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2025年07月06日16:32:08 歷史 1321

與其他少數民族相比,党項族似乎受到了史學家的不公平對待,因為它曾建立西夏王朝,二十四史對它的記載卻非常簡略。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很長時間,西夏都不被人所熟知,一直到明朝,朱元璋的兒子慶王朱栴閑來無事,決定寫本書介紹一下寧夏的風土風情,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昊王墳,這才揭開了西夏的神秘面紗。

到了清朝,西夏的歷史脈絡逐漸清晰,吳廣成編寫的《西夏書事》,讓我們對這個王朝的認識大大加深。

事實上,西夏的歷史很悠久,如果從政權建立的時間算起,它存在的時間長達346年,歷史從唐朝末期就開始了;如果從王朝正式建立的時間算起,它也存在了189年,它曾一度很強大,與宋朝和遼朝呈三足鼎立之勢,是攪動風雲的一個重要國家。

但是,這樣一個國家,卻被史學家集體遺忘,竟然不對它詳細記載,似乎它就不存在一樣。

01

党項族其實是羌族的一個分支,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後來內附唐朝,被安置在四川松潘草原居住。

那時候,党項諸部的盟主是拓跋氏,起初拓跋氏的領土很小,只有青海和甘肅部分地區,而且時常遭到吐蕃軍隊的進攻,處境十分尷尬。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唐朝末期,黃巢起義爆發後,唐僖宗號召外族參與勤王,沙沱、党項等族等來了崛起的機會。

當時,党項族首領名叫拓跋思恭,他帶著數萬人馬來到長安,與各路大軍圍攻長安,最終成功將黃巢趕走。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等到黃巢起義徹底平定了,唐僖宗便冊封拓跋思恭為定難軍節度使、夏國公,得到銀、夏、綏、宥四州土地,唐僖宗還賜他國姓李,自此之後他便改名李思恭。

李思恭名義上是唐朝的官員,實際上是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擁有自治權。

這個李思恭,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元昊的先祖。

與其他節度使相比,李思恭的地盤不算大,也不富裕,所以實力並不強大,想要生存下去,就只能「認大哥」。

李思恭去世後,其繼任者都很明智,不管中原是何人當政,他們都選擇俯首稱臣。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比如,拓跋氏先依附於後梁,之後又依附於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因為表現良好,所以額外被後漢賜給靜州一地,地盤由四州變成五州,這五州便是日後西夏的基本盤。

北宋建立後,拓跋氏第一時間選擇歸附,宋太宗北伐的時候,拓跋氏還出兵相助,表現可以說很好了。

不過,宋朝是有野心的,那就是收復唐朝舊地,建立一個強大的大一統政權,就包括党項人佔據的五州,以及契丹佔據的幽雲十六州在內。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宋太宗下令時任党項首領李繼捧入朝,李繼捧迫於無奈,只得將所轄五州交給宋朝,自己則來到汴京居住。

李繼捧對京城的生活很滿意,但他的堂弟李繼遷卻是個民族意識很強的人,他反對歸附宋朝,便在堂兄離開後不久就發動了叛亂,帶著一隊人馬來到內蒙,時常騷擾宋邊境。

以李繼遷的叛亂作為起點,党項人正式進入到建國的進程當中。

02

李繼遷是個猛人,他有勇有謀,又狡詐多變,是個很不好對付的傢伙。

雍熙二年(985年),李繼遷採取詐降的策略,成功奪取銀州,但很快就被宋軍趕走。

李繼遷痛定思痛,認為只靠自身是無法收復五州舊地的,便與強大的契丹人聯手,契丹人有意用党項人牽制宋朝,便給李繼遷提供軍事支援,甚至派遣大軍幫李繼遷攻打宋軍。

在契丹人的幫助下,李繼遷多次擊敗宋軍,最終迫使宋真宋將五州之地還給他,實際上承認了党項政權的獨立性。

軟弱的宋朝讓李繼遷十分輕視,他並沒有因為收復五州而得到滿足,反而繼續攻打宋朝,不但奪取了靈州,還襲擊宋朝西北重鎮涼州,截斷了宋朝與西域的商路,阻止西域各國向宋朝進貢和出口馬匹。

