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低谷,比喻成一個「鍋底」,如果順著走,會到更深的「鍋底」,但是反著走,不管朝哪一個方向,都是上升。
古人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相生相剋的。
你只要找到陷入低谷的「剋星」,馬上就能止損,假以時日就能翻身。
把當下當成最低點,你反著來,就是觸底反彈,成為贏家。

01
社交「反巴結」:不高攀大人物,而是結交小人物。
很多人在困頓的時候,希望結交貴人,讓自己迅速脫困。想法很好,但是誰願意拉著你呢?畢竟,你在別人的眼裡,就是一個累贅。
也許你把家底掏空,買了禮物,去大人物的家,走了一個圈,但是大人物卻毫不在乎。
你的家底,對於大人物來說,不過是一頓飯的價值,或者是一包煙的價值,不值得珍惜。
拚命巴結人,是沒有用的,還會看到臉色,丟了家底。
如何才能崛起,你應該去結交那些比你稍微強一點,並且有價值的人。
比方說,大人物的司機、保姆、管家。他們也是底層人,和你的層次差別不大,但是他們能直通大人物,這就形成了橋樑的作用。
千萬不要小看小人物,他們知道很多信息,能夠通過大人物辦成一些事情。你要辦的事情,也許就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
02
擇業「反熱門」:不隨大流,而是尋找冷門。
走出低谷,是需要一個行業的,或者去學一門手藝。
但是你學了熱門的東西,就算學成功了,發展也是困難重重的。因為這個行業,人滿為患。
比方說,某地是廚師的基地,你也去學廚師,固然沒有錯,但是你要在本地發展,是困難重重的。因為人才過剩了。
你非得學習,也在以後要去外地發展。
你最好的避開人流,去找人少的行業。減少競爭的壓力。
畢竟,你在低谷的時候,是沒有什麼本錢的,也沒有什麼臉面,和一大群人競爭,多半是輸。
我的一個表弟,職中畢業後,去工廠,發現自己不能堅持,去開店,又無法到人多的地段。他選擇了「掏糞」這個行業。
行業里的人不多,但是一次掏糞,能夠帶來好幾千的收入。他用一台掏糞車,養活了全家,還在城裡買了房子。
冷門,多半是很苦的,也是不被人看好的,甚至被人嗤之以鼻。這恰好讓你找到了賽道。

03
賺錢「反內卷」:不去與人硬碰硬,而是另闢蹊徑。
作者「傑克唐」說:「很多企業都在想,不斷滿足用戶,給他們更多產品或者服務。」
按照常理,服務越好,產品越豐富,用戶越喜歡,帶來的收入更多。
但你這樣想,他也是這樣想,因此就形成了同質化競爭,壓力很大。
有一群賣傢具的商人,反覆強調傢具耐用,還給大家提供更換,裝配服務。
有一個商人,不說傢具多好,也讓顧客自己安裝。但是他的商鋪里,有孩子喜歡的玩具,還有一個托兒中心。
大家在購傢具的時候,也給孩子玩夠了。這就打開了另一個局面。
有一個地方,幾個加油站在競爭,互相壓低價格。
這時候,旁邊冒出一家小食店,為加油的人提供方便。
又冒出一家旅館,讓過夜的司機,能夠休息......顯然,小食店、旅館的競爭壓力小,收入也不錯。
一條夜宵街,門口有一家手機貼膜店;一個大超市,角落裡有理髮店。
與其內卷,不如反內卷,學會外卷。對外拓展,很多行業都有分支,能夠讓你小投資,大回報。
04
生活「反脆弱」:不要放任情緒,而是情緒穩定。
有句話說得好:「當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你還會錯過月亮。」
很多人在低谷,唉聲嘆氣,抱怨社會,指責周圍的人,感覺是崩潰了。
有的人,每天氣呼呼,反而把當下的工作,搞砸了。
脆弱是人的本性,但是一點用途都沒有。
做人,不管遭遇什麼,都不要脆弱,收起你的情緒,很快會好起來。
剛剛在流淚的人,擦掉眼裡的淚,開始笑了,他的樣子就好看了,也更容易被人喜歡。
你去街頭幫人發傳單,笑著,就容易有成績,一天也能多賺一點點。
你去打工,積極行動,也會被老闆看到,提拔的概率很大。
你帶著陽光生活,低谷里也開出一朵花。

05
家庭「反爭吵」:不要責怪誰,而是一起想辦法。
每個人都喜歡看身邊的人,到底做了什麼錯事,卻沒有發現自己也錯了。
夫妻相處,一旦失敗了,就互相責怪,或許會分道揚鑣。
但是爭吵有用嗎?如果有用,很多家庭,應該可以爭吵一輩子。
事實上,爭吵是讓人進一步到低谷的東西,需要丟掉。
任何時候,家和萬事興。
只要家人一起奮鬥,就沒有什麼低谷不能走出去。
北宋的蘇軾,被貶黃州的時候,和家人一起種菜,也衣食無憂;在惠州和家人去挖野菜,也是甜蜜的。熬過多年,他終於被啟用了。
北宋的蘇轍,被兄弟蘇軾連累,被貶江西。但是他勤勤懇懇工作,和家人一起熬,很快就被提拔,再次到京城做官,也多次保護蘇軾。
團結就是力量,攜手就有未來。
06
看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風能吹滅蠟燭,也能讓篝火旺盛。」
同樣一種情況,帶著不同的態度去對待,結果大不一樣,還可能是相反的。
同樣一個低谷,用不同的方法去折騰,幾家歡樂幾家愁。
千萬不要一根筋,什麼都按照常理,要學會反著行動,放著思考。
如果前面是沼澤,往回走不是輸,而是贏,對吧。
低谷是一道障礙,避免了大器早成,也會讓你大器晚成。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