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2024年05月24日11:36:04 歷史 1597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

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羅瑞卿在戰場上三次歷經生死,有一次他身負重傷,連續高燒昏迷,工作人員已為他定製加長的棺材,但他還是奇蹟般地挺了過來。

新中國成立後,羅瑞卿被毛主席親點為共和國第一位公安部長,負責保護毛主席等國家首腦的警衛安全,這個部門國家安危繫於一半,羅瑞卿深感肩上的擔子很重,此後多年中,他一直在這個崗位上任職,兢兢業業、殫精竭慮,耗費了無數心血。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曾受到毛主席的特別器重,曾在權力中心兼任13個職務,他是有名的拚命三郎,還創造過日處理文電3000件的記錄。

羅端卿將軍就是這樣特別的存在,也被稱為「毛主席的影子」,身負特殊的歷史使命。

上世紀70年代,羅瑞卿的腿部受傷嚴重,時常要靠輪椅代步,不過他對治好腿很有信心。

1974年底,戰友張愛萍聽說福建民間有治療骨傷的名醫,建議羅瑞卿去福建試試,他便和夫人郝治平一起來到了福建。

到了福建後,羅瑞卿和夫人在當地人員的安排下,住在一座環境清幽的院子里,院子里種著木棉樹和白玉蘭樹,裡面還有個小池塘。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為他治腿傷的是福建最有名的醫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吃藥和治療,情況有所好轉,羅瑞卿感激地對醫生說:「感謝你的精心照顧和負責,能不能站起來就靠你了!」

每天一大早,羅瑞卿便拄著兩個拐杖練習行走,在一段時間的堅持下,青草地上踏出一條小路。

夫人郝治平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一天早上,羅瑞卿忽然把拐杖遞給了夫人,他信心滿滿地說道:「這次我想自己試一試!」

郝治平下意識地伸手想去扶他,羅瑞卿笑著直了直身體,艱難地往前走了幾步,夫妻兩人都很開心,郝治平連忙拿出相機拍下了這個激動的瞬間。

腿上的傷痛日漸變好,羅瑞卿的心情更舒暢了,生活也十分悠閑,他平時聽聽廣播看看報紙,有空時還拍給老朋友們寫信,告知身體的狀況。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1977年8月,72歲的羅瑞卿被任命為中央軍委秘書長,成為小平同志的得力助手,羅瑞卿更加忙碌,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處理堆積如山的文件。

腿腳不便的羅瑞卿還時常下基層視察,有時去油田參觀,有時去查看人防工事,輪椅無法推行的地方,就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行走。

走路對他來說也是極大的痛苦,有的每走幾步都會疼得滿頭大汗。

小平同志心疼地說道:「老羅,你身體要緊,不要太拚命了!」

為了幫羅瑞卿徹底治癒腿傷,小平同志也在打聽國內外骨科的最新技術。

經過四處打聽後,小平同志得知國內有個骨科專家叫盧世璧,治好了葉劍英弟弟葉道英的腿傷,葉道英因車禍受傷後,接受了手術,後來完全恢復了,就成了骨科專家的活廣告。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小平同志便對羅瑞卿說道:「我們國內在這方面有專家,你趕緊抓緊時間去醫院治療!」

1978年春天,羅瑞卿住進了解放軍總醫院,經過幾名專家會診後,大家決定為他進行人工關節的置換。

但是動手術需要時間,羅瑞卿的工作又很忙碌,住了幾天後,他就鬧著想出院。

但這時,羅瑞卿忽然得知一個壞消息,夫人郝治平在體檢中查到肺部有陰影,經確認後是惡性腫瘤,也住進了解放軍總醫院。

羅瑞卿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難受地吃不下飯,他鼓勵妻子動手術,手術期間一直守候在手術室外。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看病期間,有同志出於關心請來了德國骨科專家來幫羅瑞卿看腿,德國專家認為,可以幫他安裝一個假肢,羅瑞卿對此很感興趣。

