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的書信居然被視為進貢國書

2023年11月10日22:14:17 歷史 1043

美國總統的書信居然被視為進貢國書,還有比這更荒唐的沒?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讓美國眼紅,從總統到富商,他們都深知美國的當務之急是和英國一樣進入開放的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口岸做生意。

於是,1843年,美國總統約翰·泰勒(John Tyler)任命顧盛(Caleb Cushing)為全權代表赴華。

美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確保美國能進入那些通商口岸做生意,並且最好能夠通過條約來規範保證美國的利益。

1844年春,顧盛一行到了中國廣州,他手中還帶了一封泰勒總統給道光皇帝的親筆信。

然而,顧盛的到來讓廣州官員一片驚慌。

早在顧盛來華前美國就發來通知函,廣州的官員就力勸美國不要遣使來華。現在美國不顧清朝勸阻且使者已經到達了,這讓廣州官員十分窩火。

更糟糕的是,廣州官員打聽到顧盛此次前來的目的是「進京朝見大皇帝」,這讓廣州官員更是狐疑不已。

幾年前英國人教訓就在眼前,涉及到洋人事務已然成為廣州官員最不敢沾手的事了。

但是顧盛告知廣州官員,自己是「亞墨理駕合眾國全權公使善定事宜大臣」,一定要進京將本國正統領(總統)的書信呈給大皇帝,而且很快就會張帆啟程前往北京。

沒辦法,廣州官員立刻將此消息以八百里加急上奏道光皇帝。

不過他們在奏報中將顧盛描繪成一個外邦前來朝見進貢的使者。

大清皇帝及官員還是用一貫中華朝貢貿易體系來看待顧盛,來懷柔外夷。

道光皇帝立刻任命兩江總督耆英為欽差大臣兼兩廣總督,讓其即刻馳赴廣州處理此事。

道光皇帝的第一個指示就是不能讓顧盛進京。

顧盛前來中國主要是要與中國訂立條約,然而到了中國他面臨的首要難題卻是不能進京,被中國官員苦留廣州周旋。

而中國官員的首要任務就是決不能讓顧盛進京朝覲,千方百計要把顧盛留在廣州,以至於他們對訂立條約毫不關心。

最終耆英到了廣州,顧盛拿出泰勒總統給道光皇帝的書信託他轉呈道光皇帝。

這時,顧盛終於不想著去北京了,這讓耆英大大鬆了一口氣。

接下的訂約已經變成次要的,美方拿出草擬好的條約文稿,耆英立刻指示人逐一翻譯,沒有提出任何意見,全盤接受。

最終雙方在澳門望廈村的普濟禪院簽字畫押,這就是中美《望廈條約》。

此次外交,美國人大獲全勝。

耆英根本不在乎什麼不平等條約,他看重的是美國正統領的書信。

耆英拿到顧盛遞交的書信後立刻著手翻譯,將之視為「國書」,當作勝利果實呈給道光皇帝。

這是送上門的政績啊。

這份「國書」被耆英組織人手「「悉心酌議」。

最終譯成漢文已經是大大改變原意。

它變成了一份仰慕中華文明與富庶的外邦朝貢國的上表。

翻譯完畢之後,耆英曾給當時協助顧盛談判的伯駕一份漢譯本,封題「伯駕老爺玉啟」。

該信現藏於美國博物館。#近代史述述# #中國近代小簡史# #近代史故事# #中國清代史# #清朝的前前後後# #讀懂歷史,知# #鴉片戰爭新發現#

美國總統的書信居然被視為進貢國書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 天天要聞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徐階的時代過去了,高拱的時代到來,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個太監(陳洪)的幫助,重新回到內閣,卻因為得罪另一個太監,被再次趕回老家,若給中間加個期限,則只有區區三年。雖然時間有點短暫,但並不影響高拱擼起袖子加油干,於是歷時三年聞名於世的「隆慶新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著那枚代表黨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著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著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著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