沒了西域的良馬,宋朝的國防建設受到了極大影響。

後來,李繼遷為了奪取河西走廊,向涼州發起了猛烈進攻,但始終無法拿下,為了拉贊助,他前往青藏高原尋求支持,結果在與吐蕃一部會盟時遭到暗算,最終重傷不治身亡。

李繼遷去世後,其子李德明繼位,李德明也是個不安分的主,為了擴展地盤,他一方面與宋朝爭奪河西走廊,另一方面出兵攻打吐蕃和回鶻。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李繼遷


經過數年征戰,李德明奪取了西涼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勢力範圍擴展到玉門關及整個河西走廊,徹底掐斷了宋朝與西域的聯絡通道,這對宋朝來說是個巨大打擊。

李德明就是李元昊的父親,史書說李繼遷把他稱為「弱子」,強調他才能不如父親,殊不知這只是他的偽裝,他其實是個很懂得隱忍的人,李繼遷去世後,他很長時間都不梳頭、不洗臉,每天赤腳走路,堅持吃齋飯,不近女色,一直到為父報仇後,他才恢復如常。

在党項發展的歷史上,李德明的出現是個關鍵節點,因為這時候党項就需要一個既懂得隱忍,做事又果決、狠毒之人。

宋遼夏三國格局當中,西夏是最弱小的,參與爭霸的主要是宋朝和遼朝,這兩個國家為了消滅對方,都需要西夏的支持。

李德明看準了這一點,便在宋朝和遼朝之間遊走,既臣服遼朝,以獲取遼朝的軍事支持,又與宋朝友好往來,以便從富裕的宋朝身上撈好處,即所謂的「依遼和宋」之策。

在宋朝和遼朝的夾縫中,李德明不但生存下來了,而且生活得很好,他可以安心發展自身,對外拓展地盤。

在李德明的治理下,西夏逐漸強盛起來,已經逐步具備了單獨建國的條件。

宋明道元年(1032年)五月,宋仁宗下詔冊封李德明為夏王,而在此之前,遼朝已經冊封李德明為夏國王了。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無論是遼朝還是宋朝,其實都已經默許党項可以建國了,李德明便加緊準備稱帝建國,但就萬事俱備的時候,他卻突然因病去世了,西夏建國的進程因此推遲。

03

李德明去世後,李元昊繼位。

李元昊是個天才,卻也是個瘋子。

據說,年輕時候的李元昊長著圓圓的臉,雙眼炯炯有神,鷹勾鼻十分突出,透露著一種剛毅和凌然不可侵犯的神態。

李元昊繼位後,想到父族打拚幾十年,卻沒能稱帝建國,他說什麼都不願意等了,便開始了一番謀劃。

首當其衝,就是要消除漢族和契丹族對党項族的影響,讓党項族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姿態示人。

為此,李元昊廢掉唐朝和宋朝賜給拓跋氏的李姓和趙姓,改姓氏為嵬名氏,自己則更名曩霄,號「兀卒」。

李元昊還下令剃髮易服,全體國民都剃光頭頂,穿戴党項傳統服飾,他還主持創造了党項歷史上的第一種文字,即西夏文字,並在全國推廣,就連外交文書也使用西夏文字。

並且,李元昊拒絕遼朝和宋朝的一切冊封,在見宋朝使者的時候,他遙立不跪拜,接收詔書時也十分勉強,等到宋朝使者走了,他就對身邊人說,「先王大錯,有如此國,而猶臣拜於人耶!

最終,在寶元元年(1038)的時候,李元昊正式建國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李元昊劇照


稱帝後,李元昊第一時間派人出使宋朝,要求宋仁宗承認其建國稱帝的合法性,宋仁宗當然不幹了,直接剝奪了他的一切官職稱號,並重金懸賞其首級。

李元昊也不含糊,見宋朝態度強硬,也不再強求,直接給宋仁宗送去「嫚書」,對宋朝極盡羞辱,宋夏戰爭不可避免。

此後,宋夏之間相繼爆發了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西夏如此弱小,怎麼可能打得贏地大物博、兵甲百萬的宋朝呢?

