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易中天因說了乾隆一句「不是」,竟被其後人投訴了!

2024年03月20日23:45:03 歷史 1718

2020年,知名歷史學者易中天在一次公開的演說中,就因為說乾隆「60年沒幹過一件好事」。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時眾說紛紜,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一名自稱是乾隆的後人,說他歪曲歷史事實,投訴他,讓他公開道歉!


2020年,易中天因說了乾隆一句「不是」,竟被其後人投訴了! - 天天要聞


乾隆是一個備受爭議的皇帝,有人說他是敗家子 ,有人說他功大於過 ,還有人說他好大喜功,閉關鎖國,直接讓清代落後西方國家200年 ,到底如何?

由於乾隆晚年貪圖享樂,導致了當時整個官場fu 敗,培養了和珅這個曠世的大貪官,乾隆從盛世到衰落,他功不可沒,可以說是直接的推手。

在編製《四庫全書》時,燒毀了不符合當朝統治者利益許多古籍,以及篡改或修改了一些史實,造成文化的缺失,是我國傳統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


2020年,易中天因說了乾隆一句「不是」,竟被其後人投訴了! - 天天要聞


乾隆為了維護清朝的統治,使用殘酷手段,任意妄為,頻繁發wen字獄 ,破壞文化,摧殘文人。

清朝是發動wen字獄最嚴重朝代,乾隆在位63年,就發動了130多起文字獄,平均一年就有2起文人遭到殘害。

有人說,乾隆閉關自守,關閉了中國走向世界的大門,

乾隆六下江南, 一路上鋪張浪費,極盡奢華,勞民傷財,為了修橋鋪路,毀壞許多房屋田地。每次南巡,有關的官要用一年的時間去準備,他所到之處,鋪橋、修路,架橋、修行宮,各地官員投其所好,搜羅各地奇珍異寶,準備珍饈美味。六次南巡,花費高達2萬兩白銀。


2020年,易中天因說了乾隆一句「不是」,竟被其後人投訴了! - 天天要聞


從以上來看,乾隆確實沒「干好事」!易中天說他,也沒錯!

那「乾隆在位60年沒幹過一件好事」真的如此嗎?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劉文鵬老師說:看一個國家是否實現大統一,看它的中央集權是否順暢,是否拓展了疆域,有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同。

秦始皇統一了全國,中央集團,經濟文化實現了統一,在後世,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也實現了大統一。

但是他們只是統一了內地,根本沒有辦法把長城以外的疆土進行統一,更沒有達到乾隆時的高度。

乾隆時,不但實現了中央集權的統一,大大拓展了疆域,並且納入了中央有效穩定的統治。並且得到長城以外蒙藏西域的認可。


2020年,易中天因說了乾隆一句「不是」,竟被其後人投訴了! - 天天要聞


這是秦朝以來,沒有哪個朝代能夠達到的高度,並為我國後世的疆土奠定了格局。

如今我國有56個民族,各民族團結一致,而乾隆時期就實現了多民族的大統一。

並實現了大統一下的穩定局勢。

而在乾隆朝時,乾隆作為滿人皇帝,想穩固中央集權,必須得到各民族的臣服與認同。

靠軍事力量去打壓和控制,不是一件長久的事。

那如何才能穩定統一這些民族的局勢呢?這是對乾隆一個巨大的挑戰。

他在長城以外的地區駐軍,並派官員治理。

為了防止分裂,制定了有效的管理機制,照顧他們的生活習俗,以及維護他們的利益不受損,還對當地人民的生活扶持。

駐軍、治理的官員 ,扶持當地民眾,這都需要大筆的開銷。

所有這些大統一下,都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去維繫。

而乾隆都做到了,這也證明了乾隆的厲害之處

他在政治上,版圖上和經濟上都實現了大統一。

在文化上,乾隆也功不可沒。

文化就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要統一思想,這要實現中國文化的大統一。

乾隆下令編製的《四庫全書》,就擔負此任。

在乾隆37年,以紀曉嵐為首的360多名官員及學者,把全國收來的各地藏書進行整理。

經過了15年,完成了《四庫全書》編撰、抄錄。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百科全書。

搶救和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文化典籍,從這點來說乾隆功不可沒。

當然也毀壞了許多,當朝認為不符合他們統治思想的書,也相當於是一場文化浩劫。

征服准格爾,整個新疆地區成為了清朝的領土,實現疆土大統一。中國的版圖面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說到閉關鎖國,其實歷史學家早就證明,乾隆並沒有關閉世界貿易的大門,乃至整個清代,都一直沒有完全閉關,更沒有鎖國。

老話說:易攻難守,難攻更難守!創業不易,守業更難!

如此寬廣的疆域,沒有雄厚的經濟,沒有鐵腕的中央集權制度,以及強大的軍事力量,想長久治安,那相當的困難,這點來看,乾隆還是相當有氣魄的。

不管是功與過,是與非,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放到他所處的時代去看待,也許會更符合客觀,我們讀歷史,是為了借鑒與反思。

一個人可以是救人於危難的 ,受人稱頌的英雄,也可以是一名貪贓枉法的官員。

人具有多面性和複雜性,不能簡單說他是一個好人,也不能絕對說他是一個壞人,不是嗎?

是非功過,任世人評說,毛教員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早!

你覺得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