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迷一定都知道,金庸常常會有「藏主角」的寫法,簡言之就是當你第一次翻開他的某部作品時,通常都難以分辨哪個角色才是主角。
比如《笑傲江湖》中一開始也是由林平之的視角來敘述故事,誰能想到這小林子到了故事中期便淪為反派,最終還殺了岳靈珊,半路登場的令狐沖則成為了主角。
不過比起林平之而言,那登場與《神鵰俠侶》與《倚天屠龍記》中的郭襄則更加讓人意難平,事實上在《神鵰俠侶》後半段的劇情中,郭襄已經有取代小龍女成為新女主的意思,到了結尾,金庸又在鋪墊郭襄與張三丰的羈絆,《倚天屠龍記》更是以郭襄的視角開篇,彷彿是要彌補她在《神鵰俠侶》中未能成為主角的遺憾,然而僅僅在原著第三回,金庸便將郭襄狠心寫死,這是為何?

(郭襄劇照)
事實上即便郭襄當不成主角,她也完全可以在倚天時代成為絕頂高手,繼而影響劇情走向,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她必須死,因為她的存在或許會引發三個劇情漏洞。
一、不見張三丰
正如前文所言,郭襄與張三丰在少年時期就有過一次邂逅,那是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後,群雄正要下山,卻撞見了覺遠大師帶著少年張三丰追捕瀟湘子與尹克西,楊過與張三丰在此時有了一段師徒之緣,而郭襄則貼心的幫張三丰包紮傷口。
到了《倚天屠龍記》開篇的「郭襄闖少林事件」,郭襄與張三丰又一同經歷了逃出少林寺一事,還都在覺遠臨終前習得一部分《九陽真經》中的神功,繼而自創峨眉九陽功與武當九陽功,後各自開宗立派,成了一代宗師,不過那都是後話了。
事實上在二人分別之前,郭襄是有心讓張三丰去投奔自己的父親的,只是張三丰因為聽到郭襄一句「我姐姐脾氣不好」而放棄了投奔郭靖的念頭,畢竟他一個大男人,若要寄人籬下受他人的氣,未免太過憋屈,這是可以理解的。

(少年張三丰劇照)
無論如何,郭襄與張三丰的關係一定不會差,後來的峨眉與武當也應該交好才是,若郭襄在世,張三丰就可以帶著張無忌去求賜峨眉九陽功,也就沒有後面的一系列劇情了。
二、不知黃衫女
郭襄在世的另一個影響則是與古墓派的關係。
金庸之所以在《倚天屠龍記》開篇寫了「郭襄闖少林」事件正是因為郭襄有心尋找楊過,她去少林派不過是打探楊過的消息,其實在那之前,她已經去過活死人墓。

(楊過、小龍女劇照)
書中是這麼寫的:「她常自思念,於是稟明父母,說要出來遊山玩水,料想他夫婦當在終南山古墓隱居,便徑往古墓求見。墓中出來兩名侍女,說道楊過夫婦出外未歸,招待郭襄在古墓中住了三天等候。但楊過夫婦未說明歸期,郭襄便又出來隨意行走,她自北而南,又從東至西,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原,始終沒聽到有人說起神鵰大俠楊過的近訊。」
當年風陵渡口一遇是讓郭襄對那神鵰大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楊過在她生日宴送上的三份大禮則讓她徹底對楊過淪陷,她始終忘不了楊過。

(黃衫女劇照)
若她在世,絕不會只去活死人墓一次,因為當初她得到的消息也是楊過夫婦歸期未定,說明二人至少尚在人間,只要楊過活著,她就會不遺餘力地尋找楊過才是,也就是說郭襄日後一定會知道古墓派有個黃衫女子。
如此一來,黃衫女的登場就變得毫無懸念了,甚至黃衫女能做到的事,大可由郭襄來代替,比如黃衫女的第一次出手就是因為自己的祖先與丐幫前輩有些淵源,試問淵源,郭襄與丐幫不是更大嗎?怎不見峨眉派出手?而且郭襄若在世,恐怕根本不會出現峨眉弟子周芷若被丐幫抓去的橋段,張大教主又如何能英雄救美。
三、倚天屠龍之謎
而郭襄必須死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倚天屠龍之謎。
整本《倚天屠龍記》得以誕生就是因為郭靖夫婦當年熔鑄的倚天劍與屠龍刀,那刀劍固然是神兵,但也不過是比一般的武器更鋒利一些,本身並沒有多稀奇,而刀劍中藏的秘籍與兵法才是關鍵,唯有將刀劍互砍,才能破解刀劍中的秘密。
關於那倚天屠龍計劃,書中提到過這麼一段:「郭大俠夫婦鑄成一刀一劍之後,將寶刀授給兒子郭公破虜,寶劍傳給本派郭祖師。郭祖師另有個姊姊,叫做郭芙,但她生性魯莽暴躁,因此郭大俠夫婦沒將刀劍傳給她。為什麼不直截了當將地圖告知兒子、女兒,卻要兜這個大圈子呢?只因郭大俠夫婦料知兵書和武功秘笈如出世早了,未到逐走蒙古人的時機,落入了奸惡之人手中。」
等於說後來知道刀劍之謎的就只有郭襄,這段劇情必然會圍繞她展開。
那倚天劍是一直在峨眉派手中,若郭襄在世,那劍自然會一直由她保管,而屠龍刀則一直流落江湖。
根據書中的說法,雖然一開始那刀不知在哪,但後來卻一直被人爭搶。

(倚天劍與屠龍刀劇照)
所以郭襄若在世的話,屠龍刀遲早會回到她手中,因為早在她闖少林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了十餘門武功,包括楊過的四通八達,黃藥師的落英劍法,魯有腳的打狗棒法等武功都被她學了去,何況後來的她開自創了峨眉一派的武功,試問這武林中除了武當張真人,還有誰是她的對手?
只要郭襄出手,屠龍刀必將被她奪走,到時候倚天屠龍的秘密自然也就被她給破解了,那還有張無忌什麼事?
所以郭襄這個角色雖然十分討讀者喜愛,卻為了劇情需要而不得不被犧牲,金庸也只能忍痛割愛。