但實際結果卻是,李元昊取得了這幾大戰役的勝利,而且殲滅宋朝西北精銳數萬人,給了宋朝極大的打擊,可見李元昊之強悍。

不過,李元昊雖然在軍事上取得勝利,但在經濟上卻遭受了巨大打擊,因為西夏畢竟太小,只能舉全國之力維繫戰爭,戰後西夏兵力竟然到了「死亡創痍者相半,人困於點集」的境地。

並且,宋朝為了制裁西夏,在戰後停止給西夏的「歲賜」,並關閉了邊境榷場,導致西夏賴以生存的青白鹽出口業務幾乎停滯,西夏需要從宋朝進口的糧食、絹帛、布匹、茶葉及其它生活物資則變得奇缺,結果物價飛漲,民生陷入艱難。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面對如此困境,李元昊意識到想要戰勝地廣人眾的宋朝是很難的,宋朝的戰略優勢只能讓西夏望其項背,所以他打算跟宋朝議和,但這事很困難。

不過,當時遼朝已經跟宋朝講和,李元昊知道想要打破困境,只能求助遼朝。

在談判過程中,遼朝犧牲西夏的利益,以從宋朝得到實惠,結果激起了李元昊的不滿。

為了對付遼朝,李元昊以「西夏主」的名義向宋朝稱臣(對內依然稱皇帝),宋朝則恢復「歲賜」和榷場,雙方關係大致恢復到戰前。

此後,李元昊舉全國之力與遼朝打了一仗,最終獲勝,他自此擺脫了契丹人的控制,西夏也由此變成完全獨立的國家,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04

李元昊一度打算問鼎中原,他曾在宋夏戰爭前揚言,「朕欲親臨渭水,直據長安。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小小的西夏無法支撐李元昊的野心,在跟宋遼達成議和之後,西夏進入一段相對和平期。

李元昊晚年生性暴戾,多猜疑,好殺虐,還很好色,結果引發了人倫慘劇,他在廢掉廢太子寧令哥之後,被寧令哥反殺,不過寧令哥也被殺死,夏毅宗繼位。

李元昊死後,西夏政治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其子夏毅宗的帶領下,西夏佔領了吐蕃不少土地。

夏毅宗之後,西夏陷入到母黨專權的亂局當中,夏毅宗之妻梁太后把持朝政,宋神宗趁西夏主少國疑之機五路伐夏,但最終遭遇失敗。

此後,宋朝改變策略,採取軍事封鎖、經濟圍困的策略,逐步蠶食西夏土地。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與李元昊一樣,梁太后也是個戰爭狂人,把持朝政的18年間,她動輒發動數十萬人攻打宋朝,雖然互有勝負,但西夏的消耗更大,開始逐漸走向衰弱。

梁太后死後,西夏老實了一段時間,因為此時的西夏既無力進攻宋朝,與新興的金國也無法抗衡,於是四面稱臣,以尋求活下去。

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到南宋,蒙古崛起後,發起了對西夏和金國的進攻,西夏一度投降,卻又在成吉思汗西征時倒戈,又投靠了金國。

憤怒的成吉思汗在西征歸來後,第一時間征討西夏,最終於1227年滅亡西夏,至此這個存在了189年之久的王朝正式滅亡。

西夏雖然小,而且不富裕,但他的成績卻很輝煌,在漫長的宋夏戰爭中,宋朝損失了至少60萬兵員,損失的錢糧不可勝數,使得北宋元氣大傷,最終在內憂外困中亡於金國。

西夏的文化也很璀璨,它在接受漢化的同時,保留了不少党項族獨有的文化特性,從而創造了豐富多元的文化,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中就有不少西夏元素。

由於西夏控制著河西走廊,所以經濟貿易也十分繁華,各國商人往來不絕。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西夏武士


