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只當了42天皇帝,這42天里他都幹了啥?3件事把他送上絕路

2022年11月02日20:22:19 歷史 1214

當年窮苦人家出身的朱元璋,耗費半生,終於將大元打成了北元,將蒙元勢力趕出中原,同時收復了喪失數百年的北方天然屏障,建立了最後一個由漢人創立的大一統王朝。但歷史規律不能改變,歷經200餘年的明王朝終究走向了滅亡,但沒想到替代大明的大順政權,在進入京城的42天里,就迅速由盛轉衰,最終走向了滅亡。

李自成只當了42天皇帝,這42天里他都幹了啥?3件事把他送上絕路 - 天天要聞


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大明王朝

李自成的大順軍,之所以順利攻進北京城,逼得崇禎帝煤山自縊,還是因為大明王朝所面臨的問題太多。

當年朱元璋害怕自己的子孫後代,再經受他童年的苦難,於是制定了豐厚的宗室贍養制度,沒想到老朱家太能生,到了萬曆年間,記錄在冊的宗室成員已經超過了15萬,況且那些親王、郡王們還佔據大量的田地不用交賦稅,這樣既然減少了財政收入,又增加了財政負擔。

李自成只當了42天皇帝,這42天里他都幹了啥?3件事把他送上絕路 - 天天要聞


為了對付崛起的後金政權,明王朝還要增加賦稅,支持龐大的軍事開支,沉重的負擔全都壓在農民身上。更重要的是,此時明末進入「小冰河期」,氣候轉冷,導致天災不斷,尤其是西北地區連年乾旱,加上政府的橫徵暴斂,沒有活路的農民只能走上起義之路,雖然「闖王」高迎祥失敗被殺,但李自成很快接下這桿大旗。

在推出「均田免賦。不納糧」口號後,李自成的起義軍迅速壯大,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一個多月後突破大同、居庸關等,3月18日太監曹化淳打開城門,起義軍順利攻進北京城,李自成也登上了皇帝寶座。

沒想到從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到敗退離開僅用了42天,這幾十天里他到底做了什麼錯事,得來的大好江山沒有坐穩,就迅速落敗。

李自成只當了42天皇帝,這42天里他都幹了啥?3件事把他送上絕路 - 天天要聞


第一件錯事:流寇習性未改,上行下效

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內,不僅沒有立刻安撫民眾,維持正常秩序,反而先享樂起來,在崇禎皇帝的後宮裡選美,另外還不忘跟隨自己的一幹將領,撥出一部分宮女分給他們。上行下效,大順軍各級將領和普通士兵,擅自闖進百官府邸、以及百姓家裡,搶掠他們的財物,霸佔他們的妻女,一時間京城成了人間煉獄,哭聲一片。

因為大順軍的暴行,越來越多的倖存百姓逃出京城,為了防止這些平民出逃,李自成命令部下實施殘忍的連坐制,如有一家出逃,其餘九家一起斬殺,鬧得京城民眾哀聲怨道,大順軍喪失民心。

第二件措施:欺壓明朝官吏

當初李自成帶兵進入北京城內,雖然少數有氣節的官吏殉國效忠,但大部分官吏還是視時務者為俊傑,願意為新政權效力,畢竟維持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行離不開他們。

但大順軍一直打著「均田免糧」的旗號,但幾十萬大軍的糧餉還是要有來源的,之前依靠劫掠地方藩王,如今進了北京城,自然不能向平民百姓徵收賦稅,那隻能向大明官吏索取的。於是開始了殘酷的逼餉,將那些大臣押進劉宗敏府中,拷打勒索錢財。

李自成只當了42天皇帝,這42天里他都幹了啥?3件事把他送上絕路 - 天天要聞


這些本想投降大順的大臣們,沒有得到高官厚祿,反而遭受奇恥大辱,甚至是家破人亡,自然將這些人推到大順軍的對立面,沒有這些明朝官吏的支持,大順軍根本不可能站穩腳。

三、輕視清軍,錯判關外形勢

歸根到底,大順軍是由未授系統訓練的農民,他們之所以一路順利攻進北京城,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反觀佔據東北的清軍,則是兵強馬壯。但李自成沒有正確判斷關外形勢,並沒有派兵防守清軍。

甚至對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也是根本不重視,本來吳三桂在接到家父書信後,已經決定歸順李自成。但行至玉田,得知家父被捕,家產沒收,最喜愛的陳圓圓也被掠走,吳三桂一怒之下返回山海關,主動投靠清軍。

李自成只當了42天皇帝,這42天里他都幹了啥?3件事把他送上絕路 - 天天要聞


而當吳三桂反叛後,李自成僅令劉宗敏率2萬人迎敵,並沒有防備清軍的偷襲,這樣的輕敵導致輕易被清軍擊敗,不久李自成退出北京城,之後就是他的一路敗退,最終死於九宮山麓,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總結:從李自成的出身來看,他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著相似的一面,但在成就大業後,沒有審清所面對的形勢,沒有妥善處理自己與明朝官吏的關係,甚至放縱軍隊侵擾百姓,讓大順軍很快處於所有階層的對立面。更重要的是,過於輕視清軍,讓他在吳三桂與清軍的聯合打壓下,落於敗勢,人生也從此改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 天天要聞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日本這個國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獨特,傳統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藏著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陋習。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奇葩的——「夜爬」。這玩意兒在日本社會裡流傳了好幾百年,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徹底廢除。背後原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