德國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很多士兵腿部受傷,所以安裝假肢的技術很成熟。

德國專家還表示,他們的技術比中國強,可以安裝人造股骨頭,假肢又輕又方便。

羅瑞卿充滿希望地對兒子猛猛說:「我要出國治腿,不能老是讓你媽照顧我了,治好腿後,我會照顧她……」

有一次羅瑞卿看到盧世璧來到病房時,他特意詢問了起來:「盧主任,你說我到底怎麼才能把腿治好,國內到底有沒有這種技術?」

盧世璧坦然而懇切地說道:「首長,目前最有效的是股骨頭關節的置換,你這樣的年齡,手術難度有些大,但我們有這方面的先例,雖然是少數,但效果還是很好的。」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聽了盧世璧的話,羅瑞卿的心中已經有了主意,畢竟德國那邊的成功案例更多。

上級領導十分重視,還特意討論了這件事,很多人支持,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反對,徐向前元帥等人覺得沒必要去德國,怕雙方溝通有問題,建議請德國醫生來中國做手術。

不過看到羅瑞卿去意已決,小平同志批准了他的要求,由出訪德國的衛生部副部長錢忠信和駐德國大使張彤等人幫忙協調,向德國寄去了羅瑞卿腿傷部位的X光照片,德國方面信心滿滿,確認有99%的把握。

為確保萬無一失,組織特意安排盧世璧和餘霞君等人一起去德國。

夫人郝治平出院後,羅瑞卿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她,郝治平十分驚訝地說:「這麼大的事,為什麼不和我商量下?」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安慰道:「這是組織上定下來的,況且還有我們這邊的專家一起去,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1978年7月15日,羅瑞卿夫婦和隨行人一起乘坐飛機,臨走時錢忠信找到負責陪同的醫務人員囑咐:「你們要多加註意,一定要確保首長的安全,同時還要多向人家學習!」

飛機在烏魯木齊轉機後,準備飛出國境,羅瑞卿開心地給張愛萍打了個電話:「現在我還坐著輪椅,等我回來的時候,就可以扔掉拐杖了!」

7月18日,飛機降落在德國的科隆機場,隨後,羅瑞卿住進了海德堡大學骨科醫院,決定於8月2日動手術。在此期間,國內專家幾乎寸步不離,確保首長的安全。

8月2日的上午,羅瑞卿被推進了手術室,夫人郝治平一直在旅館焦急等待,忐忑不安地等到中午,很快得到信息,手術非常成功。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郝治平激動地淚流滿面,她想馬上見到羅瑞卿,但是怕手術後感染,德國醫護把她攔住了。

郝治平睡前準備洗漱時,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她心中掠過強烈的不安,心驚肉跳地接了電話,隨即急匆匆地趕到醫院後不久,羅瑞卿便去世了。

當天晚上,羅瑞卿麻醉過後醒來時,一切都很正常,手術也非常順利,他開心地用英語向德國醫生打招呼:「晚上好,醫生謝謝你!」

醫生上前把他的左腿扳動了一下,對手術效果也非常滿意,正常情況下,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了。

但到了伯恩時間8月3日凌晨2點40分左右,北京時間上午9點多,羅瑞卿突然因心臟梗塞去世,讓人十分突然。

噩耗發生後,夫人郝志平和子女們都悲痛欲絕,如果當初聽從徐向前元帥的建議,不要出國治療,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國內的心臟病專家分析,羅瑞卿有心臟問題,病情發作到死亡僅有幾分鐘的搶救時間,如果能及時搶救,有希望挽回生命,但是雙方語言不通,中國專家雖然在場,但他們的力量也很薄弱。