因此,西夏雖小,影響力卻很大,但史書卻對它一帶而過,著實令人費解。

05

一般而言,前朝的歷史,都是後朝修的,但元朝建立後好幾十年,都沒有修史,一直到元朝末年的元至正三年(1343年),元順帝這才下詔讓丞相脫脫修史。

但詭異的是,脫脫在修史的時候,為宋、遼、金分別修史了,唯獨沒有給西夏修史。

有人認為,脫脫之所以不願意為西夏修史,或許跟西夏「牆頭草,見風倒」的屬性有關,歷史上西夏曾先後背叛遼朝、宋朝、元朝,尤其它得罪了成吉思汗,被蒙古人所記恨,所以對其進行了打擊報復。

不過,這個理由其實站不住腳跟,脫脫之所以不給西夏修史,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理由:

第一,西夏歷史雖然很長,政權存在了346年,立國189年,但它長期是宋遼金三國藩屬國,即便西夏國主稱帝,也依然對三國稱臣,在正式國書當中,西夏皇帝一直自稱國主而非皇帝。

這就意味著,西夏自始至終都只是稱霸一方的地方性政權,而不是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

如果要給西夏修史,那麼南詔、大理等許多與西夏地方差不多的小國,豈不是都要單獨成書,與中原王朝並肩而立呢?

說到底,脫脫看不起西夏,不願意承認它的地位與宋遼金相等,所以不願意給它修史。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第二,西夏在滅亡的時候,宮殿毀於大火,大量典籍文獻被燒毀,而西夏皇陵要麼沒找到,要麼被摧毀,這就導致後人在修史時,可以參考的資料太少。

並且,党項人不太看重記載歷史,其實全世界除了漢族之外,就沒幾個民族注重記載歷史。

西夏沒有專門的史官,也沒有實錄、譜牒等文獻,西夏民間學者或者遺民也不喜歡修史,哪怕他們後來在元朝當官了,也因為地位太低而羞於修史。

19世紀,俄國探險家在黑水城挖掘西夏歷史文獻時,就沒有找到有價值的實錄、國史等資料,有的不過是佛學著作和漢文、梵文等其他文字書寫的書籍。

說到底,西夏文字存在的時間太短,還沒有深厚的文化沉澱,所以西夏的文獻著作依然以漢族等民族為主。

由於史料缺乏,漢族文獻對西夏的記載又少而凌亂,導致脫脫在修史的時候很為難,本著嚴謹負責原則,與其編篡偽史,不如乾脆不修史。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西夏的了解越來越模糊,只能從二十四史中捎帶的西夏歷史中了解一點點。

06

明朝的時候,人們對西夏這個名字,已經十分陌生了,因為文獻沒有,遺迹也被歲月侵蝕,不是專業學者,根本沒聽過西夏這個名字。

慶王朱栴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他被封到寧夏之後,決定修《寧夏新志》,在四處走訪的時候意外發現了西山昊王墳,當時他根本不知道昊王是誰。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好在朱栴愛學習,他遍查史書,經過反覆論證和推斷,最終確定昊王就是西夏皇帝李元昊,所以他在《寧夏志》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話:

李王墓,賀蘭之東,數冢巍然,即偽夏所謂嘉、裕諸陵是也。其制度仿鞏縣宋陵而作。人有掘之者,無一物。

這一記載讓人們知道了西夏的存在,也知道了李元昊,但更多的就沒有了,因為朱栴沒有再繼續深入研究了。

清朝時期,吳廣成在寫《西夏書事》時,也遇到了大麻煩,他發現宋、遼、金三史中雖然都有單獨的《夏國傳》,但太過簡短,不具備參考價值。

而宋朝民間文人撰寫的《契丹夏州事迹》、《夏國樞要》等書籍都已散失,其餘文獻則大多是零篇殘簡,不成系統。

為了寫《西夏書事》,吳廣成在浩瀚如海的文獻中將零散的西夏歷史記載串聯起來,花了十幾年時間才寫成此書,引用的文獻達百種,包含正史、實錄、《通鑒》、《續通鑒長編》、輿地方志、文集奏儀、傳狀墓誌、筆記雜錄、稗官野史等各類資料,許多文獻到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即便如此,吳廣成也沒能完全講述西夏歷史,有不少缺失和錯誤之處,尤其是西夏文化,吳廣成就寫得不多。

讓人遺憾的是,我們現在如果要研究西夏文化,竟然要去俄羅斯,這是怎麼回事呢?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科茲洛夫


