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妍妍
編輯|妍妍
《——【·前言·】——》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名將如雲。
你可能熟悉關羽、張飛、趙雲這些劉備麾下的猛將,也了解曹操手下的許褚、張遼、徐晃等名將。可田豫這個名字,你或許不太熟悉。
他年輕時是劉備手下的小卒,後來卻投奔了曹操,從此平步青雲,成為北方邊疆的一方大員,更神奇的是,在那個短命的年代,他居然活到了82歲高齡。
這位從劉備帳下到曹魏陣營的轉變者,他的人生到底有什麼傳奇之處?
劉備身邊的"神預測"少年
田豫出生於公元171年,比劉備整整小了10歲。
年少的田豫天資聰穎,目光如炬,有著常人不具備的遠見。
他很早就看出劉備非同一般,主動投靠到了這位當時還默默無名的漢室宗親身邊。
劉備雖然起初只是個織席販履的小商人,手下沒有多少人馬,但他慧眼識珠,一眼就看出了田豫的不凡之處。
當時的田豫雖然年紀不大,但分析問題頭頭是道,對天下大勢有著敏銳的判斷。
每當劉備遇到困難決策時,這個年輕人總能提出獨到的見解。
一次,劉備正在為是否接受某個地方豪強的邀請而猶豫不決,田豫直言不諱地分析道:"此人雖有錢有勢,但為人反覆無常,若與之結盟,恐有後患。"
果然不久後,那位豪強就投靠了別人,還暗中使絆子壞劉備的事。劉備由此更加賞識田豫,常說:"此子年紀雖小,見識卻勝我多矣!"
在劉備身邊的幾年裡,田豫展現出過人的軍事才能和政治頭腦,劉備對他寄予厚望,視他為未來的重要助力。
在那個亂世,劉備急需這樣有才華的年輕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田豫也本該成為劉備麾下的一員大將,可誰知命運卻有了轉折。
劉備含淚送行
隨著劉備逐漸嶄露頭角,被朝廷任命為豫州刺史,他的事業開始有了起色。
就在劉備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田豫卻提出了辭行的請求,理由是母親年邁,需要回家照顧。
劉備聽到這個請求時,內心是極度不舍的。在他看來,田豫是個難得的人才,將來必能助他一臂之力。
當時的場面十分感人,劉備握著田豫的手,眼含熱淚說道:"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
這句話透露出劉備對田豫的高度評價,也表達了他對失去這樣一個人才的遺憾。
實際上,田豫提出辭行的真正原因可能並非僅僅是照顧老母。
作為一個有遠見的年輕人,他或許已經預見到劉備統一天下的難度太大,不如及早另尋出路。
但無論如何,劉備還是尊重了田豫的選擇,含淚為他送行。
這次分別,成為兩人人生道路的分水嶺。劉備繼續走他的漢室復興之路,而田豫則開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判斷局勢有一套
離開劉備後,田豫並沒有直接投奔曹操,而是先投靠了公孫瓚,被任命為東州縣令。
在公孫瓚手下任職期間,田豫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忠誠。有一次,公孫瓚的部下王門叛變,率兵攻打田豫所在的城池。
面對強敵,田豫毫不畏懼,堅決守城不降。
不僅如此,他還站在城頭痛罵背叛公孫瓚的王門,罵得王門羞愧難當,最終灰溜溜地退兵了。這一事件為田豫贏得了不少聲譽。
而隨著公孫瓚勢力的衰落,田豫再次面臨人生抉擇。
此時的他通過對各方勢力的觀察和分析,得出了一個重要判斷:"終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
他認為,在當時群雄割據的局面下,最終能夠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只能是曹操。
這個判斷並非沒有依據。
當時的曹操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控制著中原廣大地區,同時還擁有漢獻帝這個"合法性"象徵。
更重要的是,曹操在治國理政方面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政策。這些都是田豫作出判斷的關鍵因素。
基於這樣的分析,田豫毅然決定投靠曹操,這個決定將徹底改變他的人生。
從南陽太守到北方大將
投靠曹操後,田豫憑藉自己的才幹很快得到重用。
曹操先是任命他為丞相府軍謀掾,負責軍事謀劃工作。在這個位置上,田豫多次提出精準的戰略建議,受到曹操的賞識。
隨後,田豫被任命為南陽太守。南陽地區當時盜匪猖獗,社會治安極為混亂。
一般的官員可能會採取嚴厲打擊的手段,但田豫卻別出心裁。
他了解到有五百多名盜賊將被處死,便採取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釋放這些盜賊,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個決定在當時看來無疑是冒險的,但結果卻出人意料。
這些被釋放的盜賊感激田豫的寬宏大量,不僅自己洗心革面,還幫助官府抓捕其他作惡多端的匪徒。
在田豫的治理下,南陽地區的治安狀況迅速好轉,百姓安居樂業,這一政績也讓田豫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更加穩固。
除了政治才能,田豫在軍事方面的表現也相當出色。
在代郡戰役中,他憑藉對烏桓人戰術的深入了解,制定了針對性的作戰計劃,成功擊退了來犯的烏桓部隊。
他還多次參與對孫吳的作戰,在成山斬殺周賀,在新城擊敗孫權,戰功赫赫。
隨著軍功的累積,田豫被派往北方邊疆,擔任重要的軍事職務。
在那裡,他多次擊敗敵人,斬殺骨進和軻比能等敵方首領,"威震北疆"的美譽不脛而走。
從一個普通的追隨者,到一方大員,田豫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
"官清如水"的長壽將軍
在那個平均壽命不高的年代,田豫能活到82歲實屬罕見。
更難得的是,他在漫長的仕途生涯中始終保持清廉節儉的作風,被陳壽評價為"清儉約素"、"居身清白,規略明練"。
田豫不僅自己清廉,還嚴格要求下屬。
朝廷的賞賜和胡人送來的禮物,他從不私自佔有,要麼分給將士,要麼上交朝廷。
因此,"田豫不受懷金"成為一個廣為流傳的典故,意思是田豫不接受任何賄賂。
為什麼田豫能夠活這麼長壽?
一方面可能與他的生活習慣有關。他生活簡樸,不貪圖享受,飲食有度,作息規律。
另一方面,他心態平和,對名利看得很淡,這種心理狀態有利於身體健康。
更重要的是,田豫為人處世的方式贏得了各方尊重。
即使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他也能保持初心,不結私仇,不樹敵人。
這使他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危險,在危機四伏的三國時期能夠安然無恙,實屬不易。
公元252年,田豫在北方邊疆的任上平靜地離開了人世,享年82歲。
巧合的是,同年,東吳大帝孫權也去世了,兩位三國風雲人物幾乎同時謝幕,為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畫上了一個句號。
《——【·結語·】——》
田豫從劉備的追隨者到曹魏的大將,他親歷了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田豫能活到82歲高齡,既是他個人生活方式和心態的結果,也是他為政清廉、不樹私敵的回報。
如今回望這段歷史,田豫或許不如關羽、張飛那樣名滿天下,但他的智慧與長壽,依然值得我們深思和敬佩。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資料來源:
《三國志·田豫傳》、《晉書·田豫列傳》、《三國人物研究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