當初蕭勁光大將突發心臟病時,就是幾個部門全力合作,折騰了一個多星期,才搶救了過來。

小平同志得知情況後,也十分後悔,不該批准讓羅瑞卿去德國治腿:「怎麼會這樣呢?真的太不幸了!」

羅瑞卿的去世,讓國內醫學專家盧世璧等人也受到了刺激,沒有堅持把羅瑞卿大將留在國內做手術,成了畢生的遺憾,他們也感慨萬千:「不管技術和物質條件如何,人的力量才是第一要素。」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如果在國內做動手術,就算技術沒有國外那麼成熟,但各部門必定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去德國之前,醫院已經組織了專家會診,還研究了羅瑞卿的輸血情況,並特意強調動手術時,要關注首長的心臟問題。

國內的醫療團隊,就是被德國方面99%的成功概率給唬住了,自從羅瑞卿將軍的悲劇發生後,很多中央領導也再也不願去國外看病了。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1978年8月10日,天空中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央派專機接回羅瑞卿將軍的靈柩,小平同志親自前往機場,許多革命老同志也前往迎接,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

羅瑞卿在戰爭年代出生入死,特殊時期遭受不白之冤,受盡了折磨,晚年時期,因一次錯誤的選擇殞命異鄉,他的坎坷經歷,至今讓人惋惜。

參考文獻:

黨史博覽》:羅瑞卿大將的最後歲月 2016-02-01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痛心!馬平同志因公殉職 - 天天要聞

痛心!馬平同志因公殉職

來源:南方+客戶端  央視新聞 廣州日報6月17日上午6時,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馬平在白嶺村疏散轉移群眾過程中,突遇山體滑坡,房屋坍塌,馬平掩埋其中,因公殉職。馬平(右一)生前工作照6月16日,平遠縣東石鎮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境內河流水位猛漲,多個村莊被淹。作為老區蘇區東石鎮白嶺村的掛村...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 天天要聞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可以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在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中,英雄們升到四級以後才能學習大招,大招作為英雄們的最後一個技能,往往都是最厲害的技能,所以我們在放大招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可千萬不能把大招放空了,本期來和大家盤點一下,王者里空大最丟人的3個英雄,呂布空大還能勉強原諒...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 天天要聞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新華社洛杉磯6月18日電(記者高山)人們在街頭扭打,在建築內對射,用血與火對付同胞……這不是發生在戰火頻仍的中東或是非洲,而是好萊塢新片《美國內戰》所描繪的美國「不遠的將來」。2021年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時任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國會外舉行示威遊行,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一人死...
有地理無天理 - 天天要聞

有地理無天理

宋代時,朱熹在浙江台州地方為推官,清廉明察。但是後來有一次,黃岩縣張、李兩姓爭一塊墳地,朱熹接到張、李爭地狀詞,各爭為己產,是張是李,一時難決。細閱張姓呈詞,說祖上置產的簿上有一行寫得明白,此地系某年某月所得,有界石一方,埋在地下。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 天天要聞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在美國校園文化中,瑪麗珍鞋常常被稱為娃娃鞋或返校鞋,曾於 1902 年的美國漫畫《布朗小子》中出現,漫畫中的女主角瑪莉珍(Mary Jane)和男主角布朗一起穿上圓楦頭、腳背有系帶的低筒皮鞋。20 世紀 30 年代,這款鞋履成為搭配校服的經典鞋款。從常青藤風格中走出後,20 世紀 90 年代,瑪麗珍鞋經由搖滾主唱樂隊 Courtney ...
蘇州人養魚 - 天天要聞

蘇州人養魚

司馬遷在《史記》中,以「飯稻羹魚」來概括江南古人的美好生活,這魚是絕對不能少的。白米飯雖說是百味之本,但少了「魚」,沒了鮮氣,生活也就稱不上美好了。江南,水資源豐富,除了雄居全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母親湖——太湖之外,河湖港汊密佈於轄區之內,為
趣聊三國:什麼才是真正能跨越階層的機會 - 天天要聞

趣聊三國:什麼才是真正能跨越階層的機會

公元188年,益州刺史郤儉,因為橫徵暴斂,在當地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朝廷這邊還沒等處理他,他就被黃巾軍給辦了。益州是大漢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東漢朝廷很快就派了新的管理者去益州,這個新管理者的名字叫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