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富商之子,勇毅抗日戰士:愛國赤子陳子谷同志革命人生專題展覽在汕頭南澳開幕

2025年07月04日00:22:09 歷史 1697

今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率先點燃廣東抗戰烽火的汕頭市南澳島上,7月3日,「愛國赤子陳子谷同志革命人生專題展覽」正式開幕。

該展覽由汕頭市政協、汕頭市委宣傳部、南澳縣政協聯合主辦,通過圖文、實物複製品、書籍等形式,生動展現了陳子谷同志的傳奇革命生涯,以及對黨的革命事業忠心耿耿的理想信念,對人民鞠躬盡瘁的高尚品德品質。

傳奇富商之子,勇毅抗日戰士:愛國赤子陳子谷同志革命人生專題展覽在汕頭南澳開幕 - 天天要聞

汕頭市政協領導邱奕輝、陳烈豐,汕頭市南澳縣委書記張林等出席開幕式。陳子谷同志子女代表陳南鷗、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宣傳部副部長唐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圖書檔案文博部部長帥斌,廣東省政協委員代表等應邀蒞汕參加活動。

「我的父親陳子谷出生於南澳,我從小就知道在很遠的廣東有一個小島叫南澳島。」陳子谷之女陳南鷗來到展覽現場,動情講述他們一家與南澳的淵源與情誼,「父親給我起名『南鷗』,與潮汕話的『南澳』同音,寓意『從南方飛來的海鷗』,可見他對這片土地充滿眷戀,從未忘記自己出生在南澳,根在中國。」

「富貴於我如浮雲的愛國赤子」

三歲時,陳子谷被賣給了澄海區一位在泰國經商的陳姓僑商眷屬當長孫,並在六歲時,被養祖父陳崢嶸接到泰國。

少年時期的陳子谷聰穎優秀,然而他並沒有選擇做一個繼承家業在泰國經商的富家公子,而是斷然拋棄豐衣足食的安逸生活,在13歲的年紀不顧家人阻攔回國求學。

傳奇富商之子,勇毅抗日戰士:愛國赤子陳子谷同志革命人生專題展覽在汕頭南澳開幕 - 天天要聞

1934年,陳子谷以學醫為名,來到日本東京,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後因在東京參加左聯革命活動,被日本當局勒令出境,隨後他便放下筆桿、拿起槍桿,投身於抗日救國運動。

戰火紛飛中,陳子谷所在的新四軍面對國民黨頑固派推行的消極抗日政策,陷入了軍費無幾、寒衣無著、三餐不濟的艱難困境。正在這時,陳子谷接到了泰國兩個叔叔的聯名來信,告之祖父去世,留下遺囑將遺產分給他一部分。

陳子谷接受部隊指派,借回泰國接受遺產的機會向華僑募捐抗日經費。葉挺軍長也親自找他談話,讓他在泰國進行募捐活動。

陳子谷身負重任,一路輾轉趕赴泰國,最終將可變現的遺產折換成國幣20萬元,連同募捐來的6萬元,想方設法以最快速度將其悉數匯到桂林八路軍辦事處轉交給了新四軍。

對當時戰士津貼每月1.5元的情況而言,這筆總計26萬元的款項相當于軍隊兩個多月的經費,也解決了軍部當年的棉衣購置款,緩解了燃眉之急。

傳奇富商之子,勇毅抗日戰士:愛國赤子陳子谷同志革命人生專題展覽在汕頭南澳開幕 - 天天要聞

展覽現場展示,當時在軍部刊物《抗敵報》上,葉挺軍長對陳子谷的義舉讚不絕口,稱他是「一位富貴於我如浮雲的愛國赤子」。

以國為重,捨己為公,「富貴於我如浮雲」的評價貫穿了陳子谷之後繼續為革命事業奮鬥不息的一生。陳南鷗表示:「父親投身革命事業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這次展覽不僅是對他革命人生的認可,更是對其革命精神的傳承。」

新中國成立後的「大學功臣」

新中國成立後,陳子谷在不同的崗位上繼續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為新中國的地質教育事業赤誠奉獻。

在展覽開幕式上,中國地質大學圖書檔案與文博部部長帥斌宣讀了校方賀信。信中指出,陳子谷同志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創校元勛和南定功臣,是地大「胸懷大局、初心如磐、艱苦創業、玉汝於成」南遷辦學精神的塑造者和永恆的象徵。

