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太難受了,滿肚子的「水」讓我吃不下,坐不穩,躺不下,睡不著……這是一位腫瘤患者的描述。他是胃腸道腫瘤,術後複發,出現了嚴重的腹水。
惡性腹水是由各種惡性腫瘤引起,具有頑固、量大、反覆出現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食欲不振、活動不便、坐卧不寧、腹部不適、呼吸不暢等。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延誤患者進一步積極治療的時機,使病情無法控制,影響患者生存期。
很多種腫瘤可發生腹水,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胃癌、胰腺癌、結腸癌等。腹水的出現往往標誌著腫瘤的進展,預後不良,如上面這位術後胃腸腫瘤患者。
腹水,最早見於《靈樞·水脹》「鼓脹何如……腹脹身皆大,大與腹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中說「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素問·腹中論》記載其癥狀是「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
腹水本質是標實本虛、虛實相雜的病症,腫瘤患者正氣虛衰,邪氣內盛,臟腑虧虛,導致濕濁、痰飲、瘀血內停,而發病。在治療時,需滲濕利水,同時還要注重扶正。正所謂治水還需疏其源,治病溯其本。腫瘤引起的腹水往往涉及臟腑虧虛,故在滲濕利水的同時,還需辨證補益臟腑,攻邪不過傷正,軟堅散結以控制腫瘤,扶正兼顧祛,減少腹水量,控制腫瘤,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命周期。
前面提到的胃腸腫瘤並發腹水患者按照上述原則,服藥一周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腹水明顯減少,食慾、睡眠改善。
中醫藥在辨證調治腫瘤引發的腹水上有豐富的經驗積累,在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同時,能控制腹水進一步增長,對於減輕患者痛苦、延長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義。#腹水##中醫# #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