日後強大的助力之一。
但普京最大的難關,還是俄羅斯的經濟問題。
普京上台之後,西方國家都在嘲笑他接手了一個爛攤子,但普京卻穩如泰山,大刀闊斧地進行經濟改革,終於扭轉了俄羅斯的頹勢,短短20年,俄羅斯再次成為歐盟國家的噩夢。
誠如西方國家所說,普京剛上台時,俄羅斯就是一個爛攤子,負債纍纍的俄羅斯想要逆風翻盤有一定的難度。
俄羅斯的經濟命脈完全掌握在財閥的手中,想要拯救經濟,首先就要收拾這些寡頭。
當時貧窮的俄羅斯,可沒少遭受歐洲國家的刁難,這些難以償還的外債,就成了俄羅斯的軟肋。
普京上台之後,為了還債,不得不親自跑到歐洲小國去推銷自家的產品。
2001年,普京帶著俄羅斯最新研發的米格29戰鬥機訪問奧地利,奧地利是個國土面積只有8.4萬平方公里的歐洲小國,而這個小國,卻是俄羅斯的債主。
俄羅斯欠奧地利整整28億美金,第一季度則要償還3億,但此時的俄羅斯政府,竟然連3億美金,都拿不出來。
奧地利知道俄羅斯現在沒有能力償還這筆債務,但還是追著俄羅斯不停地要,為了償還債務,普京最後決定,將俄羅斯最新研發的戰鬥機,作為商品來抵債。
這款最新研發的20架米格29戰鬥機,市場價至少要4億美金,為了顯示誠意,普京還特意將這些戰鬥機的價格,縮減到3億。
可沒想到,落魄的鳳凰不如雞,奧地利政府絲毫不買普京的賬,還以此來嘲笑普京,甚至將這件事刊登在了國際新聞上。
面對奧地利的羞辱,普京淡定地說道:俄羅斯人從不賴賬,每一筆錢我們都會償還。那麼普京是怎麼帶著俄羅斯,逆風翻盤的呢?
普京對俄羅斯的經濟看得一清二楚,他曾表示,留給俄羅斯的時間並不多,必須儘快發展,這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
想要帶俄羅斯走出困境,就必須進行市場經濟的改革,首先第一點,就是經濟命脈一定要握在國家的手裡,但當時俄羅斯的經濟命脈,可是在寡頭的手中。
普京上台之後,俄羅斯的寡頭依舊把他當做一個傀儡,但普京卻絲毫不把這些人放在眼裡,他曾公開給這些寡頭召開大會,在會上,普京強調,只要他們退出軍政界,從此以後合法經營,那麼之前他們的所作所為,都可以不計較。
但這些商人早年將葉利欽玩弄於股掌之間,而且普京之所以能夠上任,這些寡頭也下了不少的功夫。
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的權勢地位,怎麼會輕易放手?他們還曾放言:只要我願意,我可以讓一隻猴子來當總統。
但普京的決心也是非常大的,在奧地利受的屈辱,普京絕對不會再受第二次。
普京的第一步就是要拔除這些寡頭,在政治圈培植的人手,他選了傳媒大亨古辛斯基作為切入點,開始清算他的財產,並且以多項罪名為由對他實施逮捕。
與此同時,普京查封了他所有的財產。古辛斯基為躲避刑罰逃往海外,過得生不如死,普京奪回經濟權的第一步,已經完成。
隨後,普京在國內進行了清算,把這些寡頭連根拔起,但這些寡頭依然不屈服,還頂風作案,犯下轟動世界的洗錢案,這無疑是觸了普京的逆鱗。
原本俄羅斯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這些寡頭竟然還為自己洗錢。
憤怒的普京在俄羅斯展開了一場大換血行動,以強硬的手段收拾了寡頭,他們旗下的產業也被收歸國有,成為俄羅斯經濟翻盤的重要組成部分。
收拾完寡頭之後,普京又開始進行反腐行動,徹底杜絕政治腐敗。
俄羅斯政府在經歷了大換血之後,一片欣欣向榮的光景,沒了經濟壟斷,俄羅斯經濟水平得到了喘息。
隨後,普京開始利用從資本家手裡沒收來的資產,恢復俄羅斯的經濟,尤其是石油行業,此前俄羅斯最掙錢的石油行業,被握在寡頭手裡,現在收歸國有,收益甚佳。
普京將石油,礦產收歸國有之後,俄羅斯逐步恢復能源出口。除此之外,普京也靠著出口武器和能源,逐漸穩住了俄羅斯的經濟。
改善俄羅斯經濟是一場硬仗,不僅要發展固有資源,還要重視社會現象,重新將俄羅斯的農業和工業發展起來。
普京執政後,減輕了人民群眾的賦稅,加強了對國內經濟的清算。
經過普京的努力,在2003年時,俄羅斯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180美金,貧困人口和失業人口也有所下降。
不僅如此,在此期間,還償還了500億美金的外債。
從2003年開始,俄羅斯的經濟開始出現盈利,在2005年又償還了將近500億的外債,且沒有引起經濟危機,俄羅斯的GDP也有所增長,一切都開始步入正軌。
俄羅斯的經濟戰是一場持久戰,國際局勢稍有變化也會對俄羅斯造成影響。
但在普京任主席的這些年,俄羅斯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俄羅斯一邊償還外債,一邊發展國內經濟,迄今為止,俄羅斯依然是不容小覷的國家,就連美國也依舊不敢輕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