他堅定的理想信念,炙熱的愛國情懷,無私的奉獻精神,構築了中國地質大學校風學風的高起點,根植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紅色基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地大人。

傳奇富商之子,勇毅抗日戰士:愛國赤子陳子谷同志革命人生專題展覽在汕頭南澳開幕 - 天天要聞

1952年7月,陳子谷負責籌建北京地質學院,並先後擔任該院總務長、黨委書記、副院長,隨後於1980年6月出任武漢地質學院副院長。他邊建院邊辦學,為我國地質科學發展輸送了一批高質量的地質人才。

從北京到武漢,即便身兼要職,陳子谷始終惦記遠在千里之外的故鄉。20世紀50年代,他曾兩度回汕頭探望母親和親戚,用家鄉話和家人分享他多年在外奮鬥的革命經歷。

傳奇富商之子,勇毅抗日戰士:愛國赤子陳子谷同志革命人生專題展覽在汕頭南澳開幕 - 天天要聞

陳子谷的三位堂侄也來到了展覽現場,他們在展板前久久駐足,還拿出手機里珍藏的家族圖片對照。今年73歲的陳松金是其中一位,他告訴記者,年幼時曾見過返鄉歸來的陳子谷,家中也時常收到他寄回的書信,很為這位堂叔感到驕傲。

深挖紅色資源,激發文旅融合新動能

據悉,該專題展覽歷時4個月籌設,得到廣東省政協的高度重視與關心支持。

今年2月省政協副主席許瑞生帶領政協調研組赴汕調研,在陳子谷出生地——南澳後宅鎮鹹水井片區實地調研,指示要重視保護和利用好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向公眾展示陳子谷同志的生平事迹,應將其作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助力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示範點來推進。

此次專題展覽開幕,將引導觀眾、遊客深入了解陳子谷及南澳先烈浴血抗戰的光輝事迹,為進一步挖掘當地紅色資源、為文旅融合提供嶄新動能。

文|記者 何文濤 梁善茵圖|記者 何文濤

編輯:周欣怡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 天天要聞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重慶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請吃飯這件事,在網上渲染了兩天,仍然熱度不減。吃飯的地方是個正經餐館。高洪波請了兩桌人,一共20人左右。最後把菜單一曬,有青椒魚,有豬腳,有芋兒雞,有蔥香腰花。合計一桌554,兩桌1108。抹了零頭,1100元整。視頻
崔康熙想美事,態度強硬要1000萬違約金走人,濟南文旅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崔康熙想美事,態度強硬要1000萬違約金走人,濟南文旅如何應對

中超聯賽已經是進入到了一段短暫間歇期,對於泰山隊來說,這段間歇期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球隊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非常多的,其中首要任務無疑就是解決主教練崔康熙的問題了,本賽季球迷要求下課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就在最近,崔康熙則是返回了韓國,而在球迷看來,崔康熙可能是不會回來了。就在近日,資深足球記者陳永爆...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最痛恨三個人:中美蘇三國各有一人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最痛恨三個人:中美蘇三國各有一人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細雨中低垂,蔣介石凝視窗外,突然將手杖砸向地圖:「沒有這三個人,我豈會至此!」地圖上大陸山河猶在眼前,而敗退台灣的痛楚灼燒著他——李宗仁的逼宮、馬歇爾的背棄、斯大林的欺騙,如同三把利刃刺入他晚年的沉思。
他是屠殺紅軍的劊子手,攜重金逃亡中東,如今公館成笑談 - 天天要聞

他是屠殺紅軍的劊子手,攜重金逃亡中東,如今公館成笑談

2016年冬,青海西寧的馬步芳公館前,一塊「國家4A級景區」的牌匾被悄然卸下。這座耗資3000萬大洋建造的「馨廬」,曾以精美玉石壘砌的宅院和精心美化的歷史解說詞吸引遊客,將它的主人——民國「青海王」馬步芳塑造成「興辦教育、綠化西北」的聖人。
大漠孤幣:一枚大曆元寶背後的血色堅守 - 天天要聞

大漠孤幣:一枚大曆元寶背後的血色堅守

西域的風沙裹著駝鈴聲,悄然掠過龜茲古城那殘破的城牆。狂風捲起砂礫,如同細針般打在郭元禮的臉上,卻比不上心底泛起的寒意。營寨的角落裡,郭元禮蹲在地上,用他那被兵器磨出層層老繭、布滿傷痕的粗糲手指,反覆摩挲著剛剛領到的軍餉 —— 一枚泛著青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