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會澤古城的老街蒸騰起白霧,鑄鐵大鍋里的金黃漿汁翻湧著豆香。銅勺與陶碗相碰的脆響中,一碗傳承多年的稀豆粉從煙火中走來,等待為食客開啟新的一天。

磨豆成漿 圖源:「學習強國」曲靖學習平台
將生豌豆去殼,經冷水浸泡後用石磨碾成漿,過濾後沉澱一夜。第二天一早,將上層帶有豆腥味的水倒掉,在剩下的細膩漿塊中加入清水後,開火慢熬,順時針攪動,直到待漿汁掛勺成綢,這一鍋流動的「金箔」終於可以裝點陶碗。

稀豆粉 圖源:「學習強國」曲靖學習平台
會澤人笑著遞來一碗金黃,桌案上早已擺開「戰場」:鮮炸的油條切段如「金甲」,蕎絲似飛箭,碧綠的蔥碎與艷紅的辣椒面組成鮮艷的「戰旗」,更有姜蒜末、花椒油壓陣。
苦蕎面烙薄餅切成的蕎絲金黃薄脆,稀豆粉澆於其上,軟硬適中有嚼勁;焦香四溢的油條浸入滾燙豆粉,酥皮吸飽濃漿,一口咬下爆漿流金,滿口生香。若是肚腹中還有餘地,不妨再加入幾塊粳米做的餌塊,軟糯的餌塊混入香稠的稀豆粉,醬油、腐乳和花生芝麻的香氣在舌尖綻開,層次豐富,回味無窮。

蕎絲薄脆 圖源:「會澤文旅」微信公眾號
倘若你在會澤的晨光中醒來,漫步街市,稀豆粉的香味會帶著你找到熱氣蒸騰的稀豆粉店。銅鍋中稀豆粉咕嘟作響,鐵鍋里油浪翻滾,店主正忙中有序地邊和面邊炸著油條,一條條白生生的「麵條」入鍋,一朵朵亮晶晶的油花綻開,一根根黃燦燦的油條飄香。

油條飄香 圖源:「會澤文旅」微信公眾號
離得很遠就能看到店裡店外坐滿了來吃稀豆粉的客人,
當晨光落到老街上,捧著燙手的陶碗,用稀豆粉的熱氣開啟新的一天,簡單的豆子,在慢火與時間裡熬煮出濃郁的家鄉煙火味。
資料:「學習強國」曲靖學習平台、「會澤文旅」微信公眾號
編輯:朱怡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