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2024年03月23日18:45:07 歷史 1466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我們都知道,孫權早年,知人善任,為何一到晚年就重用佞臣,搞得群臣都不想理他,徹底成了孤家寡人?其實只因一件事。

公元238年,孫權起用呂壹。呂壹一上來,就誣陷刁嘉嘲諷孫權。孫權大怒,將刁嘉抓了起來,交呂壹審問。

當時受牽連的人也很多,但都怕呂壹,所以都昧著良心說:「聽見刁嘉嘲諷過孫權!」

孫權一聽:「這還審什麼,拉出去砍了!」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大臣是儀道:「我不信,反正我沒聽到他嘲諷過誰?」

孫權道:「你不怕死嗎?」

是儀答道:「怕死就不這麼說了!」

於是孫權放了刁嘉。

沒多久,呂壹又開始找事了,這次找的是丞相顧雍,說顧雍有重大過失。孫權一聽,大怒,指著顧雍鼻樑罵。

黃門侍郎謝厷問呂壹:「陛下罵顧雍罵得這麼狠,搞不好會將他免職,如果他被免職,你覺得誰有可能當丞相?」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呂壹心想:「套我話呢,我偏不說!」

謝厷接著道:「你覺得潘浚有沒有可能?」

呂壹道:「有可能!」

「這我就為你感到擔心了!」謝厷道:「我聽說潘浚恨你恨得咬牙切齒,如果他上來的話,你豈不要吃不了兜著走?」

呂壹覺得有道理,於是打算保顧雍,對孫權說:「上次說錯了,顧雍並無過失!」孫權才作罷!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這潘浚也不是吃素的,有次回來後,請群臣吃飯,當然,也請了呂壹,準備在席間將呂壹殺了。怎奈呂壹手眼通天,提前知道了情況,稱病沒去,躲過一劫。

步騭實在看不下去了,對孫權說:「顧雍、陸遜、潘浚,這三人,忠心為國,怎能說誣陷就誣陷呢?我建議,凡有誣陷這三人的奏摺,通通打回!」孫權沒理他。

沒多久,呂壹又出來找事,說朱據收了三萬銀子,於是將朱據的部下打死了。後來一查,是別人冒領了,於是將呂壹下獄,交顧雍審問。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顧雍對呂壹說:「只要說出你的幕後主使,我會想辦法讓你活下來!」

呂壹一個字也不肯說。

顧雍秒懂,這一切都是孫權讓他這麼乾的。只能殺了呂壹。

那孫權為什麼與群臣為敵?得從孫權的家事說起。

話說孫權的兒子孫登,被立為太子。但因為太子母親身份低賤,於是孫權將孫登交給他的正妻徐氏撫養。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後來,孫權寵幸步夫人,想立步夫人為後。誰知群臣反對,理由是:「你既然立孫登為太子,就應該立他養母徐氏為後,如果立步夫人為後,這不是故意製造矛盾嗎?」

沒辦法,孫權只能擱置此事。

十多年後,步夫人死了,群臣才做出讓步,追贈步夫人為皇后。

孫權心想:「人活的時候,你們不同意,死了便假惺惺的追贈,這不哪壺不開提哪壺嗎?好,你們等著!」於是才有起用呂壹的想法。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其實,表面上看,這是皇后之爭,實際是太子孫登與孫權的權力之爭。

大家都知道,孫權活了71歲,越到後面,群臣越希望孫權早點下來,孫登早點即位。為什麼?因為這些大臣早年都立下過汗馬功勞,現在老了,自然想當回權臣,頤指氣使一回。可孫權卻總在那坐著,管著他們,讓他們天天不敢放肆。而孫登,即使即位,也是他們的後輩,自然對他們禮敬有加。所以這成了群臣與孫權的主要矛盾。

點贊關注再走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 天天要聞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在《清朝野記》中,我叫陳統領,世人皆稱我為清代花木蘭。然而,我女扮男裝從軍後,因作戰英勇一路榮升將軍,用刀逼下屬侍寢,懷孕後互換身份,最終卻被負心漢無情拋棄。故事始於同治初年,清廷大將多隆阿從湖南揮軍進軍陝西平叛。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