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2025年05月04日21:22:07 育兒 1127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嘴窮:愛抱怨


心理專家陳默,研究過大量案例後,得出一個結論:


兒女和父母,尤其是母親的關係是臍帶剪斷了,但潛意識還完全連在一起,母親的情緒會直接傳遞給孩子。


如果母親總是抱怨,兒女也會在壓抑的環境中,變得滿身戾氣。


熱鍋上的家庭》中的女主卡羅琳,就是一個喜歡把抱怨掛在嘴邊的人。


明明一家人齊齊整整的,丈夫努力工作,兒女孝順聽話,可她就是不滿意。


一會兒嫌丈夫冷漠,一會兒怪孩子懶惰,還動不動數落人,嫌棄這嫌棄那。


一次,她在準備晚餐,忙不過來時,女兒趕來幫忙。


她沒誇獎女兒,反而質問:「你就做這麼點兒事?真懶。」


聞訊前來的丈夫替女兒辯解,她又埋怨起丈夫不懂教育,慣壞了孩子。


結果,女兒委屈,丈夫發火,卡羅琳更是喋喋不休,牢騷滿腹。


常年生活在這個家裡,女兒也變得越來越挑剔,很難與人和平相處。


直至長大後,女兒竟成了卡羅琳的翻版,生活中毫無幸福可言。


有人說:「家,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歡樂的源泉,再苦也是溫暖的。」


但如果父母「嘴窮」愛抱怨,家非但不是快樂的源泉,還可能是兒女痛苦的根源。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來源:視覺中國


讀者

,贊267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眼窮:目光淺


郭德綱曾說過一句話:「不怕能耐差,就怕眼睛窮。」


眼窮的人,只看到眼前,或者追逐金錢,或者沉溺舒適,而讓自己止步不前。


尤其是父母目光淺,影響的不僅是自己,還連累兒女越活越狹隘。


就像電視劇《山海情》中,很多十幾歲的孩子,被母親逼著退學去福建電子廠打工。


即便是校長去家裡做思想工作,很多母親都不讓一步。


她們算了一筆賬:


孩子大學畢業後照樣要出去打工,還不如早點去工廠,能多賺好幾年的錢。


讓孩子輟學打工看似能多賺幾年錢,實際上是將未來幾十年的財富都輸掉了。


可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該讀書的年紀,讓兒女去賺錢;該拼搏的年紀,催兒女求安穩。


即便孩子想闖一闖,父母也在後邊生拉硬拽,生怕孩子飛遠。


他們把孩子拴在身邊,結果就是,孩子成了和自己一樣沒出息的人。


電影《一代宗師》中有句話:「一個人要往遠處看,過了山,眼界就開闊了。」


很多時候,不是命運差,不是底子薄,而是父母的眼界,框住了兒女的手腳。


若想兒女有出息,做父母的,就得把眼光放長遠。


幫孩子翻過那些山,他們的人生才能開闊起來。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耳窮:聽閑話


我有個姑姑,是出了名的愛湊熱鬧。


哪家夫妻離婚了,誰和誰鬧矛盾了,誰和誰又傳出八卦,沒人能比她清楚。


在她的影響下,兩個堂妹也愛聽閑話,母女三人成了家裡的「八卦小分隊」。


沒事就在背後蛐蛐人,還三番五次令自己陷入家長里短的紛爭。


有這樣的母親,堂妹們沒一點心思用在學習和工作上。


久而久之,她們就被同齡人遠遠甩在了身後。


看過一個小典故。


清代畫家董棨,在教導弟子學畫時強調「耳不可窮」。


弟子問,何為「耳窮?」


他回答說:「耳聞淺近曰耳窮。」


所謂耳窮,就是把別人的閑言碎語,不論好的壞的,全都聽到耳朵里。


當耳內的雜音多了,你的生活也就容易被擾亂。


不信你看看身邊的人。


那些愛湊熱鬧、愛聽閑話的人,哪家的日子過得好?


如果再有個長輩帶頭,那兒女更是容易走入生活的誤區。


與其「耳窮」關注別人,不如好好經營自己的日子。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腹窮:無詩書


咱中國人有句古訓:


窮不讀書,窮根難斷;富不讀書,富不長久。


很多人過得不好,不是因為命中注定,而是因為腹中無書。


胸無點墨,頭腦空空,就很難明事理,對兒女也起不到榜樣作用。


在網上看過一個博主分享。


她有個嬸子,人稱「河東獅吼」,很是囂張跋扈。


你和她講道理,就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你和她談感情,她也是嗤之以鼻。


尤其談到兒女的未來,嬸子更是獨斷專行,完全不給孩子做合理的規劃。


她大兒子早早輟學,二女兒早早嫁人,小兒子也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


一家子奉行「讀書無用論」,結果就是越過越窮。


當別人外出求學謀職,她的三個孩子就只能待在身邊啃老。


曾經,博主本以為這都是命。


但細細想過之後,才明白根本原因還在於這家人讀書太少。


說實話,咱們普通人,是很難用閱歷來提高眼界和格局的。


讀書,似乎是唯一一條逆襲人生的快車道。


如果父母沒這個見識,兒女就很難靠讀書托舉起自己的人生。


「腹窮」的父母,養不出「命強」的孩子。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心窮:佔便宜


作家馬德講過一個故事。


有個衣著寒酸的婦人在逛小吃街,她借口先嘗嘗味道,隨手拿起街邊各種小吃就往嘴裡塞。


一條街走過去,她一分錢沒花就填飽了肚子。


有個小孩看到了,想學這個婦人,結果剛伸手,就被旁邊的爺爺打了回去。


小孩覺得非常委屈,爺爺對他說:「你學了她,就會生出窮氣,有了窮氣就再難翻身了。」


一句話,心窮的父母,影響孩子一生的運氣。


尤其是愛佔小便宜的父母,孩子有樣學樣也不會走正路。


就像我發小,小時候跟著媽媽坐車,媽媽總是想辦法不給他買票。


後來他去國外上學,偶爾發現不刷卡也能坐公交車,於是便經常逃票。


等參加工作,他更是愛鑽空子、愛佔便宜,搞得領導和同事對他意見很大。


這直接導致了他沒有一份工作能長久,生活總是朝不保夕,果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財經作家梁志芳說:


