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作文陪跑營」推薦範文:探月之路,莫失月光

2025年04月06日10:20:16 教育 2475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世界各國不斷對月球發起探測活動,展現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勇氣與偉力。然而有人說:「隨著航天科技的發展,我們將離月球越來越近,但可能會離月亮越來越遠。」

這種擔憂帶給你怎樣的聯想?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你有哪些啟示?請就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准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詳解】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

材料首先介紹了人類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對月球的不斷探索,肯定了人類在探索宇宙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現了人類的勇氣和力量。接著,材料話鋒一轉,引用了一種擔憂:「隨著航天科技的發展,我們將離月球越來越近,但可能會離月亮越來越遠。」這句話蘊含著一種矛盾:科技進步使人類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物理屬性,但卻有可能使人類失去對月亮的精神層面的感受和敬畏。

本次作文材料中,「離月球越來越近」指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對外太空的實際掌控能力;「離月亮越來越遠」,這裡的「月亮」不再單純是天文學意義上的星球,而是承載著人類情感、藝術靈感和哲學思考的文化符號。就材料而言,作文旨在引導考生思考如何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保持人文情懷,實現科技與人文的和諧共生,最終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激發青年一代對自身責任的深刻認識:不僅要成為科技創新的推動者,更要成為文化傳承與精神價值的守護者,從而在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時,不忘內心的詩意與遠方。    

寫作時,文章應圍繞「科技與人文」的關係展開論述,開頭通過概述人類探月的歷史及其成就,如阿波羅計劃、嫦娥工程等具體事例,引出核心問題:「為何我們會感到『離月亮越來越遠』?」為增強說服力,可運用對比論證,將古代文人詠月詩詞中的浪漫情懷與現代人對月球的科學認知進行對照,凸顯情感與技術間的張力。在論述過程中,首先以事實論證,闡述科技進步如何拉近我們與月球的實際距離,例如列舉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和高清圖像;接下來,通過引用名人觀點或社會現象,揭示科技發展可能帶來的文化疏離感,比如現代社會中人們對自然節律的忽視。結尾結合新時代青年身份,呼籲用辯證思維平衡科技與人文的關係,既保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又珍視傳統文化的精神財富,使論述更具現實意義和啟發性。

「2025高考作文陪跑營」推薦範文:探月之路,莫失月光 - 天天要聞

【立意】

1.科學築基,詩意棲居。

2.理性之月耀蒼穹,感性之輝映心田。

3.想像創造美,掬水月在手。

4.探索誠可貴,敬畏不可失。

5.遙望雲中月,品味朦朧美。

「2025高考作文陪跑營」推薦範文:探月之路,莫失月光 - 天天要聞

【範文】

探月之路,莫失月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自古以來,皎潔的月亮便寄託著人類無盡的遐思與嚮往。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到「嫦娥工程」的壯舉,我們一步步揭開了月球神秘的面紗。然而,有一種聲音卻令人深思:「隨著航天科技的發展,我們將離月球越來越近,但可能會離月亮越來越遠。」    

誠然,科技進步賦予我們逐夢的能力,讓我們得以洞悉月球的奧秘。然而,當「月球」僅僅成為一個科學名詞,一個資源寶庫,而「月亮」所承載的文化意蘊、審美價值逐漸被淡忘,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科技日新月異,快節奏的生活、功利主義的盛行,讓人們更傾向於關注實用價值,而忽略了那些看似「無用」的美好。我們習慣於用數據和圖表來解讀世界,卻漸漸失去了感受自然、體驗情感的能力。誠如木心先生所言:「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而今,當科學的理性佔據了主導,人文的感性便逐漸退居邊緣。我們離月球的物理距離越來越近,而與月亮所代表的詩意、浪漫、人文情懷卻漸行漸遠。

面對這樣的困境,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既要擁抱科技,探索未知,也要傳承文化,守護精神家園。科技與人文,並非對立的兩極,而是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

我們可以在探索月球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讓科技與人文交相輝映。借「嫦娥」、「玉兔」之名,讓每一次發射都成為一次文化傳播的契機;效仿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在月球基地建設中融入文化底蘊,讓未來的月球家園既充滿科技感,又不失文化底蘊。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學習、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妨重溫古詩詞中關於月亮的浪漫想像,感受古人望月懷遠、思鄉念親的細膩情感,並將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舉辦中秋詩會、月亮主題攝影展等活動,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月亮的魅力,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對文化的傳承也永不停歇。在探月之路上,我們不僅要追求科技的進步,更要守護好心中的「月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既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實現物質與精神的和諧統一,讓我們的文明之光照亮更廣闊的宇宙。    

讓我們在探索月球的同時,不忘抬頭看看那輪皎潔的明月,感受它所帶來的寧靜與美好,讓「月亮」的文化光輝永遠照耀著我們的心靈。

——持續更新  敬請關注——

跟著老梁跑,作文寫得好。

作文寫得好,語文差不了。

首科心有底,成績沒人比。

看看大猜想,提分門門響。

作文聽老梁,高考一定強!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