1908年4月,一個叫做科茲洛夫的俄國探險家來到內蒙古黑水城尋找寶藏。

黑水城曾是西夏西部重要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雖然現在是一片荒漠,但沙漠之下卻埋藏著許多西夏寶藏,包含不少估計危險在內。

據說,蒙古在攻打黑水城的時候,守將將大量珍寶倒入一口深達80丈的井中,蒙古人曾四處尋找這口井,但始終沒有找到,科茲洛夫就是根據這個傳說,才來到了黑水城。

科茲洛夫在黑水城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寶藏,但他發現這裡遍地都是文物,他很輕鬆就得到了十幾箱子絹質佛畫、錢幣、婦女用品等文物,被他運到聖彼得堡。

由於這些文物太過精美,研究價值很大,俄國當局便讓科茲洛夫二訪黑水城,經過9天挖掘,他又又得到了大量文物。

1926年,科茲洛夫三訪黑水城,毫無疑問再一次滿載而歸。

據統計,科茲洛夫從黑水城得到了西夏文物達到了8000餘種,另有大量漢文、波斯文等語言書籍和經卷,以及大量陶器、鐵器、織品、雕塑品和繪畫等珍貴文物。

這些文物不但數量多,而且保存完好,版本也很完整,是研究西夏王朝及同時期的宋遼金和元朝歷史的珍貴資料,現如今被存放在聖彼得堡的東方研究所。

新中國成立後,並未找到西夏的太多研究資料,因為這些資料都被俄國盜走了,我們現在能研究的就只有西夏皇陵了,因其位置隱蔽,故而戰亂時沒被列強發現,我國還是在修建機場時意外發現的。

存在近二百年,歷史地位幾乎為零,這個王朝為何被史學家集體遺忘 - 天天要聞

西夏鎏金銅牛


1987年,為了揭開西夏的神秘面紗,我國研究人員曾奔赴聖彼得堡,當時就被震驚到了,如此璀璨的西夏文化,我們竟然只能出國研究,簡直是恥辱!

而俄國自從得到這些文物後,就沒有停止研究,現如今已經出版了文獻13冊,研究工作到現在都沒有停止。

在西夏歷史的研究上,俄國毫無疑問是權威的,我們只能借鑒他們的研究成果。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著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 天天要聞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劇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鑽進一口大水缸里,她準備從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為前幾天她就是從這水缸來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這口大缸,穿越女高興壞了,畢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難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監住在一起,沒有風扇,沒有蚊香,呼嚕聲此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當地時間7月6日傍晚,第二批從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疏散撤離的當地居民已乘坐輪渡抵達鹿兒島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離的人員為惡石島的31名居民和小寶島的15名居民,合計46人。當地目前採取自願疏散撤離的原則。截至6日,惡石島尚有23名居民,小寶島尚有41名居民。如今後仍有居民希望離開,當地政府將考慮進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 天天要聞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6日訊7月5日,20多名來自阿根廷的大學生、大學教授、政府官員等外賓走進紅巷,參觀中共五大舊址、農講所和毛澤東舊居。據了解,他們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5年國際暑期學校成員,在武漢開啟為期兩周的學術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 天天要聞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於7月3日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啟為期5天的訪問活動這是山東艦首次赴港也是繼遼寧艦後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第二次訪港巨艦破浪而來、氣勢磅礴「航母熱」燃爆香江線上發放參觀票全部約滿7月5日下午兩位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老戰士...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 天天要聞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7月4日開始,「日本末世預言」「日本將發生毀滅性地震」的消息,逐漸霸榜社交媒體平台。該網傳內容引發大量關注。7月5日凌晨4時,日本全國緊急地震速報的視頻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萬人蹲點觀看。如今,預言時間點已過,「毀滅性大地震」沒有應驗,僅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附近海域5日發生5.4級地震。經確認,島上未有人員傷...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 天天要聞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來源:石阡黨建、政事兒貴州銅仁市「石阡黨建」微信公眾號7月6日消息,近日,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走訪看望慰問部分老幹部。上述信息顯示,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史麒麟,已兼任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學歷,法學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