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防長提出永久劃界,背後打的啥算盤?中國回了一句話!

2025年07月05日18:22:08 歷史 1106

印度防長提出永久劃界,背後打的啥算盤?中國回了一句話! - 天天要聞

莫迪政府這是想通了?印防長是在青島會議上,主動拋出橄欖枝,要和中國永久解決邊界問題,這可是打破63年的僵局,從邊境增兵到主動求和,前後也才半年時間,你說印度這是唱的哪一出?咱就來扒一扒,這背後藏著什麼貓膩。

話說印防長辛格這次來青島,可不光是上合組織開個會那麼簡單,印媒那邊曝光了,他這次在會議上,突然跟咱防長董軍提出要解決中印邊界問題,還是永久性的,為表誠意,還整了個「四步走計劃」,哪「四步走」呢?脫離接觸、緩和局勢、永久劃界、消除信任赤字,保持兩國邊境永久和平,聽著是誠意滿滿,而且是有些急不可耐的。

有人就說了,和平解決邊境爭分,這不是好事嗎?聽著是在理,但咱得看清楚了,中印邊界這攤事,可複雜太多了 ,2000多公里的邊境線,歷史上就沒正式劃定過。印度獨立後,愣是把英國1914年偷偷畫的「麥克馬洪線」當成聖旨,死活非得按這個劃分。

這條線就像一根刺,扎在兩國關係中間,咱這邊一直希望和平談判,還擬定了1959年方案,可臨近談判,三哥那邊直接撕毀條約,還搞小動作不斷,導致兩國矛盾徹底爆發,1962年還真刀真槍打了一架,可兩國邊界爭紛還是沒解決,1967年、1987年、2020年,這摩擦就沒斷過,你說這怎麼現在就突然想通了?

印度防長提出永久劃界,背後打的啥算盤?中國回了一句話! - 天天要聞

對於印度方面的橄欖枝,咱這邊可是非常清醒的,直接來了句,兩國有特別代表會晤機制,願意同印方溝通,但邊境管控、劃界談判這事,得慢慢來,不急。為什麼?咱要是真答應了,可就上了印度的當了。

要知道,爭議領土問題上,三哥占的便宜可不少,西段咱實控區域僅3.3萬平方公里,拉達克這地兒,人種、宗教、文化和咱西藏就是一家出來的,英國殖民時把這地兒給劃拉走了。

東段這地方,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藏南地區,幾乎都被印度控制著,九萬多平方公里,人印度都敢改名「邦」了,這些年又是忙著修公路,又是建橋樑,把非法佔領區弄得跟堡壘似的。這時候跳出來說「永久解決」,你這不鬧著玩嗎?擺明了是要把搶來的東西焊死在自己手裡,所以你看咱們能答應嗎?

有人就問了,這印度幾十年了都沒主動談過「永久劃界」,為啥非得在這個節骨眼上提這事?這背後,是中印實力對比的變化,以及印度方面的焦慮。

印度防長提出永久劃界,背後打的啥算盤?中國回了一句話! - 天天要聞

首先,印度前陣子跟巴鐵空戰,被巴鐵的殲10C打出了6:0的成績,這一下子,印軍那「萬國牌」裝備被扒得底褲都露了。相比於中印邊境糾紛,印巴矛盾是優先順序的。而印度在咱這邊境囤著5萬兵馬,軍費耗得跟流水似的,所以,他是想通過談判徹底解決中印問題,如果能達成協議,就能騰出更多資源到印巴邊境,改變自己的戰略困境。而且,巴鐵那邊已經放話了,要進口咱們更先進的軍機,大概率是殲35了,這要是真成了,印度就徹底占不到優勢了。所以,印度想拿談判當籌碼,讓咱少幫點巴鐵,維持他在南亞的優勢。

其次,中印邊境的大棋盤上,中國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了,中印邊境這問題,很多人還停留在2020年加勒萬河谷那時候,卻不知,過去這4年間,咱們在邊境乾的事,直接把「攻防格局」給改寫了。

