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表面講團結,實則真「謀獨」,老調重彈後很快遭到國台辦強硬回擊,朱鳳蓮表示,所謂「互不隸屬」「憲政體制」等言論,完全是「歪理邪說」,只會將台灣推到兵凶戰危險境。
不僅如此,台灣還將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挖空心思破壞兩岸關係,比如禁止大陸學生進入涉及安全、機密院系學習,再或者禁止島內與大陸高校交流合作,最近更是傳出風聲,台灣似乎在囤積稀土幫美國。
(台灣購買大陸稀土後,轉運至東南亞,貼標之後再暗中運往美國港口)
理由是,2024年台灣進口稀土總量超過2000噸,佔據大陸全年稀土出口總量的11%左右,這相當於實際工業消耗量的3倍多,所以,外界認為台灣稀土流向異常,很可能是將多出來的4000噸差額,偽裝成「廢料」轉移至東南後,最終貼標「東南亞國家產」,交付美國軍工企業。
再加上去年查獲的數十起稀土走私案,最終流向都指向北美港口。所以,大家猜測台灣是預備輔助美國打好與大陸的較量。對此,有論者呼籲大陸對台全面斷供稀土。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恰恰是大陸加強稀土管控,引進精準溯源系統的一大原因,在此背景下,大陸頒布《稀土管理條例》,明令禁止稀土轉口貿易,也就是說,台灣採購稀土而後轉運至美國的渠道,將再也走不通。
(台積電晶圓高度依賴大陸稀土,尤其是鋱元素)
針對這一說法,有幾點要談。
首先,台灣稀土流向異常,已經有確鑿證據,但是否真的在大肆囤積用於打壓大陸半導體發展,還有待證實。畢竟台灣是沒有稀土快速通道特權的。
也就是說,在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上,全球都一視同仁,想要獲得稀土?那就先向商務部提交申請,比如英國,當前已經有不少企業獲得許可證。
嚴格來說,申請購買者至少可以買六個月的量,即便有長期需求者,也無法大量囤積。所以,台灣不僅需要按照規定排隊,台積電這類半導體企業也只能正常儲備稀土,很難大肆囤積。
當然,台灣作為全球排名前五的稀土長期需求者之一,主要源於半導體行業發展。
尤其是鋱元素,在3納米製程中,每片晶圓都要用到0.8克氧化鋱。可想而知,一旦大陸斷供,台灣必然會陷入半導體原材料短缺困境。
(與其斷供台灣稀土,不如直接從美國下手,目前,在稀土短缺困境下,f-35生產線已受到影響)
問題在於,即便台灣囤積稀土,以謀求壓制大陸半導體產業,但兩岸在產業鏈上有著互補關係,所以大陸全面斷供是不可能的。
況且,台灣在配合美國制裁大陸科技企業背後,存在著經濟依存和政治投機矛盾,出於高度依賴大陸稀土維繫產業命脈的考量,台灣也不太可能冒著風險去得罪大陸。
重點是,美國一直對台灣虎視眈眈,就等著機會介入中國內政,若是大陸斷供台灣稀土,導致全球半導體斷鏈,美國很可能會抓住不放,聯合其他國家一起施壓。
說到底,且不論全面斷供不現實,比起將稀土戰「打」到台灣去,我們有著更好的方法,那就是直接從源頭入手。
我們要明確一點,兩岸遲遲無法統一,癥結不在台灣,而是美國。原因很簡單,台灣實力與大陸相差甚遠,其大部分武器都是從美國買來的。
既然要矛與盾同步進行,那不如以稀土為矛,直刺罪魁禍首美國,讓其沒有多餘精力去幫助台灣,從源頭上杜絕對台軍售。到時候,拿不到武器的台灣,再加上沒有稀土豁免,自然不足為據。
總之,台灣本想幫助美國,卻一刀砍在自己命門上,甚至是壞了特朗普大事,讓美軍工企業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