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15%軍費,女大學生從業選擇,日本風俗業為何一直蓬勃壯大?

2025年07月02日23:42:06 歷史 1306

在東亞現代化進程的坐標系中,日本風俗業如同一個複雜的多稜鏡,折射出這個島國從保守到開放,從貧窮小邦到經濟大國的轉變。

當15世紀的葡萄牙商船駛入長崎港,日本港口的「游女」最早開始從事風俗業。誰都沒料到,這個行業後來會無比「輝煌」,影響日本國運。

19世紀末,明治維新打破日本人的傳統觀念,僅僅活動在港口的風俗業開始向外擴張,「游女」甚至遠走中國、東南亞。

貢獻15%軍費,女大學生從業選擇,日本風俗業為何一直蓬勃壯大? - 天天要聞

近代,日本打造軍隊的收入,就包括東南亞賣春所得。

這種服侍外國人的傳統,在二戰後進一步發展,美國駐軍時代的日本,形成專業為美軍陪侍的組織。

這一組織後來擴散到民間,就是日本今天各種紅燈區、泡泡浴的鼻祖。

今天提起日本風俗業,不僅是冠絕亞洲的存在,更是全球同行業的翹楚。現代日本甚至因為過於開放,幾次被聯合國點名,日本政府卻無動於衷。

乍一看,日本風俗業的發展脈絡清晰,但其中還是有不少謎團。

那麼,這個行業是怎麼出現的?為什麼好面子的日本政府,會運行風俗業越做越大?這個產業現在對日本影響多大?

貢獻15%軍費,女大學生從業選擇,日本風俗業為何一直蓬勃壯大? - 天天要聞

【一】

日本游女:因海而生,因海而強

15世紀末,日本列島陷入戰國割據,但列島四周的海域卻悄然成為東亞貿易的黃金通道。

中國明朝的生絲、朝鮮的棉布、東南亞的胡椒,在長崎、堺港等自由港匯聚,隨之而來的是各國水手們對娛樂服務的旺盛需求。

古書《長崎夜話草》記載,16世紀中葉的長崎港,每日停泊商船達數十艘,港口周邊逐漸形成"游女町",貧苦農家女以"渡唐船游女"的身份,為外國水手提供陪侍服務。

這些被稱為"唐行小姐"的女性,多數來自九州南部的貧困鄉村,在人口販子的中介下進入風月場所。

她們的服務涵蓋歌舞表演、語言翻譯乃至侍寢,外國水手和日本女子締結"露水婚姻"的現象也很多。

貢獻15%軍費,女大學生從業選擇,日本風俗業為何一直蓬勃壯大? - 天天要聞

德川幕府建立後,政府對「游女」採取了既歧視又利用的雙重政策。

1617年幕府頒布《游女屋禁制令》,將游女集中安置在城外的吉原區域,用土壘和溝渠與居民區隔離,形成類似西方的紅燈區制度。

這種空間隔離政策,背後是清晰的財政邏輯。

幕府設立游女役所專門徵收「風花稅」,據《寬政重修諸家譜》記載,18世紀中葉,吉原游女每年繳納的稅金,占江戶幕府財政收入的1.2%,成為幕府重要的財政來源。

這種將傳統禁忌轉化為財政資源的治理方式,奠定了日本風俗業"非法而合法"的格調。

貢獻15%軍費,女大學生從業選擇,日本風俗業為何一直蓬勃壯大? - 天天要聞

當19世紀黑船來航打開國門,風俗業的經濟功能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

明治維新初期,日本政府面臨富國強兵的巨額財政壓力,竟系統性地推動「女子海外興業」計劃。

1868至1908年間,超過100萬名日本女性被輸送至南洋、美洲等地從事賣春業,她們寄回的外匯成為日本購買軍艦、建設工廠的原始資本。

在甲午戰爭期間,這些被稱為「娘子軍」的女性貢獻的資金占日本軍費的15%,思想家福澤諭吉曾直言:「日本戰勝清國,靠的是西洋的槍炮與東洋的娘子。」

這種將女性身體轉化為國家資本的奇觀,在世界現代化史上堪稱絕無僅有。

貢獻15%軍費,女大學生從業選擇,日本風俗業為何一直蓬勃壯大? - 天天要聞

【二】

美國人走後,風俗業開始爆發

海外賣春所得,讓日本在20世紀初崛起為東亞一霸。但隨後的漫長戰爭,讓日本陷入泥潭,直到二戰戰敗,日本被美軍長期佔領。

1945年夏,麥克阿瑟的一紙命令,意外成為日本風俗業轉型的催化劑。

為防止美軍士兵騷擾日本平民,日本政府設立"特殊慰安設施協會",在東京、大阪等城市劃定專門區域,為美軍提供陪侍服務。

據《慰安設施檔案》記載,1946年初共有5.5萬名女性加入組織,她們每天接待美軍士兵達1.5萬人次。

雖然這一制度僅維持兩年即被廢止,但卻使風俗服務業「正規化」,成為戰後經濟重建的「特殊產業」。此後日本風俗業快速發展,直到1956年《賣春防止法》頒布,風俗業進入「地下化轉型」。

