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2025年07月01日21:22:10 歷史 1472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著那枚代表黨內最高榮譽的「七一勳章」。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第三極」,在這裡,吳天一已經工作生活了67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國際標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蹟……如今,即便已到鮐背之年,他每天仍工作超12小時。他總說,「身在高原,志更高!」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1991年,吳天一年在青海省高原醫學研究所觀測高低壓氧艙運行情況。受訪者供圖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吳天一的頒獎詞中有一句,「喝一口燒不開的水,咽一口化不開的糌粑」。而吳天一的故事也要從這口「化不開的糌粑」講起。

「哪個地方最高,哪個地方最遠,我就到哪個地方去!」

吳天一每周要吃上幾回糌粑,加一點酥油、沖入茶水,再拌一拌,這種青稞麵食乾乾柴柴的,可吳天一偏偏喜歡這一口。用他的話說,「糌粑是海拔4500米的味道。」

1934年,吳天一出生於新疆伊犁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朝鮮戰爭爆發後,吳天一想跟著志願軍去前線參戰,卻「誤打誤撞」地成為了一名志願軍軍醫。1958年,為響應「支援大西北」號召,吳天一和妻子義無反顧來到了青海,從此便紮根高原。

初到青海,吳天一發現很多從平原來的人經常嘴唇發紫、喘不上氣,頭疼得整夜整夜睡不著,更有甚者走著路就倒了下去。高原缺氧問題是當時一直未能解決的醫學難題,並且國內相關的研究幾乎空白。他暗自決定,一定要把這個研究清楚。

於是,吳天一帶著團隊踏上了平均海拔超4000米的青藏高原,開始了長達60年的高原病研究,足跡遍布青海、西藏、甘肅、四川、新疆西部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區。

1979年至1992年,吳天一主持了歷時10餘年、覆蓋10萬人的高原病大調查。高原地區交通不便,他和團隊常常需要騎馬深入雪山草地,後頭跟著氂牛隊馱著心電圖機、呼吸檢測儀、X光機、發電機等重重的設備。

高原居民居住分散,常常十幾甚至幾十公里才有一戶人家。有一次,當地一位縣鄉的負責人問吳天一,「30華里(15公里)外只有一位老太太,還去不去?」吳天一馬上回答,「去!必須去!一個都不能落!」

「哪個地方最高,哪個地方最遠,我就到哪個地方去!必須挨家挨戶地查。」年過九旬的吳天一說出這句話時,眼神中仍流露出當年那種誓要走遍青藏高原的堅決。他說,「我們要看的就是最原汁原味的藏族同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給他們身體帶來的改變。」

基於龐大的調研數據,吳天一提出了慢性高原病量化診斷標準,取名「青海標準」。這也是中國醫學界的第一個國際標準。

5年14萬青藏鐵路築路大軍無一人死於高原病

被譽為「天路」的青藏鐵路,翻越了海拔4767米的昆崙山口和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將青海與西藏連在了一起,被視作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2001年,青藏鐵路二期工程開工,沿線85%的地方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這片「世界屋脊」上,多年凍土、高寒缺氧和生態脆弱,每一個難題都如同攔路虎,橫亘在建設者面前。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吳天一佩戴著七一勳章。受訪者供圖

彼時的吳天一接到通知:「帶頭制定出一系列勞動保護和高原病防治措施,建立全面科學的衛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將高原病的自我判斷方法寫入科普手冊,送到每個築路工人手中。」

面對這個艱巨的任務,接到通知的吳天一卻激動得不得了,「我這一生研究的知識,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一期工程建設時,築路工人們不得不忍受風雪嚴寒和缺氧等惡劣環境,格爾木烈士陵園中還安葬著在修建工程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你們去那裡(格爾木烈士陵園)看一看就知道,那兩條路是我們築路工人的血肉和生命鋪就的。」吳天一說到此事時,眼角泛著淚光。

從2001年到2006年,吳天一院士帶著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黨委書記王晉等人,不記得多少次往返鐵路沿線,給鐵路建設的工人們講解高原疾病知識。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吳天一向原鐵道部提出,「(為築路工人)拉氧補給的歷史必須結束。」

「當時有個方案,就是給築路工人配備氧氣瓶,但我說不行,一是不安全,二是浪費大,一半氧氣能吸進口鼻就不錯了。」為此,吳天一力主在工程全線配置了23個制氧站和25個高壓氧艙,基本保證了每個發病的病人都能第一時間得到最有效的急診治療。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2013年8月13日,吳天一院士(右)在青海省瑪多縣為當地群眾義診。 溫家林攝

除了制氧站和高壓氧艙,吳天一還提出了「三高三低」急救措施,給建設工人發放抗缺氧藥物……正是因為有了吳天一及專家組團隊的醫療方案,5年里,青藏鐵路14萬築路大軍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區連續高強度作業,沒有一人因高原病死亡,被譽為「高原醫學史上的奇蹟」。

