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壯實驗室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提到婉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后,有人說她是一代才女,有人覺得她淫穢不堪,為什麼會有如此極端的評價?她又做了哪些事情,讓愛的人惋惜,恨的人唾棄?接下來就通過這篇文章,來撥開這團籠罩在末代皇后身上的謎雲。
婉容出生在中國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帽兒衚衕榮府,她的父親榮源時任內務府大臣,她是其父唯一的女兒,她的曾祖父長順,是清代三朝重臣,其曾出任吉林將軍之職,肩負鎮守東北邊疆的重任。
婉容是滿洲正白旗出身,其名字是由其祖父取自曹植《洛神賦》里的名句「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寄託了一種民間普遍存有的凡俗願望,既希望她出落得亭亭凈植,出淤泥而不染,而又高蹈於流俗。
她的父親交友廣泛,思想也比較開放,並且主張男女平等,認為女孩子也該像男孩子一樣接受教育,於是婉容便和家裡的兄弟一起讀書寫字,同時還學習彈琴繪畫,她的父親還特意為其聘請英語教師來給婉容上英語課,所以,婉容從小便精通英語,氣質不凡。
在家中如此受寵的女兒,為什麼最後會落得埋屍荒野的地步?這一切的悲劇還要從婉容嫁給溥儀做皇后說起。
在溥儀年滿15歲時,宮中要為其冊立皇后,兩位太妃都想把自己的親信立為皇后,兩個人誰也不讓誰,最後決定讓溥儀在選中的四位秀女畫像上畫圈,溥儀本就心不在此,於是隨手圈了一人,便選中了敬懿太妃的親信文綉,也就是後來的淑妃。
然而,這個選擇讓端康太妃大為不悅。於是溥儀就又按照端康太妃的意思,在另一張畫像上圈了個圈,這個人就是婉容。
但清制規定皇后只能有一個人,於是在商量後,還是決定先考慮端康太妃的意見,立婉容為皇后。
婉容剛冊立為皇后時,由於其開朗的性格和開明的思想深深吸引著溥儀,二人也曾過過一段甜蜜開心的時光。
在紫禁城中,兩人經常用英語對話,還一起在皇宮內騎自行車,婉容還教會了溥儀吃西餐。
可好景不長,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取消溥儀的皇帝尊號,將婉容、溥儀和文綉趕出皇宮,三人只得暫居在醇親王府,後來在日本的庇護下逃往天津租界,此次驅逐也成了溥儀日後投靠日本的關鍵轉折點。
到了天津後,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文綉竟然要和溥儀離婚!
因為溥儀在天津獨寵婉容,根本不搭理自己,於是便跑到法院起訴溥儀並要求離婚,而離婚的理由也讓人意想不到,竟然是因為溥儀生理有病,沒有生育能力。
雙方最後正式簽訂離婚協議,文綉最初索要50萬元贍養費,最終妥協為5.5萬元,為了挽回顏面,溥儀登報廢文綉為庶人。
這讓溥儀成了歷史上唯一一個被離婚的皇帝,他不能生兒育女的傳聞也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
因為這件事,溥儀開始遷怒婉容,他認為文繡的離開都是受到了婉容的針對,因此慢慢開始冷落婉容,兩人也不似從前那般恩愛。
起初的婉容也曾通過看書作畫來排解心中的苦悶,可後來慢慢演變成吸食大煙,人生也一步步走向悲劇。
1931年,溥儀被日本人擁立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婉容也被日本間諜川島芳子騙到長春。
說到這個川島芳子,有消息稱她和婉容也曾有過一段傳聞。
傳聞說,川島芳子和婉容有過一段「戀情」,在電影《末代皇帝》中,川島芳子和皇后婉容有過一段曖昧的鏡頭,婉容在屋內吸食鴉片,川島芳子在旁邊吮吸她小巧的「金蓮」,還在腳趾上戴上一個戒指。
至於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過這樣一段故事,我們也就不得而知了。
婉容來到滿洲後,她的一舉一動都被日本人監視,甚至不能出門,婉容是受到過西方自由文明的教育的,怎麼能忍受被囚禁監視,於是開始想辦法逃走,這其中還發生過一件有趣的事。