法律雖禁止直接賣春,但對"邊緣服務"網開一面,催生了泡泡浴、比基尼酒吧等新型業態。

貢獻15%軍費,女大學生從業選擇,日本風俗業為何一直蓬勃壯大? - 天天要聞

1968年,日本GDP躍居世界第二,經濟的狂歡將風俗業推向巔峰。

70年代,新宿歌舞伎町的俱樂部一晚消費可達數百萬日元,銀座的陪酒女月收入超過普通白領,甚至出現"風俗業經濟學"的說法。

1980年代,日本成人電影年產量突破5000部,色情演員成為大眾文化偶像,這種產業升級,使風俗業從線下服務拓展到文化產品生產,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體系。

經濟泡沫破裂後,風俗業居然展現出驚人的逆周期特性。1990年代日本失業率突破5%,但風俗業從業人數卻增長30%,形成"越蕭條越繁榮"的奇特現象。

在東京秋葉原的「女僕咖啡廳」,到各大城市出現的未成年「援助交際」,年輕女性通過出賣身體換取生活費成為公開的秘密。

據日本媒體調查,2000年約有120萬女性從事各類風俗相關工作,其中近半數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這種「學歷與身體的雙重出賣」,成為平成時代特有的社會景觀。

但在風俗業繁榮的表象下,隱藏著日本社會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結構。

貢獻15%軍費,女大學生從業選擇,日本風俗業為何一直蓬勃壯大? - 天天要聞

從江戶時代的「游女就是賤民」制度,到現代職場的「女子社員」歧視,日本女性始終面臨「要麼依附男性,要麼出賣身體」的二元選擇。

1990年代泡沫破裂後,企業大量裁撤女性正式員工,據日本勞動省數據,2005年女性非正式員工比例達63%。

這些從事派遣、臨時工的女性,時薪不足正式員工的60%,成為風俗業的主要後備力量。

在東京都江戶川區的風俗派遣事務所,甚至出現「白天做便利店店員,晚上當風俗女」的兩棲從業者。

出身單親家庭或貧困地區的女性,從小缺乏教育機會,成年後難以進入正規職場,往往重複母親或親戚的生存模式。

在九州熊本縣的天草地區,歷史上曾是「南洋姐」的主要輸出地,如今仍有17%的女性從事風俗相關工作,形成「祖母-母親-女兒」三代風俗的家族鏈條。

這種結構性貧困,使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0年發布報告,指出日本存在「制度性兒童性剝削」。但日本政府卻以「文化特殊性」為由,拒絕接受國際監督。

貢獻15%軍費,女大學生從業選擇,日本風俗業為何一直蓬勃壯大? - 天天要聞

【三】

日本的文化特色,聯合國管不著

風俗業在日本文化中的特殊地位,體現為一種矛盾的「雙重認知」。

一方面,從平安時代的《枕草子》到現代的《失樂園》,文學作品不斷將風月場所浪漫化為「物哀美學」的載體。

另一方面,明治維新以來的歷次道德改革,都試圖取締風俗業,卻始終未能成功。

這種矛盾在2020年代達到新的高度:當疫情導致200萬人失業,風俗業成為許多家庭的救命稻草。日本社會輿論的批判消失了,甚至出現"風俗業是兜底"的奇特論調。

貢獻15%軍費,女大學生從業選擇,日本風俗業為何一直蓬勃壯大? - 天天要聞

現代日本年輕人,對風俗業的態度更趨複雜。

2023年日本NHK調查顯示,62%的20代年輕人認為「風俗業是個人選擇」,僅有21%表示「堅決反對」。

這種觀念轉變與,網路文化的普及密切相關:在社交媒體上,「風俗體驗」成為炫耀資本,「援交日記」類博客擁有百萬級點擊量,甚至出現指導高中生從事援交的「攻略指南」。

這種亞文化的流行,使風俗業從邊緣走向主流,成為青春敘事的一部分。

在全球化背景下,風俗業更成為日本文化輸出的特殊載體。

貢獻15%軍費,女大學生從業選擇,日本風俗業為何一直蓬勃壯大? - 天天要聞

澀谷的牛郎俱樂部吸引著東南亞富豪,大阪的溫泉旅館則因「特殊服務」成為中國遊客的隱秘目的地,成人電影更通過互聯網滲透到全球每個角落。

這種「情色軟實力」的擴張,與日本政府推動的「酷日本」國家品牌戰略形成微妙呼應,儘管官方從不承認,但風俗業確實在塑造著日本的國際形象。

當2025年的旅遊旺季到來,東京新宿的歌舞伎町依然燈火輝煌,與15世紀的長崎游女町形成跨越時空的呼應。

這個歷經幕府、明治、昭和、平成、令和時代的特殊產業,始終頑強地生長在日本社會的肌理之中,既是經濟壓力的宣洩口,也是性別壓迫的紀念碑,更是文化矛盾的集合體。

或許正如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所言:「不理解風俗業,就無法真正理解日本現代化的複雜性。」

在這個意義上,日本風俗業的百年歷史,不僅是一部產業興衰史,更是一部濃縮的日本社會精神史,映照著這個民族在傳統與現代、道德與慾望、國家與個人之間的艱難跋涉。

參考資料:

1.《關於日本的風俗業》,李敏

2.《日本「南洋姐」海外輸出的原因》,朱憶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
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舉行 - 天天要聞

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舉行

中新網忻州7月2日電 (記者 胡健)記者2日從山西省文物局獲悉,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1日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徐向前元帥紀念館舉行。7月1日,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徐向前元帥紀念館舉行。山西省文物局 提供 這批捐贈物品包含徐向前及黃傑生前書籍文件、生活用品、歷史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