「世上有種心窮之人,在他們的想像中,整個世界都是屬於他一個人的,他們無法容忍別人獲得任何一點利益。」


父母「心窮」貪小利,就是無形之中早早耗損自己和兒女的福報。


大舍大得,不捨不得。


戒掉心窮的習慣,才能為兒女換來綿長的幸福。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5個「窮習慣」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經濟學家薛兆豐曾說,貧窮其實是兩個詞的組合,貧是指你當前財務狀況差,而窮是指窮盡、沒有希望。


很多時候,「貧」是受限於能力與經驗;而「窮」,則是受限於內心。


對兒女來說,比沒錢更可怕的,是父母有根深蒂固的「窮習慣」。


如果父母擺脫不了內在的匱乏,兒女大概率會在其影響下過不上好日子。


說到底,這天下哪有不盼著孩子好的父母,只是礙於自身的見識,好心辦了壞事。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從明天起,戒掉身上的「窮習慣」,我們依然能讓生活回歸正軌。


只要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每一位父母都能為他們做出改變。


與朋友們共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真正想學的孩子,根本不用補課 - 天天要聞

真正想學的孩子,根本不用補課

我小時候,補課和吃飯一樣稀鬆平常。誰家孩子不補課,就像誰家飯桌上沒鹹菜似的——怎麼看怎麼寒酸。小學補英語,初中補數學,高中什麼都補……甚至連體育,都想找私教練個「百米衝刺原地起跳」。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們補的不是課,是心理安慰。
驗光配鏡,鏡架鏡片怎麼選價格才合理? - 天天要聞

驗光配鏡,鏡架鏡片怎麼選價格才合理?

朋友如果你家孩子視力有問題首次驗光配鏡,建議去醫院做散瞳驗光,第二天複查後再配鏡。若是成人驗光建議去老眼鏡店,或找有經驗的驗光師。成人驗光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行。1、驗光不管兒童青少年或成年人,驗光要檢查內外隱斜視,融合視和立體視。
副業-新手薅羊毛基礎入門篇 - 天天要聞

副業-新手薅羊毛基礎入門篇

在這網路的大時代中,人人都在做自媒體。在頭條寫作得這些日子,認識了很多像我當初那樣迷茫的寶媽們,既想照顧好家庭又想給另一半減輕壓力的媽媽們,四處尋找著兩全其美得工作,真的很難!今天我只想幫助曾經的我,如果你覺得我是騙子,請繞道!
售價29.8萬元起,蔚來新ET5、新ET5T正式上市 - 天天要聞

售價29.8萬元起,蔚來新ET5、新ET5T正式上市

就在今晚,蔚來舉行了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蔚來新ET5和新ET5T。據介紹,新ET5和新ET5T整車購買起售價為29.8萬元,採用BaaS電池租用方式購買,起售價為22.8萬元,電池月租728元起。新款蔚來ET5和ET5T在設計、空間、駕控、智能方面進行了超500項升級,帶來了更強的產品力。此外,限時鎖單還可享總價值61300元權益,包含5年免費...
母親提音響陪兒子街頭追夢!腦癱男孩用歌聲打開人生另一扇窗 - 天天要聞

母親提音響陪兒子街頭追夢!腦癱男孩用歌聲打開人生另一扇窗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 全媒體記者 田甜湖南株洲的街頭,一對母子的身影常引人駐足,13歲的腦癱少年譚兆盛手握話筒,用略顯顫抖卻清澈的嗓音唱響《天之大》;身旁提著音響的母親譚淑琴,既是他的「金牌經紀人」,也是他逐夢路上最堅定的陪伴者。這對母子的故事,不僅是一段與命運抗爭的傳奇,更是一曲關於愛與希望的讚歌...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錯過1個都可惜 - 天天要聞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錯過1個都可惜

雖說,養育孩子,我們不要拿他去跟別人比較。但大家一起玩兒,我們難免會看到差距:為什麼有的孩子,學東西特別快,有的卻總是慢半拍?我們會想,到底是天生的差距,還是孩子成長節奏沒跟上?哈佛大學發展兒童中心有項研究指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3次
一個家,最重要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一個家,最重要的是什麼?

有人將豪宅名車奉為幸福的圭臬,有人以功名利祿丈量圓滿的尺度,可當風霜染白雙鬢才驚覺:真正的家,從不在金玉其外的表象,而在那些深藏於柴米油鹽中的溫度與重量。
一個人能在這三件事上保持低調,意味他相當厲害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能在這三件事上保持低調,意味他相當厲害

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真正的強者,往往懂得藏鋒守拙,以低調之姿行走於世。低調並非是被人忽視、遺忘,亦非是無能之輩的退縮,恰恰相反,它是源於內心的自信,是歷經風雨後的從容,是洞悉世事後的豁達。低調之人,從不虛張聲勢、大肆炫耀,他們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