那就是婉容曾派出過一個人去給在滿洲身為中國代表的顧維鈞送信,請他幫助自己逃出滿洲,但當時的顧維鈞沒有任何辦法能營救婉容,不過明確了日本人的意圖,也知道日本人到底想幹什麼。
婉容的多次逃跑計劃均已失敗告終,只能在滿洲度日。
因為婉容不願被囚禁,曾多次想過逃跑,引起了日本人的不滿,於是日本人便開始尋找年輕貌美的女子送給溥儀當妃子。
溥儀到長春後,一位滿族貴族少女譚玉玲被選入宮,深受溥儀喜愛,不久便被封為「祥貴人」。
由於溥儀本就厭惡皇后,再加上有了心愛的妃子,更加不在乎皇后的感受,甚至還降低皇后的待遇,這讓婉容氣憤不已,明明自己才是皇后,可過的連個妃子都不如,於是又開始頻繁地抽大煙來緩解自己的苦悶。
4年後,22歲的譚玉玲病逝,婉容本以為沒有了文綉,沒有了譚玉玲的阻礙,自己和溥儀的關係可以有所緩和,可誰曾想,不久後溥儀又在長春選中了一個平民出身的漢族姑娘李玉琴,當上了溥儀的「皇娘」。
溥儀對李玉琴特別好,封她為「福貴人」,並發誓只要她一個人,此時的婉容名義上還是皇后,但身邊只有兩個太監和幾個女傭伺候,實際上是進了冷宮。
溥儀甚至幾個月都不曾與皇后說過一句話,更別說與婉容有親密之舉,這也導致了婉容寂寞,空虛,最終選擇背叛溥儀。
溥儀與婉容感情的決裂是在得知婉容私通他身邊的侍衛開始的,因為溥儀常年不理婉婉容,婉容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於是便私通溥儀身邊的侍衛李體玉和祁繼忠,一次之後還愈發不可收拾,最後甚至還懷上了一個孩子。
溥儀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婉容馬上就要生產了,這件事徹底激怒了溥儀,遂請了一位大夫專門給婉容打胎,打下後就死了,死後就被婉容的哥哥扔進爐膛里燒了。
這也是婉容一生的遺憾,到死都沒有見過她自己女兒一面,婉容常常思念女兒,變得有些精神失常。
日本投降後,溥儀再度退位,欲逃往日本。於瀋陽機場出逃之際,被蘇軍擒獲並押往蘇聯;而婉容則被八路軍拘捕,送往通化。
這時的婉容已經吸毒成癮,瘋瘋癲癲,整個人精神恍惚,時而絮絮叨叨,時而大哭不止,多虧了有好心的人照顧她,才使她勉強活下來。
通化解放後,婉容無人收容,只得由部隊暫管,在監獄之中,婉容沒了鴉片,煙癮發作時唯有大喊大叫,且常常蓬頭垢面,衣不蔽體,最後再監獄裡暴斃而亡,死後由舊炕席捲著扔在了北山上,連一副棺槨都沒有,至今屍骨無存。
上面這些事,是婉容不好的一面,但婉容身為皇后,也做過一些令人讚賞的事情。
1923年12月,婉容向北京「臨時窩窩頭會」捐贈600大洋,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讚譽。
1931年盛夏時節,長江兩岸數省發生水災,當時婉容捐了一串珍珠賑濟災民,還被陳曾壽先生誇讚仁心義舉。
1932年3月,婉容雖未當上偽滿洲國的皇后,但也成了「執政」夫人,心情十分高興,便決定改制旗袍,用新式服裝來展現自己。
她認為,傳統旗袍用料厚重整體肥大,穿上過於臃腫,不能展現女人婀娜的身姿與腰線,於是,李春芳大膽剪裁,按照婉容的身材曲線進行裁剪,充分展現了婉容的形體魅力,自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婉容的旗袍越來越多,更是推動了旗袍的改革創新,旗袍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高端女性的首選服飾,婉容的貢獻功不可沒。
並且,婉容也沒有如外界傳聞般處處針對文綉,婉容的親弟弟潤麒九十多歲時曾說,他的親姐婉容是一個受中國傳統教育,沒有心計,心地善良的女子。
他說婉容與文繡的相處都是客客氣氣的,後是後,妃是妃,不可能有欺凌、刁難或使壞心眼。
由此可見,文繡的離開多半是因為溥儀,只是溥儀將罪責怪在了婉容頭上。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們已不得而知,但最終這個小女孩也為自己的行為買了單,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最後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原來,年輕時所有命運的饋贈,在日後都將以眼淚或鮮血償付。
各位對末代皇后有哪些自己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