咱們修的路和橋,跟毛細血管似的扎到邊境一線,G219國道升級完,解放軍投送能力翻了好幾番。青藏鐵路那曲到亞東段2026年通車後,往藏南投兵時間從三天砍到24小時,這速度,印軍看了能不急得直跳腳嗎?而且,咱解放軍戰士住著帶地暖的營房,還有高壓氧艙,印軍那邊,還得為二手防寒服犯愁,這差距,可不是一點點。

印度防長提出永久劃界,背後打的啥算盤?中國回了一句話! - 天天要聞

印度也想修路,可技術、效率、錢哪樣能跟咱比?

就憑咱這基建狂魔的實力,時間越長,咱們的優勢越明顯,實力就越強,他們占的那些地方,想保住的成本越來越高,再過陣子,可能連想都不敢想了。這溫水煮青蛙的策略,讓莫迪老仙心發慌,所以辛格急著談「永久解決」,無非就是趁著還有點地利,趕緊把非法佔地合法化,斷了咱追索的念想。

更逗的是,莫迪以為現在咱解放軍正忙著台海風雲,正忙著和美軍對峙,可能顧不上西邊這事,想要鑽個空子。咱就說,老仙這是太天真了吧,現在的中國,應付多線挑戰的底氣足得很,想趁火打劫,這算盤怕是要打到太平洋里餵魚了。

而且,三哥這陣子急著談邊界,說到底是自家後院快著火了,想拿外交成果當滅火器用。莫迪第三個任期看著風光,實際上,執政黨並沒拿到絕對多數,只能和盟黨一起執政,說話腰杆子瞬間不足了。

印度防長提出永久劃界,背後打的啥算盤?中國回了一句話! - 天天要聞

再加上印度這幾年,經濟那叫一個疲軟,失業率飆升,老百姓早就有怨言,現在老美還加關稅,執政危機就更大了。這時候喊著要解決邊界問題,無非是想弄個「外交突破」的假象,轉移民眾的視線。

但更讓三哥坐不住的是,中國軍力崛起,國際上的話語權變天了。以前,大家都圍繞「麥克馬洪線」瞎扯,可現在六代機、空警3000、九天機器人一出,咱說話有人聽了,關於中印邊境,理性的聲音多了。就連高志凱學者的「以恆河為界」,也在國際上引來廣泛討論,這說明啥?只要你強大了,你可以隨意定義邊界。這下印度徹底急了,再不把「非法」地盤給「合法化」,以後更站不住腳。

可甭管印度怎麼跳腳,咱這邊是不急的,為啥?實力擺在這裡,GDP是他們的5倍、軍費支出是他們的3倍,工業產值更是高出10倍,你說咱有啥好怕的。再說了,他們的陣風連咱們快淘汰的殲-10CE都打不過,碰上殲20怕是連哭都沒地方。

所以說,時間是咱們的朋友,拖得越久,咱們優勢越明顯,他們想速戰速決鎖死現狀,咱偏要慢慢熬,反正實力天平偏向咱們,著急的是他,想談?等他占咱們的地還回來,再談規矩也不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 天天要聞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風吹得城牆垛口嗚嗚作響。誰也沒料到,張學良和楊虎城扣下蔣介石的那聲槍響,不僅撞開了抗日的大門,更把兩個人的命運拽進了截然不同的深淵。後來張學良被軟禁到頭髮花白,楊虎城卻帶著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樣是兵諫的發動者,蔣介石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著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著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1. 胯下之辱典故:韓信年輕時家貧,曾遭市井無賴當眾侮辱,被迫從其胯下爬過。韓信忍下了這奇恥大辱,後來發奮圖強,成就大業。2. 一飯千金典故:韓信落魄時,常在河邊釣魚充饑。一位在河邊漂洗絲綿的老婦人(漂母)見他可憐,連續幾十天分飯給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