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科技

文 | 酒業內參 張奧
近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在瀘州開幕。每年酒博會最受關注莫過於各家帶來的產品和展館的火熱程度。
今年,酒業內參在逛完整個展覽後,發現了兩個現象:
第一,白酒降度已是不爭的事實,這既是行業調整期酒企們「降度平價」的訴求,同時也是消費者飲酒的趨勢變化。很多酒企都推出了中低度白酒,進一步貼合客群的飲酒需求。同時,低度白酒正逐步滲入包括商務宴請、日常小聚等高頻次場景,對高度酒形成了一定的替代趨勢。
第二,黃酒的關注度仍然低迷,儘管包括會稽山、古越龍山等在內的頭部企業推陳出新,不斷提及年輕化,但年輕消費者對黃酒的認知仍不足,氣泡黃酒或許是未來的趨勢。
白酒降度成為共識
產業每一輪調整周期,都是白酒降度發展的黃金時刻,2025年同樣不例外。
展會現場,瀘州老窖展館內人頭攢動。低度國窖1573前有大量觀眾觀看,並時不時點評道「這個好喝」「還是得低度」。

(圖為瀘州老窖展區實拍)
同樣的情況,在洋河和汾酒的展區也有所體現,像海之藍、夢M6+、青花汾20、玻汾及老白汾等大單品的低度版本,均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有來自廣東的觀眾向酒業內參表示,現在喝酒最重要的是醒得快、不上頭,「高度酒喝了之後第二天什麼幹不了,頭還昏昏沉沉的。」
另有瀘州本地觀眾說道,「現在大家都很注重飲酒後的感覺,碰到喝之後很舒服的都願意互相推薦。」
據酒業內參與現場觀眾交流發現,目前飲酒的消費群體迭代正在發生,無論是中年客群,還是新生代消費者,低醉度、醒得快都是不謀而同的共識。

(圖為郎酒展區實拍)
到場的經銷商也證實了這一點。
來自湖北、上海、江蘇等多地經銷商均表示,低度白酒正逐步滲入包括商務宴請、日常小聚等高頻次場景。區別於高度白酒,低度白酒口感柔和、度數適中,不僅能滿足消費者對飲品健康性的追求,還能匹配各年齡段消費者的飲酒習慣,整體普適性更強。
經銷商們也坦言,白酒價格波動在調整期內不可避免,低度酒對原有核心產品的價格進行了維穩,防止繼續破價,同時也讓消費者看到了核心產品的價值。
黃酒,需要年輕化?
黃酒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但礙於文化、地理和口味等因素影響,當前黃酒產品並未完全大眾化,傳統黃酒的主要受眾群體仍然是35歲以上的中年人。
由於黃酒品類本身的桎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黃酒破圈的可能,更限制了企業發展的天花板。對此,頭部黃酒企業給出答案是年輕化。
古越龍山總經理馬川在酒博會的「總裁圓桌會」上作出肯定,「要將歷史沉澱的內容轉化為現代生活的表達,將品牌和產品能夠更好地融入消費者的生活。」
為突破這一困局,古越龍山、會稽山等企業在本屆酒博會上集中推出氣泡黃酒、果味黃酒等年輕化產品,同時一些區域黃酒企業也紛紛跟進推出桂花酒、氣泡酒等。

(圖為會稽山一日一熏氣泡黃酒)

(圖為區域酒企開發的桂花酒)
據酒業內參現場觀察,少量前來參加黃酒展的年輕消費者,對氣泡黃酒的關注度有所提高。有消費者表示,像「一日一熏」這樣的產品包裝好看,而且口感更豐富、適口性更強。
還有正在上學的消費者說道,「第一次關注到氣泡黃酒是因為銳澳這類的雞尾酒度數低,氣泡黃酒度數高且包裝潮流,買來嘗了一次就放不下了。」

(圖為會稽山展台)
值得一提的是,酒業內參在現場駐足了一段時間,未曾見到有消費者前來對蘭亭、只此青玉等大單品進行品飲或者詢問,絕大部分入門黃酒的消費者仍然集中在氣泡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