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寶寶的內心與精神世界 《寶寶來了》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2025年06月07日16:52:08 育兒 1565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7日訊由泰山出版社出版發行的親子育兒書《寶寶來了》今天在北京圖書大廈舉行新書分享會。

關注寶寶的內心與精神世界 《寶寶來了》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 天天要聞

《寶寶來了》共三冊,作者王慧老師是資深的兒童教育工作者,具有多年兒童早期教育實踐經驗,在本書中她以寶寶的視角展現寶寶的獨立人格,用科學的知識、溫暖的筆觸,為新手爸媽們點亮一盞育兒的明燈。

關注寶寶的內心與精神世界 《寶寶來了》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 天天要聞

這套集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於一體的育兒書籍採用書中書的形式,以寶寶的視角、童話式的寫作方式展現寶寶0—3歲的成長經歷,講述他們對自我成長的認知、對親情友情的體驗以及對大千世界的驚奇與思考;同時將科學的育兒知識巧妙地編排在故事後,幫助父母擺脫育兒焦慮,釐清教育觀念,以愛與尊重的理念、科學的方法養育孩子,將孩子視為獨一無二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所有物、附屬品,使每個孩子都具有獨立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

關注寶寶的內心與精神世界 《寶寶來了》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 天天要聞

泰山出版社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編輯、總經理魏茂洋介紹,在策劃《寶寶來了》的過程中,出版社特別注重內容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讀性,希望它能成為新手父母的「貼心夥伴」,在育兒路上為新手父母們提供溫暖的陪伴與有力的支持。

關注寶寶的內心與精神世界 《寶寶來了》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 天天要聞

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奇蹟,而如何陪伴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則是每位父母最甜蜜的挑戰。活動現場。

王慧老師在分享創作之路時表示,《寶寶來了》這套書,正是基於這樣的初心而誕生——它不僅是一份育兒指南,更是一份關於愛與成長的禮物。相信在愛與科學育兒的理念下,每個寶寶都能被看見、被理解、被深愛,每個家庭也都能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與力量。

關注寶寶的內心與精神世界 《寶寶來了》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 天天要聞

分享會上,特邀嘉賓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暉老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報》文學責編、北京作協會員陳華積老師,以及北京市海淀區科研機構研究員江虹老師,圍繞新書展開了一次關於「如何愛孩子」的深度對話。嘉賓們認為,本書文學與科學相結合的創新寫作方式讓人耳目一新,而關注寶寶的內心與精神世界,是本書與其他育兒書最大的不同點,寶寶有獨立、完整的人格,要尊重寶寶的獨立意識和主體性,雖然他們眼中的世界與成年人不同,但也是自洽的。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從中獲得啟發,找到更適合自己家庭的育兒方式。

關注寶寶的內心與精神世界 《寶寶來了》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 天天要聞

現場還進行了新書籤售活動。

閃電新聞記者 王志芹 王蒙 北京報道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 天天要聞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祖墳的風水與家族興衰常被賦予神秘聯繫,民間流傳的「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便是典型例子。這句俗語表面指墳墓土壤顏色與財運的關聯,實則暗含古人自然觀察、五行學說與倫理觀念的多重交織。要探究其真實含義,需從民俗學、地理學及歷史背景等多維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 天天要聞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曾聽聞這樣一句話,擲地有聲:「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緒,宛如手中可調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緩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張等待繪製的畫卷,色彩與構圖皆由你決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戲劇,劇情走向全憑你掌控。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人生猶如一場漫長且充滿未知的旅程,每個人都會在這條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難題。有些困境看似能繞開,實則無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這七難,無論身份高低、財富多寡,終將一一面對。
銳評|血鉛事件匪夷所思,幼兒餐食安全豈容半分失守 - 天天要聞

銳評|血鉛事件匪夷所思,幼兒餐食安全豈容半分失守

備受關注的天水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事件,有了最新調查進展。據通報,事件起因是園方在部分面點製作過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繪顏料。而據警方介紹,如此荒誕之舉,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進一步擴大生源,增加收益」。鉛是公共健康領域最受關注的有毒化
45歲老師帶71歲失智的母親上班,卻被家長圍堵「討說法」! - 天天要聞

45歲老師帶71歲失智的母親上班,卻被家長圍堵「討說法」!

45歲男老師帶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母親上班,還安排母親在學校幹活,誰料,學生家長知道後竟圍堵學校「討說法」。男老師叫孫元金,出生在普通家庭,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一個人照顧他,生活艱難,但是母親卻拉著他說:「兒子,一定要好好讀書,才能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