如今,讓吳天一放心不下的,是我國第二條進藏的鐵路——川藏鐵路。吳天一及其團隊要將他們數十年來收集的1000多萬個高原醫學的數據和青藏鐵路建設衛生保障方案,通過人工智慧標準化、結構化再送往一線,讓更多建設工人免受高原病侵害。

6次車禍14處骨折,106天又回到阿尼瑪卿山

在吳天一的書櫃里,擺放著一張1964年他在青海果洛騎兵支隊下連當騎兵戰士榮立三等功的照片,這也是吳天一一直引以為傲的經歷,「我可是青藏高原上優秀的騎手!」

當年在牧區做高原病大調查時,他一直保持著游泳和洗冷水澡的習慣。大調查工作特別辛苦,一有休息時間,其他隊員幾乎都是倒頭就睡,吳天一卻總是逮著機會就一個猛子扎進水裡。有一年國慶,高原下起了大雪,吳天一興緻一起,脫了衣服就跳進了湖裡,旁邊的牧民看見,都驚嘆地說:「這是哪來的『猴子』不怕冷?」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2021年6月17日,吳天一院士(中)在青海西寧的實驗室內指導學生。 張宏祥攝

就是這樣一個生龍活虎的吳天一,幾十年來,為了高原醫學事業幾乎「粉身碎骨」。

「我40多歲雙眼就有白內障,前幾年植入人工晶體,現在右眼還是看不見了;之前在測試高壓氧艙時,由於操作不當,右耳鼓膜擊穿了,現在戴著助聽器;在高原工作期間,我遭遇了6次車禍,全身14處骨折,最危險的一次汽車從海拔近4000米的山路上直接翻進山谷里,四根肋骨骨折,折斷的肋骨差點插進心臟。現在我右大腿還裝著一塊20多厘米的鋼板。」

在那次險些喪命的車禍後,吳天一躺在醫院難以動彈,當時不少人都擔心他可能不能再從事高原醫學研究了。「106天,我不是在西寧站了起來,而是回到了(青海果洛)阿尼瑪卿山的馬背上。」吳天一自豪地說。

儘管拼搏了幾十年,留下了一身傷,吳天一卻說,「我是粉身碎骨渾不怕,自討苦吃甘自來!他們總說,這個老頭不一般!……」

2023年,青海省高原醫學研究中心組建。這也成為了如今吳天一最為牽掛的事情之一。「要加快建設高原醫學研究中心,要快,慢了還不行!」作為高原醫學的領頭人,吳天一比往年更忙了。吳天一說,「我這個人什麼都不缺,缺的就是時間。我的人生格言就是:珍惜每一秒,對得起每一天!」

「我對高原是有感情的,最喜歡的花也是格桑花,象徵著堅韌不拔、積極向上,註定要生在高原、長在高原,這輩子都要獻給高原,我也一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 天天要聞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拉薩7月1日電 題: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的一間整潔屋子裡,104歲的大多吉用微微顫抖卻堅定的聲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聞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這世上有個人,沒打過仗,沒建過國,沒寫過書,卻被全球45億人尊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聖人,更不是哲學家,他的故事,全靠帳篷、駱駝、兒子和信念撐起來。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邊緣,連墓碑都不顯眼,卻讓三大宗教——猶太教、基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 天天要聞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萬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這位皇帝的喜愛虛榮和不能接受批評世無其匹,只接近少數佞臣,聽到的是各種虛假的情況。二、當嘉靖帝發現大事已被敗壞,就把昔日的一個親信正法斬首,以推卸責任而平息輿論。這種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歲少女遭性侵後懷孕,19歲未婚夫得知後暴怒將她槍殺 - 天天要聞

土耳其18歲少女遭性侵後懷孕,19歲未婚夫得知後暴怒將她槍殺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日前發生震驚社會的事件:18歲少女奧雅布達克遭性侵後懷孕,未婚夫發現後竟開槍將她射殺。當時她懷有5個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醫後不治,腹中胎兒也沒能保住。此事成為土耳其國內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殺害事件。奧雅在訂婚前幾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體不適陪她去醫院,意外得知她懷孕後要求解除婚約,隨...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 天天要聞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回目:趙雲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時間: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點:涪城-葭萌關-成都-東吳-荊州-秣陵-許昌-壽春-濡須人物一、劉備。龐統,法正,魏延,劉封,趙雲,孫夫人,侍婢,張飛,諸葛亮。二、劉璋。劉璝,泠苞,張任,鄧賢,楊懷,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 天天要聞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徐階的時代過去了,高拱的時代到來,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個太監(陳洪)的幫助,重新回到內閣,卻因為得罪另一個太監,被再次趕回老家,若給中間加個期限,則只有區區三年。雖然時間有點短暫,但並不影響高拱擼起袖子加油干,於是歷時三年聞名於世的「隆慶新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著那枚代表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