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寶坻中專團委

杜絕校園欺凌
你我攜手同行
防校園欺凌主題安全教育

近年來,校園欺凌問題引發了多方關注。欺凌,對孩子而言傷害是巨大的,嚴重阻礙其健康成長。對於被欺凌者而言,不僅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還會帶來難以治癒的心理、精神創傷,影響著其日常生活。
一起認識校園欺凌行為
學生之間,在年齡、身體或者人數上佔優勢的一方蓄意或者惡意對另一方實施下述行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壓、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害或者精神損失的,可以認定為構成欺凌。包括肢體欺凌、言語欺凌和社交欺凌等。
01 肢體欺凌
通過肢體動作去恐嚇、傷害他人,如暴力推搡、拳打腳踢、搶奪或勒索財物等。
02 語言欺凌
通過騷擾、辱罵性語言對他人進行傷害,如當面或背後羞辱、譏諷、嘲笑、詛咒、起外號等。
03 社交欺凌
故意離間破壞同學之間的關係,如散播謠言、暴露他人隱私、損毀他人形象、孤立排擠他人等。
校園欺凌容易造成的精神心理問題

1、變得膽怯、畏縮、自卑、孤僻,嚴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礙。
2、變得敏感、猜疑、警惕,沒有安全感等精神障礙。
3、導致情緒抑鬱障礙,自我評價和自我價值感降低。
4、形成討好型人格,做事躡手躡腳。
如何預防校園欺凌?
01 學生篇
1、欺凌者要學會控制情緒和換位思考,盡量杜絕欺凌別人的現象出現,同時要勇於擔責,要意識到欺凌別人是錯誤的行為;
2、被欺凌者要學會說「不」,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如遇不公正、不尊重的情況,要勇敢回應,表示這是不對的。嘗試融入群體,形成陽光外向的性格。
3、及時向老師家長反應,杜絕欺凌現象發生。
02 老師篇
校園欺凌的第一道防線應該由學校和老師建立,良好、安全的氛圍能大幅度減少校園欺凌的發生。
1、制定反校園欺凌制度,老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2、定時開展法治教育,學校班級要定時組織開展「法治教育主題班會」,幫助學生了解校園欺凌相關法律規定;
3、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利於引導學生通過有效方式方法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4、學校——家長聯度制度,家校聯合能及時分辨和制止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或嚴重化,能妥善解決欺凌事件。
如何處理校園欺凌?

01 學生該如何處理?
1、被欺凌者如何處理?
遭遇校園欺凌時,作為被欺凌者可以大聲呼救,引起周圍同學或老師的注意,以便脫困;其次要趁機逃跑,隨時注意逃跑的時機和路線,一有機會就迅速逃離欺凌地點並報告老師;同時,適當反擊也未嘗不可。
2、旁觀者如何處理?
不要起鬨,起鬨行為只會助長欺凌者的氣勢,也會讓被欺凌者受到二次傷害;勇於制止,當發生欺凌時,應該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立即制止還是求助老師,在無法得到群體認同的情況
下欺凌者可能停止實施欺凌行為。
02 學校和老師如何處理?
1、識別欺凌
因學生在學校中時間較長,老師應當時常觀察學生之間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對於老師而言,學生受到身體欺凌容易被發現,受到語言欺凌等隱形欺凌則難以察覺,需要老師耐心關注,細心發現。
2、緊急處理
老師發現正在實施的校園欺凌行為或者後果嚴重的欺凌事件後,需在第一時間做出緊急處理,緊急處理方式根據欺凌的方式和程度而定。(制止欺凌、輿情控制、救治傷者、現場疏散、聯繫家長)。

@青銅峽共青團
新鮮資訊不錯過!

編輯|張 悅
校對|呂 璐
審核|張彤彤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