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書》云:「春分後十五日,斗為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又被叫做踏青節,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時節,天氣回暖,不僅要禮敬先祖,同時清明,也是一個重要的養生節氣!
中醫認為,人應四時,清明時節,正值春暮。肝氣生髮順暢則天氣清明,則萬物能顯。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尤其以清明之時最為旺盛,
有道是:過猶不及,若是肝氣過旺,生髮太過,損傷脾土,將會影響脾胃健康,造成肝氣乘脾或是脾胃虛弱等癥狀。另外清明時節雨紛紛,悲傷的情緒容易引起肝鬱氣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不暢,引發各種疾病。
清明前後,陽氣生髮,人的食慾大增,但還是要注意飲食有度,養護脾胃健康。
清明養生,重在「2茶2食」,護肝脾、祛濕氣,健康一整年!
2茶
紅豆薏仁茶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過後雨水增多,空氣濕度增大,要注意防「濕邪」入侵。
平時可以取薏苡仁、赤小豆、芡實、紅豆、梔子、橘皮、甘草等利水滲濕,健脾養胃的食材熬成茶湯,對於趕跑濕氣,強健脾胃,有很好的作用。
其中,薏苡仁健脾祛濕、赤小豆利水止瀉、梔子清熱消腫、芡實止瀉健脾、紅豆利水消腫、橘皮燥濕化痰、甘草清熱止咳,這幾種食材搭配一起,每天2杯,有很好的健脾祛濕功效。
菊花決明子茶
中醫認為,肝氣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肝氣過旺或肝氣鬱結都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清明養肝,可以適當喝一些菊花決明子茶。
其中,菊花有養肝平肝、清肝明目的功效。同時還有助於排毒健身、疏風散熱。
而決明子能夠潤腸通便,它含有的大黃素、大黃酚對於人體還有保肝利膽、降壓消炎的作用。
同時搭配枸杞子、牛蒡根等幾味小食材,特別適合春季養肝飲用。
2食
香椿
香椿是春季不可辜負的一種美味,香椿有開胃健脾,增加食慾的功效。
同時還能夠清熱解毒、潤膚明目,香椿中含有天然的谷氨酸成分,可以說是來自大自然的味精。
此外香椿中的鈣元素、磷元素、鉀元素都是非常豐富的。
但香椿雖然美味,但是其中含有的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也是非常高的,在食用之前,最好能用熱水焯燙一分鐘,祛除以下有害物質。
馬齒莧
清明前後,馬齒莧也是餐桌上常見的美食之一。尤其是小時候經常用馬齒莧烙餅,非常的鮮美。
馬齒莧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蘋果酸、以及礦物質。中醫認為馬齒莧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有很好的的抗菌消炎作用,同時對於高血壓很友好,還能預防拉肚子。
但是在這裡提醒大家,馬齒莧雖然好吃,但是孕婦以及腹部受寒的拉肚子,一定不能隨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