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雍正能在九子奪嫡中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2021年10月10日17:14:05 歷史 1305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康熙共有三十五子、二十女;九子奪嫡,都是哪九子

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

二阿哥胤礽

三阿哥胤祉

四阿哥胤禛

八阿哥胤禩

九阿哥胤禟

十阿哥胤鋨

十三阿哥胤祥

十四阿哥胤禵

為什麼雍正能在九子奪嫡中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 天天要聞

雍正畫像

就在康熙皇帝的八皇子胤禩從皇位繼承人中出局後,皇四子胤禛給自己的門客戴鐸謀到了福建知府的職位,就在戴鐸去福建上任的路上,給胤禛報告,他遇到了一位奇怪的道士,還告訴胤禛,說這個道士給胤禛卜了一卦,說胤禛是萬字命,也就是未來可以登上皇位的人,胤禛知道後非常興奮。

為什麼雍正能在九子奪嫡中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 天天要聞

胤禛

康熙皇帝在胤禩利用 這種利用道士散布言論的行為嚴令禁止,但胤禛根本不在乎康熙的禁令,說明胤禛在八阿哥爭奪皇位失敗後,逐漸對自己爭奪皇位增加了信心,與此同時也有了進一步擴張自己勢力的企圖,當時八爺黨胤禩的集團內部認為胤禩已經離爭奪皇位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此時九阿哥胤禟也就順理成章暫時成為了八爺黨的奪嫡的核心,與胤禛利用道士來散布言論不同,,胤禟利用葡萄牙傳教士穆景元來散布言論,他說:外面都說我和八爺、十四爺三個人中有一個人會被立為太子,同時胤禟利用自己生財有道的本事,大四的收買各地官員,穆景元甚至跑到四川,告訴當時的四川巡撫年羹堯說九阿哥有福氣,皇上很看重他,他未來一定是皇太子,於是當時民間開始大肆盛傳八阿哥、九阿哥、十四阿哥三個人中一定有一個會被立為太子

為什麼雍正能在九子奪嫡中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 天天要聞

九阿哥


在這種情況下,胤禛的門客戴鐸急忙報告胤禛,告訴他不如你把我調到台灣去,,我去台灣給主子訓練士兵,將來主子你可以直接退守到台灣;但是胤禛知道,自己頂多是輸了一局而已,還沒有到攤手認輸的地步,而且奪嫡這條路本來就是開始了就沒有了回頭路,也無法停止下來

為什麼雍正能在九子奪嫡中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 天天要聞

劇中鄔思道

此時的三阿哥也沒有閑著,在看到大阿哥、二阿哥相繼被廢之後,三阿哥也開始對太子職位動了心思,一天,在自己的王府里夜觀天象,也給自己爭奪太子之位製造輿論

與此同時,他的旗下屬人孟光祖打著三阿哥的旗號,到各省去活動散布輿論,期間孟光祖向四川巡撫年羹堯等索要錢財馬匹等,孟光祖案爆發後,康熙下令處決了孟光祖,但是仍然將年羹堯革職留任,但是對於孟光祖到底是不是三阿哥一派的查都沒查,但是不查不代表康熙對三阿哥沒有懷疑,只不過康熙真的是不想再折騰了,其實三阿哥胤祉對康熙表現得非常孝順,康熙也就不想把胤祉牽扯進來。

為什麼雍正能在九子奪嫡中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 天天要聞

三阿哥

胤禛對於年羹堯三番五次的倒向自己競爭對手的行為大為惱怒,於是他就讓年羹堯把自己凡是十歲以上的兒子、侄子都一股腦的送到京城當做人質,開始對年羹堯嚴加控制

讓胤禛頭疼的還是戴鐸,戴鐸一直對於在福建擔任知府感到不甘,在他給胤禛提議在台灣練兵被駁回後,聽說休病假的李光地,被康熙找回京城,傳聞是康熙要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徵求李光地的意見,戴鐸就在沒有請示胤禛的情況下,擅自去拜訪李光地,而且告訴他八阿哥軟弱無能不如四阿哥精明能幹,胤禛對此事大為惱火,因為胤禛一直偽裝的爭奪皇位的心思一旦被拆穿會非常的致命,


為什麼雍正能在九子奪嫡中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 天天要聞

年羹堯

此時京城的奪嫡局勢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當時的四阿哥還在兩個有力的競爭者夾擊中,論文比不過三阿哥,論武十四阿哥有了西北大將軍的頭銜

從這個局面看,四阿哥離皇位著實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三人一比較之下,三阿哥明顯出局了,原因很簡單,從能力和實力看,三阿哥確實是有競爭力,但是從治理國家的能力上來說,三阿哥真的是沒有什麼才略,而翻過了,三阿哥欠缺的地方正是胤禛所擅長的,而且對於下屬的治理也是恩威並施,處理的非常得當

那麼胤禛面對十四弟這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又有什麼強有力的優勢呢???

請點下篇文章一探究竟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 天天要聞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風吹得城牆垛口嗚嗚作響。誰也沒料到,張學良和楊虎城扣下蔣介石的那聲槍響,不僅撞開了抗日的大門,更把兩個人的命運拽進了截然不同的深淵。後來張學良被軟禁到頭髮花白,楊虎城卻帶著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樣是兵諫的發動者,蔣介石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著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著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1. 胯下之辱典故:韓信年輕時家貧,曾遭市井無賴當眾侮辱,被迫從其胯下爬過。韓信忍下了這奇恥大辱,後來發奮圖強,成就大業。2. 一飯千金典故:韓信落魄時,常在河邊釣魚充饑。一位在河邊漂洗絲綿的老婦人(漂母)見他可憐,連續幾十天分飯給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